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1-04-14 01:06刘静怡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情感

刘静怡

当我们走进课堂面对学生时,他们总是面带微笑并用渴望获取知识的眼神看着我们,他们内心情感丰富。小学生能有这样的学习状态主要来自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情感”就如同源头的“活水”淌入学生的心间,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上的文学熏陶、教师影响、同学互相学习来丰富自身的情感,加入了“情感”元素的学习会更有滋味,会让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会让学生快乐地度过美好的小学阶段。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对情感教育的理解

学生的完整教育包括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而情感教育是重要部分,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也是德育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模式和手段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把情感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生刚踏入校园,他们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差,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在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只以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好坏,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使得语文课堂失去了乐趣。除此之外,“灌输式”课堂传授依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比较普遍,师生互动缺乏、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希望能给语文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情感

轻松的、感情融洽的、和谐的、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带有情感的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打开了思维通向智慧的大门,使其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从而提高了接受知识的能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新课改也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激趣,要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让学生成为感情丰富的个体。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焕发活力的前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立包容的、互教互学的课堂氛围,来培养师生感情,同时强化师生感情对语文课堂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古诗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先设计好多媒体课件,以图片和动画音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轻松氛围中导入新课。经过多媒体课堂导入的铺垫,引出《赠汪伦》这首诗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发问汪伦是谁,李白是谁,“赠”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字逐句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古诗的大意,体会朋友之间分别的那种复杂心情。

(二)通过语文教材内容,挖掘情感

在日常教學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如教材来挖掘学生的情感,进行情感教育。在我们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里,有很多富有情感的文章,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章的情感内容,就能很好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每个关键点上。例如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爷爷和小树》,通过这一幅和谐画面既展示了爷孙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小树和爷爷之间的微妙“感情”,爷爷为小树穿新衣,小树为爷爷挡阳光。然后教师再深入挖掘小树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倡导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再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课文《什么是幸福》以朴实、简单的三个孩子之间的对话道出什么是幸福,这篇文章的内涵情感丰富,在学生阅读时要让其有感情地读,读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阐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幸福记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最直接和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教材挖掘课文的情感内涵,联系学生的生活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传递情感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把我们的情感体验和语文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内在感情通过不同的方式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就能起到很好的情感教育渗透作用。在过去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比较普遍,“三尺讲台”成为教师的个人阵地,学生成了观众,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达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情感传递的重要性。首先,采用直接的情感传递方式,比如通过语言与学生直接进行情感交流。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最有效的、最直接和最简单的师生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通过思考探索问题的真谛。其次,采用间接的情感传递方式,比如一个眼神、一种手势、一个表情等,通过师生的默契交流达到心照不宣的情感传递。如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眼神;对学生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见解给予竖起大拇指点赞的手势;在学生的作业评改中留下激励性的话语,等等。

综上所述,缺乏情感教育的语文课堂将是枯燥乏味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日常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为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听说读写中来。同时情感教育还能对学生的德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情感教育能有效地优化语文课堂,增进师生感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师生情感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情感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台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