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探析

2021-04-13 16:57陈含笑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红色文化核心素养

陈含笑

【摘要】红色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功能,其在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的内容,是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探索了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化  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094-02

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指出:“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的红军传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德育意义,而且它在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的内容,是职业学校学生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建立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之上,并在学生个体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二、中职语文红色文化教育的现代意义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蕴,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的深层的素质和涵养,它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红色文化的思想品格、语言形式、审美导向、浸润实效,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十分丰富且种类多样的教育资源。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红色经典课文,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适合职校生阅读和观看的课外红色书籍、红色故事、红色电影资源。就苏州本土而言,也有体现红色文化的红色实践基地。这都为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基础。红色资源本身具有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对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功效。

三、探索中职语文红色文化教育实施途径

(一)语言理解与运用——研究教材,挖掘红色文化

研读教育部新颁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切入点。依托语文教材,根据教材模块和序列,挖掘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和资源,明确教学目标,发挥语文课程全面育人的作用。教师应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横向上形成专题,纵向上将同一专题背后的故事、历史、精神品质进行拓展补充,使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对本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为学生语言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创设了表达交流的情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课文《沁园春·长沙》为例,课前搜集毛泽东写这首词的背景知识,聆听喜马拉雅App中的朗诵音频,完成相关导学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课堂上,小组合作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总结意境及手法,提高了学生文本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合作,共同探析“谁主沉浮”背后的深意,感受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感受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词中透露出诗人这一类爱国青年蔑视反动统治者,想要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顺势补充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时期的革命伟人,他们的英雄事迹同样值得我们赞扬,他们所共有的心忧天下,豪气干云,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拯救天下、舍我其谁的责任。未见霸气,却是王者之气,这都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利用本土红色资源,贴近生活

语文学习以语言为工具,语文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语言的运用,既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方式丰富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当地的红色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更贴近生活,而且就近方便学校活动,具有地域优势。学校可以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本土红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身临红色情境调动直觉思维,激发内心情感体验,锻炼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学生只有接触到红色资源,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直觉、逻辑、形象和创造性思维。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就实现了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红色访谈活动“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在访谈中,老党员吴继福同志讲述了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战场上,他坚守”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的信念,危急情况敢冲敢闯,义无反顾。会后,学生们纷纷给吴继福老党员同志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达了自己的听后感,老党员的精神品质在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学生从听访谈到写一封信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能够准确传递信息、论述观点、表明态度,此次活动利用身边红色资源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品质。

(三)审美发现与鉴赏——阅读红色经典作品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红色文化作品不仅知识丰富,其语言深刻隽永,阅读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品味,拓展课内容外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将本土红色资源纳入校本教材,通过学生阅读、鉴赏、感受,一步一步将红色文化内化为心灵品质,达到育人的目的。

以红色经典书籍《红岩》为例,作品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陈然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阅读后,鼓励学生撰写书评,分析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此过程中感受作品深刻展示的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学生个性化解读作品、哲理化撰写书评,形象化感知人物形象,此过程也是学生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的过程。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学校组织沙家浜景点的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沙家浜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赏景回忆、参观学习,学生发现了美,用手机拍摄记录,学生鉴赏了美,用社会实践心得记录下来,深深感受到新四军的顽强拼搏、视死如归的精神,阿庆嫂的无所畏惧,勇敢爱国品质。

(四)文化传承与参与——开展课外红色经典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间有限,要真正发挥语文的课程功能和价值,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发挥、延续语文的育人功能,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来践行。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点选择参加活动,活动的组织、准备过程,也是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文化的过程。

如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寻觅英雄踪迹,培育爱国青年”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讴歌党史伟业,唱响青春之歌”,以诵读的形式,重温红色经典,追忆峥嵘岁月,激发豪情壮志。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经典电影,揣摩人物,学习楷模,致敬英雄,增强爱国情怀。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家乡调查,了解家乡英雄”。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走访、了解身边英雄,并将他们的事迹集结成册,让英雄成为看得见的力量,让榜样成为触得到的标杆。

四、结语

以上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而展开的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所提升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的,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还是红色社会实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培养和提升是相互通融,相辅相成的。为了育人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不仅要立足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研读文本,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红色文化教育水平,有意识地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结合信息化手段,真正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承舟.论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J].考试周刊,2020(5):33-34

[2]韩世姣.基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红色文化教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8):102-105

[3]朱淑荣.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J].作文·高中,2020(11):36-37

[4]周东.试谈红色文化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J].文教资料,2019(6):32-33

[5]刘易霏.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以革命老区百色为例[J].广西教育,2016(4):62-63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红色文化核心素养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