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职业教育

2021-04-13 13:27张祺午荣国丞郭丹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33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张祺午 荣国丞 郭丹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指引下,新中国的职业教育继承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优良传统,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学习苏联办学的有益做法,走上了一条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发展的道路。在《共同纲领》指引下发展人民的职业教育,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带动下初步建立职业教育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了职业教育办学探索。所取得的用革命式的办法办好面向人民的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办好面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做改革的先锋办好适应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的经验,为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业教育;中等技术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3-0013-06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有了新的起步与发展。而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心,成为新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指引下,新中国的职业教育继承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优良传统,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学习苏联办学的有益做法,走上了一条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发展的道路。

一、在《共同纲领》指引下发展人民的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国家的筹建,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一纲领在一个时期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文化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共同纲领》中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精髓,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更好地迎接新世界提供了方向指引。《共同纲领》中对教育的要求,是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2]针对旧社会劳动人民难有受教育机会的状况,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国家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发展人民教育的方针。贯彻这一方针,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积极为人民服务,突出鲜明的阶级导向,向工农敞开大门。

(一)开展扫盲教育和工农速成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时,农村人口是人民的主体。仅以1952年的全国城乡人口构成为例,全国总人口为5.75亿人,城镇人口0.72亿人,乡村人口5.03亿人,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7.54%[3]。因此,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自然不能不着眼于发展农村人口的教育[4]。土地制度的改革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随着土改后农村经济的恢复,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农民学习文化的迫切需要,各地农村普遍开展文化扫盲运动,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民学习文化,学习政治,提高农民的素质。这种教育形式被称为冬学,是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对根据地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1949年底,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1949年冬学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进冬学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冬学在我国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2500万人以上[5]。广泛的农民参与,使新的科学知识开始传播,劳动光荣渐成风气。1950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经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指示》指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民的业余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任务之一。《指示》要求农民业余教育继续以冬学形式为主,并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指示》精神及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业余教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实现了较快发展[6]。

这一时期,探索工农速成教育也是“教育向工农开门”的重要教育实践。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办理工农速成中学。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7]。1951年2月,教育部颁发《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明确了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教学等组织运行形式。1951年11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工农速成中学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决定》,决定各地独立设置的工农速成中学要有计划地移归高等学校附设,从制度上将工农速成中学划入“高校预备学校”[8]。在党中央的全面部署下,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国各地开始兴办工农速成中学。1951-1952学年,全国高等学校工农成份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9.08%,到1956-1957 学年,工农成份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上升至34.1%[9]。工农速成中学作为一种过渡时期特殊的成人教育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数以万计的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达到中等文化程度,其中一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成长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骨干,促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制定的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政策初见成效。

(二)注重发展中等技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着严峻考验。尤其是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生态破坏、民生困苦、失业众多。国民党统治下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党和政府有没有能力把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把生产恢复起来,使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完全站住脚,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10]。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需要培养大批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尽快建立充分体现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工农大众要求的全新的职业教育被提上国家的重要日程。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各地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多,技术学校少,不适应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要求在“今后若干年内着重向中等技术学校发展”。

1951年3月19日至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会议指出,中等教育是国家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为国家建设更有效地服务,当前对于中等技术学校要采取整顿和积极发展的方针。同年6月12日至2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会议提出,中等技术教育采取“以调整、整顿为主,有条件发展”的方针,中等技术学校由业务部门领导的原则。1951年8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与创新。《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我们原有学制有许多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这些缺点亟须改正。”[11]正是针对原有学制的弊端,新学制建立起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级学校教育系统。新学制也明确规定了实施技术教育的学校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等技术教育,主要有业余初等学校,实施部分技术教育;中等技术教育,主要有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这是技术教育的发展重点;高等技术教育,主要有各种专科学校。同时,确立了各种技术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在新学制中,各种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所急需的技术学校被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关系之内,并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各种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都能够互相衔接,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人民教育的一条康庄大道”[12]。贯彻《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精神,1952年,政务院和教育部陆续颁布《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和《中等技術学校暂行实施办法》,确定大量培养各类中级技术人才。各类中等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吸收学生近百万名,设立林业、农业、交通、工业等学科门类,同时将实习锻炼、校企交流等纳入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中[13]。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带动新中国职业教育正式起步

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就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必须分两步走:先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然后才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留下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基于此,中共中央决定从1953年起执行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一)两个“100万”的呼唤

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后来正式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政治条件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及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党和全国人民把注意力转移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上来,积极投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2年,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3年的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但是,我国现代性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43.1%,而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15]。为此,中共中央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

1951年,我国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起一面实施,一面继续讨论修改,到1954年9月形成草案。“一五”计划确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突出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一五”计划草案1955年3月经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同意,7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此,我国开始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目标前进。

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要求,我国也迈出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步。“一五”计划在对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提出发展要求的同时,也提出要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年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家机关需要补充专门人才共约100万人左右;中央工业、运输业、农业、林业等部门需要补充熟练工人约为100万人。这一形势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二)建立中专和技工教育制度

过渡时期,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我国的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制度与技工学校教育制度应运而生。

建立以培养中等专业干部为方向的中专教育制度。1952年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要求把接管的高级职业学校改建为中等专业学校,并逐步转归业务部门领导管理,按照专业化的原则培养人才。同年9月,教育部颁发《关于统一中等技术学校(包括专业学校)名称的规定》,统一了中等专业学校的名称。1954年9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开始有计划发展中等专业学校。根据“谁用干部谁办学”的原则,确立“用人部门投资建校,主管业务部门领导,中央和省市教育部门综合管理”的中专办学体制[16]。同年,高等教育部印发《中等专业学校章程》,明确了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在于培养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普通教育文化水平和基础技术知识,并能掌握一定专业的、身心健康、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中等专业干部”[17],确立了我国中等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

