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2021-04-12 08:29周珊羽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周珊羽

摘 要:文章的着力点在于对老旧厂区码头更新改造前后的分析和梳理,总结出当前老旧厂区改造的主要特点及价值,在分析城市中的老旧厂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顺应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来对老旧厂区环境进行革新,体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生态发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港口的更新离不开文化性建筑的产生。以秦皇岛港厂区为例,目前该场地内并不具备文化性建筑,因此借助现有场地和设施在不同层次进行整合与拆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老旧厂区;景观更新;转型升级;文化性建筑

隨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一些老旧厂区内的建筑及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而被逐渐搁置。合理利用场地不但可以节省场地资源成本,恢复场地的历史记忆,还可以为旧厂区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生机。城市中的老厂区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记录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在续写历史文化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重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老旧厂区更新的概念与要求

(一)概念

老旧厂区更新是指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将已经落伍、废置的老旧厂房和周边环境进行重新改造的工程。城市中的老旧厂区重塑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工程,既要保护原有底蕴,又要允许建设发生,新老巧妙结合成为关键,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解决老旧厂区的功能与社会高速发展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二)要求

第一,修复场地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其目的是要填补和完善景观设施的缺失,使之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保护文化,对具有历史记忆的老旧厂区内的建筑和构筑物进行保护和再利用。

第二,重塑形象。努力打造老旧厂区不同于以往的、具有文化特色、和谐统一的新风貌。因此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使用特定的方法来保护和延续历史记忆。

第三,注重保护。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修旧如旧、恢复历史积淀,摒弃推翻重做和割裂历史与记忆的设计思路,使人们在工作休闲之余能够找回遗忘的记忆。

第四,利用科技手段。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历史文化,既可以生动开展教育,又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只有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才能使其发挥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产出效益。

二、老旧厂区更新的意义

(一)历史文化意义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老旧厂房是城市的工业遗迹和“文化富矿”,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老厂区寄托着一代人的回忆,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环境常常被忽略,通过引入社会性的机会,普通市民可以感觉到生活在历史的氛围中,这一点在改造中需要被更多关注。依靠旧厂房,让更多市民享受城市的历史是旧厂房改造的意义所在。在老旧厂房里,人们可以不知不觉地了解当地历史,接触历史的残片。积极振兴老旧产区的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也保护和继承了历史文化。

(二)建筑层面意义

由于工业厂房建筑本身复杂的建造技术和严谨的结构,旧厂房的改造需要保护原始的场地风貌和建筑结构,同时为后人在技术工艺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建筑是凝固的时间,是沉淀的记忆,当轰轰烈烈的过去已成往事,老建筑却仍默默记录着那些浓墨重彩的历史,向来往的人们介绍着城市的来时路。很多曾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功勋卓著的老旧工厂,时过境迁渐渐沉默,然而它们给后人带来的建筑工艺以及技术上的启示是无穷无尽的。

(三)艺术美学价值

工业厂区富含时代精神,代表一个历史时段的建筑美学思考,也代表了彼时工业建筑的审美观念,它追求的是一种实用经济的功能主义艺术美学,对于当时的美学来讲,功能至上、结构严谨、简洁明快的外形曲线就是完美曲线。

(四)社会经济价值

旧厂区代表了在特定时间阶段经济的发展,也代表了曾经的工业文明。在过去,其创造了无数的价值,推动了国民生产水平的进步。而在现代社会,虽然老旧厂区创造工业经济的价值近乎于零,但若努力改造营建旧工业厂区仍可以带来诸多的经济效益。在旧厂区的更新改造中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拆除重建经费,又可以使经改造修缮之后的建筑及空间场所产生不同的作用,例如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或全民教育体验等,还可以为社会解决劳动力和就业问题,并为产业创收提供出路。

(五)教育展览价值

废置的工业厂房建筑可用于展览陈列,也可用作集观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身的文化性展览馆。促使人们在游览参观的同时,从历史人文、创业精神、发展历程等不同方面感受教育的洗礼,有助于对当时的生产技术、经济状况、文化脉络等领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探知。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案例分析研究

1.河南洛阳工业厂区改造

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工业重镇,其中的洛阳市涧西区更是工程集聚地。60余年前,一座座厂房在庄稼地里拔地而起,而 60余年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厂房开始逐渐被闲置。

该旧厂区具有环境好、空间大、自带历史文化气息的优势,因此在改造过程中不仅保留了红砖、钢结构等工业遗迹的鲜明特色,还加入了现代文化创意元素,成为“网红”打卡地——东方文创园,体现了洛阳的文脉传承(图1)。

2.广州太古仓码头改造

太古仓码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旧称白蚬壳),由英国太古洋行于1904年-1908年间修建,供太古轮船公司使用。其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来讲,是比较完善的仓储码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码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地位。因此,在保留原始码头区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运营操作方式,将太古仓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展贸、观赏和娱乐于一体的广州“城市客厅”(图2)。该码头的改造为许多港口城市老码头改造提供了经验和模板。

