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04-14 01:06张丽霞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德背景生物

张丽霞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重讲轻学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不高,难以构建高效化课堂。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老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一些德育素材或者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深入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升生物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初中生物老师要加强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高效课堂构建的深层次研究,探寻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推动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事业也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中,只有加快教学改革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此,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中,要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教学的各环节中,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让学生将来可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但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仍较多,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还会阻碍高效课堂的构建。

1.德育不受重视

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老师都认为德育与生物学科的教学没有太大关联,对其重视度并不是很高。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老师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缺乏对时代发展与新时代教学要求的研究,在自身落后教学思想观念没有转变时,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也就难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也无法达成。

2.学习积极性不高

生物学科的知识十分抽象和复杂,再加上教学仅围绕教材进行,使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削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被动参与课堂学习,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获得生物知识,提高德育素养和生物核心素养。但就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来看,很多老师依然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教学,未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这将会影响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3.缺乏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构建高效化的初中生物课堂,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如此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也才可以达成教育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但就实际的初中生物教学来看,单一教学问题的应用仍普遍存在,使学生陷入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之中,这与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不符,同时会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利用合作教学法,积极引入德育理念

在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实现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彻底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不再一味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而是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进入课堂中对知识进行探索、深入思考与构建。因此,初中生物老师可以将合作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另一方面这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每个初中生都是獨特的个体,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等差异都较大,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组内相互发挥个人的优势,在互帮互助中,获得共同进步。

比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内容时,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在科学分组之后,向各组提出一些探究问题,如生物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维持生态平衡的路径有哪些?各小组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不仅能够对这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进行理解,还能够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合作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使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更好实现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德育渗透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极为关键的一点,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持续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进一步提升。而在激趣教学中,老师应先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之后科学构建具体的教学活动。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学科教学带来了技术支持,为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生物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高,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效果更加理想。当然,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的学习,还要考虑到立德树人理念的贯穿,这样学生学习的动机才会更加强烈,学习探索的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比如在教学“生态系统”内容时,如果老师只是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比较浅显,难以达成教育目标。为此,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通过更为直观的视频或图片,对森林、农田和城市等生态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生物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又能够让学生对各种生物会造成的危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由此可见,以立德树人和高效课堂构建为切入点,构建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对生物教材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健全人格,为将来社会所需的全面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3.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角度渗透德育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与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此,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准确找到德育渗透点,让德育渗透水到渠成。

比如在教学“克隆技术”这一知识点时,在学生对知识点有所了解之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辩题“克隆技术在人身上的应用可行吗”,让选择可行的学生为一组,选择不可行的学生为另外一组,在两个小组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克隆技术的利与弊有更全面的了解;在教学“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时,老师可以借助模型进行教学,如为学生展示制作好的“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模型,借此帮助学生对肺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进行了解,并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在外界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肺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时容易吸到更多二氧化碳,这是否将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在教学“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入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各组对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对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灵活选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积极探索过程中,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辩证看待问题的习惯,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4.深挖教材内容,依据新课标要求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德育渗透要求,初中生物老师要注重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与利用,让德育得到有效落实。比如要利用教材中的“科学家故事”和“生物·技术·社会”等内容,让学生对科学家研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解,从中感受到他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利用教材中环保教育素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环境保护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主动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此外,还要把握住知识讲解的教学时机,对教材中挖掘的德育素材进行更为充分的应用,如在教学“人的生殖与发育”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孕妇从怀孕到分娩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每个人存在的独特价值,达成珍爱生命的教育;在教学“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后,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寂静的春天》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真切地感受到如果自己不爱护自然,不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将会给人类的发展埋下祸根。由此可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生物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挖掘,能够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接触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德育素养。

5.拓展“第二课堂”,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老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利用好课下时间,在多样化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实现对德育的深入渗透。但需要注意,课下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要贴近教材内容,这样才可以将课内外教学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一课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分别对校园、家周围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调查,并针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科学拟订生态环境保护的计划,并按照自己的计划在生活中落实,落实中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第二课堂”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学”“用”结合的机会,强化了德育渗透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以立德树人为背景构建高效化的生物课堂,能够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于生物课堂中,并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策略,在全新的生物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完整构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学科素养。为此,初中生物老师要持续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努力让生物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立德背景生物
选背景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第12话 完美生物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跟踪导练(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