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应用研究

2021-04-14 01:08王俊晖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当堂学案初中英语

王俊晖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导学案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的教学之中。该模式以“学为中心, 教为辅助”为理念,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教学实际对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一、导学案的实施意义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和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和新课程标准,经过个人备课、再集体研究,旨在指导学生自动学习而制定的学习材料或文本。导学案是一项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计划,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导学案以“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个人探究、小组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导学案中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内容、探究新知、当堂训练、学后反思等环节。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对繁杂的学习内容而言,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部分学生甚至出现畏惧学习的问题。而通过应用导学案的方式,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以教师的指导为辅助动力,使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导学案将教学的着眼点自课堂延伸至课堂外,从对课程的预习入手,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学习更加主动与自觉。

二、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步骤分析

第一环节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作用之下,预习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读一读、填一填的形式,提前处理新单词,从而降低课中听力、阅读等输入的难度。同时让学生围绕导学案里的重难点,带着疑问去预习,并且将自身疑惑和问题带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注意力,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保证预习效果。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预习时更具针对性。在预习阶段,导学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清楚学习的重难点,了解教学流程,从而保证自学的有效。

第二环节为课堂探究新知,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作用之下,导学案进行更精确的讲述。教师集中整理学生在导学案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讨分析。突破教学重点也以学生交互式讨论为主,尽量使所讲解的内容更具条理性、层次性、逻辑性、实用性以及精简性。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三环节为课后巩固,要求学生实践学习。通过当堂训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教师采用导学案上灵活多变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浅入深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检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当堂完成测验,自行了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师,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加以改进完善。

第四环节为课后反思,要求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通过学生向教师的汇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导学案的应用——以人教版为例

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 This is my sister阅读课为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能读懂家庭成员介绍的短文,捕捉名字、家庭成员等相关信息,能将图片与人物描述相结合进行有效记忆。观察配图,结合文章标题,猜测文章主题,培养推断能力;将图片信息转换成人物描述的文字信息,培养信息转码能力。了解宠物在西方被看作家庭中的一员。主要的教学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授课之前, 研究者先对班上的所有同学按照学习情况进行有层次的分组, 整個班共分10个小组, 每组5人, 各小组自己制定组内合作及学习方法。学案的具体使用包括以下过程:

1.课前预习——导读

(1)教师首先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发给学生。

(2)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课本2b的插图边提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补充讨论。

2. 课堂教学———导学

学习任务一:熟练掌握本课的7个单词。①录音跟读,学生自己纠正自己的发音。②个人试读,组内相互纠正发音。③自己读并记住汉语意思,组内检查。

学习任务二:阅读理解。①阅读准备,独立完成2a, 小组核对答案。②阅读短文,完成2b, 2c。③答疑解惑,讨论或请教老师文中不理解的词句。

2.合作探究———导思

小组成员通过组内讨论,画出各自的家庭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对照照片认一认。培养学生将图片信息转换成人物描述的文字信息,培养信息转码能力。

4. 当堂训练———导练

学生完成当堂训练题,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暴露出来。针对暴露出的问题, 教师能够及时辅助学生加以解决,同时,通过当堂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实现对课堂学习的延伸。

5. 总结与延伸拓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与延伸。如总结家庭成员介绍的句式This/That is... These/Those are...进一步掌握能将图片与人物描述相结合进行有效记忆的学习策略。了解宠物在西方被看作是家庭中的一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导学案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一种改进和创新。将导学案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是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它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交互,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引导下,还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优化英语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并且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最终达到提升英语学习质量水平的目的。科学指导学生用好导学案,必将使初中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推动课程改革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当堂学案初中英语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