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改革

2021-04-14 01:06李忠伟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班级

李忠伟

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影响下,高中教学方向、体育教学方式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既要关注班级学生体能的有效训练,又要针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展开相关教学活动。为保证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问题以及未来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一、问题分析

经调查发现,尽管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已经全面落实,但是受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的影响,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仍没有显著变化。这对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且不利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相关体育教师在授课期间,只是粗浅地应用新课程标准展开授课。一些活动仍然十分枯燥,难以吸引高中生的兴趣。在枯燥的体育训练中,高中生被动参与体育训练活动,在运动中很难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分别从自身角度、学生角度展开创新,确保新的体育教育工作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且能够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

二、教学改革策略

(一)基于学生发展需要,重新规划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实践发现,体育教师从教学目标角度出发,认真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其工作开展效果更为理想。当教师带着新的、更为高效率的育人目标进行授课时,其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价值将充分体现,这也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全面落实的必经之路。工作期间,教师应该结合现有体育教学资源、教学课程,将课程内容逐一细化,并确保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层层递进。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当下的育人目标,立足于实际,在确定育人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教育、体能训练、健康能力训练等角度展开授课,其育人效果、体育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在制订上述体育教育工作开展目标时,教师应该以课时、学期等为单位,有所侧重地规划体育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规划方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有利于当代高中生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随后,体育教师应该秉持连续性教学原则,根据上述育人目标展开体育教学工作。在这一阶段,体育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实践证明,体育教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全面落实体育教学活动,其授课效果更为理想。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

除教学目标改革工作之外,在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期间,教师还应该基于现实情况,对当前体育教学内容加以创新、完善。在这一环节,体育教师应该细致研究相关教材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教师做好理论课程教学工作,并联系体能训练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展开授课,能够使体育课程授课内容愈加丰富多彩。这也是当前以核心素养教育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工作得以全面落实的重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明确高中生在体育锻炼、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发挥个人课堂引领价值,带领班级学生深入参与到各式训练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程充满兴趣,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训练活动、理论知识教学活动当中。

(二)开展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师明确分层式教学非常重要,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关教学活动,使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对此,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全面调查班级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情况、性格爱好情况。在制订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相关教师应该结合调查信息,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规划体育教学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的体育教育,且能够在运动中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以一百米短跑训练为例。以往体育教师会要求班级学生反复训练,让班级学生达到一百米跑的规定要求。在反复训练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显著下滑,且难以高效完成体育课程练习任务。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参考素质教育、分层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践证明,教师将百米跑步训练活动改为50米往返跑的游戏活动,更能激起班级学生参与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两队,随后引导学生互相竞赛,使其在往返跑游戏活动中完成百米训练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分别给学生计时,以便获知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于能够顺利完成百米跑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增加其他趣味化的延伸类的训练活动。对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百米跑练习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将标准适当下调,引导学生逐渐进步,使其能够在后期测试时顺利完成百米跑任务。

如果是长跑训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借助测试成绩,了解班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长跑本身对学生耐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不擅长长跑,呼吸方式、跑步方式均存在问题。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向班级学生展示长跑的具体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意体育教学方式,避免灌输式讲解长跑技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在激起班级学生参与兴趣、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长跑训练中,教师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合理借助趣味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借此开展后续的长跑训练活动。

(三)开展以体育核心素养能力训练为中心的体育课教育活动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期间,教师应该合理借助核心素养能力训练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开展工作。现各高中体育教师已然能够以此为依据,对自身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等加以创新,且开始陆续开展游戏化、分层式的体育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继续探索,尝试更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方法,并将核心素养训练活动落到实处。在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育工作涉及理论知识教学、体育技能训练等多方面内容。教师在创新个人体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理论、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并以此为依据,规划体育运动活动。除上述游戏教学活动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活动等展开授课。实践证明,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在趣味游戏中锻炼体能,能够吸引班级学生注意力。学生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各式活动当中。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使高中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高中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愈加突出。教师优化体育教学方式,在全面落实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这一点,并给班级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时间,使其能够在自主参与、小组合作中完成体育训练任务。在参与、锻炼中,提升个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四)对教学评价方式加以改进,全面落实体育教学评价工作

在全面优化、改革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后,教师还应该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全面落实教学评价工作。以往教师会直接进行总结,告知班级学生本堂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在新形势下,这种体育教学总结、评价方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成长需要,且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对此,授课教师应该将目光放在教学活动方面,针对思想道德教育、体能训练等环节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这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价值、参与价值。评价期间,体育教师应该引导班级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以立定跳远这一体育训练活动为例。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也会给学生细致讲解立定跳远的运动技巧。在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任务后,教师可以站在综合角度,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在整堂体育课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在自我反思中,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到个人在热身运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在互相评价中,学生能够帮助其他同学找出不足,使对方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个人的学习态度、参与态度。在全体同学做完评价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再次给学生梳理整堂体育课。在这期间,学生能够全面获知自身表现情况,且能够在教师激励、引导下,找到正确的课堂参与方式,并以更加理想的状态参与到下一堂的体育课运动活动当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认识到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改革期间,结合體育课程教学需要、班级学生的性格与体能情况展开授课,能够使体育教学活动愈加丰富多彩。学生在这一条件下,将自主参与、乐于参与体育运动活动,且能够在参与中有效锻炼、提升个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以上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使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也是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相关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并做好个人引导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深入参与到新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班级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班级“无课日”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