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振兴 小学生在行动

2021-04-14 06:51江玲辛玲蒋奕涵刘树昊陈以衡刘城瑞李月白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调研员鄱阳湖附属小学

江玲 辛玲 蒋奕涵 刘树昊 陈以衡 刘城瑞 李月白

2021年10月,秋风飒爽,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出现在鄱阳湖的滩涂上,他们或是倾身观察滩涂植被现状,或是侧耳倾听周边住户的娓娓述说,抑或是派发问卷给过往行人,一派忙碌情景。镜头拉近,我们这才发现他们是一群身穿红色小马甲,头戴红色小帽子的江西师大附属小学的学生,利用课外实践活动的时间,聚焦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生态宜居”对乡村振兴重要性的理解,将自身一份微薄之力贡献给老区振兴。

这一支口号为“聚焦乡村振兴,保护自然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调研队伍是由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5)班的蒋奕涵、刘树昊、陈以衡、刘城瑞以及三(5)班的李月白同学组成,指导老师是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辛玲老师,他们热心于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关注生态振兴、绿色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一系列调研、讨论活动。

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将环境治理好,才能使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为乡村振兴助力前行。以往那种竭泽而渔、破坏环境的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乡村振兴,不应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有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美丽乡村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关注,共助乡村振兴。

行动之初,在于了解情况

一群对鄱阳湖不甚了解的小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地了解鄱阳湖概况呢?查阅资料?无法准确判别真伪。询问家长?家长知识储备不够。求助专业老师?这或许是个好办法。于是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辛玲老师带着这群小学生来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水质研究中心,接待这群小小实践者的专业老师是实验室的徐健博士。他耐心、细致地讲解了鄱阳湖水域的远程卫星观测系统以及用于采集水样、观测数据等各类无人机等一系列设备,还演示了如何操作卫星转向掉头,抽取、放大画面,并让这群小小观察员亲身操作、切实参与,在问答中获取知识,感知科技的力量;在实践中锤炼知识,埋下梦想的种子。

行动之中,在于“望闻问切”

“望”字在于能“观人所漏观”之事,小调研员们在调研鄱阳湖支流水域的过程中,充分领会到鄱阳湖“水天一色”的秀丽风光,但是岸边、滩涂却总有那么一两处颇煞风景。其一,岸边观赏水景游客的随手一扔,行为虽是颇为“洒脱”,但遗留结果却让人“白眼乱飞”;其二,岸边遗留大节水管等残留物,时间已久,却无人问津,倒有几分等待其成为化石,增加收藏价值的感觉。

“闻”字在于“忍人所不能忍”之气味,风吹浪起,白鹭凫水,恍惚间有那么几分“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意,但是陈尸岸边的鱼腥臭,生生破坏了这美好的情调。

“問”字在于说出口、迈开腿。行动之初,小调研员们根据专业老师的讲解及意见,设置了有关鄱阳湖水质保护的相关问卷。整个调研实践的过程中4位小调研员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主动邀请过往路人填写问卷。此次问卷共下发35份,回收有用问卷30份,问卷涉及的个人环境关注意识、保护意识以及未来展望等都得到了解答,由此拓宽了小调研员们的思维与思考方式。

“切”在于把脉寻诊、对症下药,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答案,小调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一,可以在岸边设立符合鄱阳湖风格的警示标语,用来提醒游客不留下一片“云彩”;其二,在“湖长制”“河长制”之下可以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参与保护活动,避免塑料制品等被胡乱丢弃。

行动之末,在于有所思有所悟

一场社会调研、实践活动锻炼的不仅仅是这群小调研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引导他们将眼光放在国家所关注、全民在行动的问题之上,乡村振兴、老区振兴不仅仅是大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的事,更是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事,从微时关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己置身在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将足迹印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尽管这是一群小学生,但谁能说他们只是乡村振兴的观望者呢?

蒋奕涵:爱护环境、保护资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多次的实践活动中,我充分感受到了鄱阳湖的美丽风景,可是在这种美景之下却处处散落着垃圾,破坏了美好的氛围,因此我认为环保工作最能达到效果的就是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希望自己成为环保小标兵,为美丽中国、绿色中国,乡村振兴、老区振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刘树昊: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展现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温暖的人文景观,正因为有了鄱阳湖,才有了江西的生态平衡,才有了美丽的江西,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我更知道了水资源的宝贵,更要珍惜水资源。

陈以衡:从多次的调查活动中,我理解了保护自然环境与乡村振兴的意义重大。从生活、经济到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本身生态好,但目前处在工业化推进的阶段,周边建设了许多工厂,那么自然会产出废水、污水等污染源。而向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无法再继续平时的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也就没法生活。这样既破坏了环境,又有损于经济发展,真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李月白:在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水质研究中心时,听到徐博士说可以运用遥感技术观测鄱阳湖生态流域的动态,我感觉非常震撼。一方面震撼于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就可以观看到广阔的鄱阳湖,另一方面震撼于科技的强大,以及在生态领域科技的运用带来治理效果的提升。

经过多次调研活动,小小调研员们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并已上交给相关部门,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小学生的担当与作为,也充分展现了在如今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小学生们从小培养环境意识、振兴意识。一代代小学生不断加入社会建设的大军之中,为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迭代更新,如愚公移山一般,乡村振兴指日可待。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乡村振兴、绿色建设,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乡村振兴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调研员鄱阳湖附属小学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战“疫”一线我当先做好抗疫“四大员”
学生写话
雨中情
我行我秀
我行我秀
改改提前退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