(二)国外案例分析研究

1.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鲁尔区是老旧厂房改造的经典与奇迹,在欧盟、联邦政府的等额资金配套与社会各界“共同行动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的鲁尔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了转型之路,旨在通过景观再设计手段让它重现生机。如今的鲁尔工业区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科学公园,不仅保留了炼钢厂、煤渣山等生产旧址,还留出了空旷的大片绿地和湖泊,大大增加了旅游观赏性(图3)。

鲁尔工业区内随处可见瓦斯槽在完成内部改造后,形成的獨特的展览空间,这使其成为全欧洲最大的,也最另类的展览馆。整个展馆通过天窗洒下的光线营造出全新的封闭空间。这种像科幻电影似的戏剧性的展览空间,令参访者惊叹不已。罐内设有一个直通罐顶的电梯,可以俯瞰罐内的全景,从而营造出绝佳的空间体验。而且根据不同的主题需求,每年夏季都会在这里举办特定的主题展览,吸引了很多游客。现如今早已废置的老工业区内的每一个工业构筑都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与生命,成为最能代表奥伯豪森城的文化性地标(图4)。

2.日本群马县富冈制丝厂改造

日本对于以老旧工业厂房为代表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的探索在东亚地区起步较早。日本政府的多重举措对以老旧厂房为代表的工业遗产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产业调整,制丝厂于1987年停止运营,但保留下了完整的工业建筑和设备。然而,每年高昂的税费和维护费用,给该厂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日本政府在改造时充分认识到了制丝厂的历史文化价值,希望可以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为此,引入各类社会团体组织举办世界遗产讲演会、学习会等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富冈制丝厂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观光功能。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激发了厂区沉睡已久的经济活力(图5)。

四、更新下的思考——以秦皇岛港厂区更新为例

政府不竭鞭策老旧厂区和企业创新转型,激励经营不善的传统企业和老旧厂区等一系列已经落后掉队的企业厂房改造为文化性商业建筑等具有多种功能、综合性的新式文化游览型建筑。

从区位角度分析,城市在快速发展,那些曾经的老旧工厂已经不再被使用,占用了城市的宝贵用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从环境方面分析,现有的旧工厂大多数设备被闲置,一些设备也不使用环保材料来进行生产。因此,厂区会对周边的环境和空气造成污染,不利于所在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们的居住生活。

从人文方面分析,作为历史遗迹,工业厂区见证了一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也承载了人们的文化记忆,甚至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

对于老旧厂房的革新改造设计,需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造:

(一)文化性商业建筑的设立

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许多城市都在加速改造老旧厂区。在天津的一条路上,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市皮革技术研究所老厂房被改造成了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标性建筑。为了保存老厂房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该园区被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并具备了会议、交易、餐饮等功能,以及文化交流、推广、宣传的功能。天津老旧厂区的改造不仅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回味的地方,勾起人们关于老旧码头的内心深处的记忆。

而秦皇岛西港花园的革新是把原有的码头改造成了供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场地,但在场地内缺少一个能够展示人文情怀的港口历史博物馆。西港花园周边有秦皇求仙入海处、老码头和直通到码头的铁路,在这种周边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一个能够向来到这里的人们展示历史文化的特定场合,因此设计一个与之相关的文化性建筑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个场地内设计一个集文化展示、交易、研究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商业建筑——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历史博物馆。根据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博物馆的设计上着眼于功能、环境、造型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使用合理,既能承载历史又能通向未来的文化性商业建筑。

(二)参与性景观的重要性

景观的改造要与博物馆的形态对应起来,二者要有机交融。因此,紧紧围绕建筑周围划分4个区域:沿着码头的步行及运动带、滨海景观休闲区、与旧厂房结合的活动区、博物馆的室外空间延伸。在设计上要注重进入场地的人们的参与性、互动性,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统一,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上不能太过于单一化、封闭化。

进行参与性景观的设计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唐子颖女士在《参与性景观》这本书的后记中写到,做设计要有人文关怀、人文情怀,本分做人,不夸大其词,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基本问题。而参与性景观也是需要考虑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要让人们在设计中找到能让心情愉悦、放松的地方,打破划分的边界,让人们更好地融入所设计的景观环境中,增加人们的参与感和使用感,打破封闭性。因此在老旧厂区景观环境的改造中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而逐步提升厂区内景观的价值。

五、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两方面启示:一是在场地内设计一个能够代表这个地方特色和历史印迹的秦皇岛港口历史博物馆,向人们展示港口悠久的历史文化;二是在建筑外部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景观环境,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舒适、放松的室外空间,以此通过文化性商业建筑和参与性景观让老旧厂区长出文化“新苗”,给这些荒芜的老旧厂区注入文化基因,使沉睡的工业资源苏醒过来。目前,虽然老旧厂区的保护利用有很多种路径,但只要用心用情,创新创造,多向文化靠拢,多向文化中心聚焦,就一定能把更多的可能变成美好的现实,使老旧厂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EB/OL].(2019-08-27)[2021-01-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8/27/content_5424989.htm.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东,唐子颖.参与性景观:张唐景观实践手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4]董长铮,张剑锋.老旧工业厂区建筑改造的启示与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13(6):31-32

[5]梁尚宇.城市景观更新与改造[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