建立培养大批中级技术工人的技工教育制度。1953年,政务院决定由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实行综合管理。次年,劳动部成立技术工人培训司,明确了对技工学校的管理职能。其后,劳动部先后发布文件,参照苏联经验,提出技工学校应该积极贯彻以生产实习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到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技工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进一步明确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教学、管理、师资等,确立了技工教育基本制度。

在火红的建设年代,我国大力兴办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其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规模,在职教史上都是空前的,对于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加速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数据显示,1957年中专、技工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为844833人,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为904000人,两者之比为48.3∶51.7[18]。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基本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初步探索出大规模兴办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职业教育作为

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远比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要艰难和复杂得多[19]。在开始建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号召过“学习苏联”,在教育领域,如中专教育制度和技工教育制度都是“以苏联为师”的产物。向苏联学习,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苏联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道路的寻求。

(一)结合新形势确立党的教育方针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会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些论述的着眼点,在于把我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离不开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具备现代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可是当时,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由于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而对从事农业生产产生抵触、消极的负面情绪。“他们想作脑力劳动者,不愿作体力劳动者。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他们将就着去大工业的工人,不愿作学徒,不愿作手工业工人,不愿作理发工人、缝衣工人、厨师,尤其不愿作农民”[20]。针对青年忽视政治、轻视劳动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这一方针对我国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和深远影响。

(二)结合国情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1958年4月,党中央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讨论教育方针,批判教条主义、右倾保守思想和脱离生产、脱离实际,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政治、忽视党的领导的错误。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要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确定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要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要“两条腿走路”办教育,实行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这些决策打破了国家办职业教育的单一局面,在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方面意义重大。这一时期,各地办学热潮迭起。“到1965年,农业中学和城镇职业中学已达61626所,在校生达1431.8万人”[22]。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为新时期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还在办学模式上开展了深入的探索。

一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探索由农民群众集体举办,进行农业技术教育的半工半读性质的新型初级中学形式—农业中学。这种办学形式很快得到从地方到中央的肯定。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力发展民办农业中学》的社论。社论指出:“大量发展民办农业中学,对于满足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的强烈要求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的要求,有重大的作用”[23]。1959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关于赣榆县夹山农业中学的调查报告。批示指出:农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中等学校,多办一些农业中学,并把它们办好,是农村工作中也是教育工作中的当务之急[24]。

二是推行半工半读,探索“两种制度”。如何解决好青年人就业、升学,并把他们培养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度重视的问题。1958年,毛泽东提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半自给。学生实行半工半读。”[25]同年,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两种劳动制度与两种教育制度的思想。“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小学、中学、大学,整天都是读书;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26],另一种制度即“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27]。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1964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的批示》指出,半工(农)半读学校是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1965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农村半农半读和全国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提出通过“五年試验,十年推广”的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半工(农)半读教育。到1965年底,全国半工(农)半读学校共7294所,在校生达126.6万人[28]。

(三)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有计划地发展职业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实践探索,都是我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宝贵经验,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全国上下“大跃进”、急于求成的过程中,教育也出现了不顾实际条件盲目“大办”的问题。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教育战线对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过度膨胀及教学秩序混乱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提出有计划地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3年以放慢步子、缩短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提高质量为主要任务的调整、整顿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从1958年到1965年是我國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也是职业教育大有作为的一个时期,中国开始走上一条结合本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形成了专科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共存,全日制学校、业余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并举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以行业办学为主要特色、计划体制为根本特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其后,国家还允许地方自行决定各类职业中学、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各级业务学校的发展设置,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厂矿企业、合作社等联合办学的格局,有效提高了各级部门开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职业教育在我国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9]。

在接下来被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职业教育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中等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严重脱节。据1976年统计,各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只占高中段学生的1.16%,大批没有技术的青年涌向企业,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普遍下降。直至1977年,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开始拨乱反正,职业教育才重新迎来了发展机遇。

四、余论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从逐步恢复到“以苏为师”,并创造性地走出立足自身国情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是用革命式的办法办好面向人民的职业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职教战线艰苦奋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发展职业教育视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二是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为己任办好面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建设阶段,职业教育响应党的号召,不断完善制度,加大培养规模,为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一批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三是做改革的先锋办好立足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探索速成教育、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半工半读、创办农业中学、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发展,这些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带有时代印记的社会主义教育实验被实践证明是符合规律的、是正确的,更为今后的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 考 文 献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J].新华月报,1949(1).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6.

[4][6][23][24]张乐天,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8.9.9-10.

[5][10][15][1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384.360.420.465.

[7]齐高岱,赵世平.成人教育大辞典[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864.

[8]周慧梅.速成教育与教育速成——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速成中学为中心[J]职业技术教育,2021(30):71-75.

[9]宋守礼.高等学校工农成份学生年年增加 1957年招收的新生中工农成份学生们已达到44%[N].人民日报,1957-12-27.

[11]袁振国.中国当代教育思潮[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6.

[12]社论.为什么必须改革学制?[N].人民日报,1951-10-03.

[13][29]曾天山,房风文.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事业百年历程与经验分析[J].中国教育科学,2021(5):27-38.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2-603.

[16][19][28]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58.292.311.

[18]孟广平.当代中国职业技术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9.

[20]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04-08(01).

[2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06-19.

[22]刘世峰.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7.

[25]高奇.中国职业教育四十年[J].教育与职业,1989(9):6-9.

[2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23 .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少奇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15.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