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2021-04-14 01:06李俏珍
成功密码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蛋糕

李俏珍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然而,年轻的父母对于幼教的知识并不太了解,对于幼教的专业方法也存在着误解。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则拥有专业的幼教知识,在幼儿园阶段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共育,更加有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现阶段幼儿教育中,主题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时常开展,那“家园共育”起着什么作用呢?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措施和引导方式最为恰当呢?我们将以“美味的蛋糕”主题区域活动为例进行探讨。

一、正确认识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新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组织与实施中表明了家园共育的内涵。影响幼儿发展的不仅是幼儿园,幼儿园只是幼儿接受教育影响的环境之一。家庭才是幼儿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家园双方通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它们的特点、原则、内容及方法都有所不同,但它们教育的对象是相同的,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促使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合作的。如二者背离教育的初衷,则会导致教育作用的相互抵消甚至产生反作用。

教师与家长应该以什么关系相处最和谐呢?受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往往会自认为是教育孩子的行家,把家长当成是幼儿园“旨意”的执行者,只是起到配合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家长无法发挥他们的作用。所以,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把家长视为平等的“对话者”,虽然他们没有专业的幼教知识,但他们也有教师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家长与教师应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学习。

二、主题区域中实施家园共育的途径

对于家园共育实施的途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做法,在主题区域活动开展中,我有以下见解:

(一)主题区域开展前的家园互动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各领域的指导思想,根据中班年龄特征,我们教师以专业的幼教知识对主题区域活动“美味的蛋糕”确定了相应的目标及对应的美工区、角色区、图书区。根据各区的发展需求,我们制定了相关的目标:美工区目标利用丰富的材料,促进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对美的认识。角色区目标是能通过与伙伴交流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明交往习惯。图书区目标是通过自己制作绘本图书,将美味的蛋糕数量、制作方法等进行汇编。各区域的目的性强化以后,接下来,就应该与家长们互动起来。

由于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比较缺乏,所以,在这个阶段可通过各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将实施的主题活动,如:向家长展示之前开展的主题区域活动成果,让家长了解什么是主题区域活动;通过课件设计,向家长介绍适合本班幼儿开展的主题区域活动是什么;通过交谈、图片等形式,鼓励家长参与亲子制作和亲子教育活动,并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到最终受益的是孩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引导,家长对于家园共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教师的带动下,能以主动的态度配合相关工作。

(二)主题区域活动开展中的家园共育

主题区域活动开展的最大亮点是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并在操作中体现有效性。《指南》指出:应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探索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了开展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展中,我们主要以丰富各区域材料为主,并向幼儿传授遵守规则等常规教育,预设达到区域中幼儿能自主、自由、文明交往,积极探索的目标。

而在区域材料的准备中,我们分为环境版面材料和各区域材料,都是围绕主题区域“美味的蛋糕”进行分析和制作的。

1.环境版面的互动准备

环境的版面设置主要以可操作性和观赏性融合为主。(1)布置“蛋糕店”,我们通过对蛋糕的分享,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用黏土、纸盒等材料制作蛋糕,并引导家长在制作的过程中尝试沟通要制作一个怎样的蛋糕,一些简单的制作让幼儿参与完成。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带回的成品还具有装饰、观赏作用。(2)“各种各样的蛋糕”版面:幼儿把在超市、蛋糕店等地方看到的漂亮蛋糕,吃过的美味蛋糕的照片带到幼儿园来,教师以教学形式为幼儿准备一次“美味蛋糕”的美工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蛋糕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不同的颜色、味道,激发幼儿的兴趣。所以,丰富这块版面就变得容易多了,我们与家长分享幼儿制作过程的视频和照片,让家长带着疑问和探索的态度参与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反馈给我们的是老师让他们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也明白家园共育的作用。

2.区域活动材料的互动准备

每个区域都有它们的特点和材料要求,与家长共育时,家长并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除了平常的活动外,更多的是分组教学和分区活动,从而忽略了对区域材料的重视,造成对老师的误解。所以,我们会先帮家长们解决这些疑问,详细地向家长们介绍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以及各区域的特点。只要家长了解了相关的信息,那么,他们参与家长共育就会更积极主动了。如在“角色区”中,我们把它解释为是把蛋糕店搬到了幼儿园,让幼儿感受成为店员和顾客的快乐。通过交流,在材料准备阶段,我们已经可以互相给出建议了,最终准备的材料极为丰富,如:美味的手工点心,颜色鲜艳的水果,各种玩具、餐具、厨房用具等。又如在语言区,老师先准备一些绘本,如《五只猴子烤蛋糕》,让幼儿参与阅读、制作手工书、分享好书,通过分享照片,让家长了解其用处,只要是能让幼儿们感兴趣的,都可以收集起来进行图书漂流。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的绘本有《鳄鱼蛋糕》《世界上最大的蛋糕》《月亮蛋糕》等。

在环境设置和区域材料的准备和制作中,家长们又长见识了:他们是幼儿教育的参与者,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情,家长也可以随时进行有效教育。站在家长的角度,如果能与老师一直有互动,那么,能更准确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更直接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家长可以怎样做,这样的教育效果更佳。

(三)主题区域活动开展后的家园分享

材料准备的过程是一个筹备的阶段,在主题区域活动开展时,我们以“进区规则”来约束幼儿的不良行为,这与家庭教育中的文明交往、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是相辅相成的。

主题区域开展后的家园分享主要分为材料的分享和收获的分享:所谓材料的分享是充分让家长知道亲子制作的材料用处在哪儿,是怎样使用的,对幼儿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所谓收获的分享是教师善于以专业的知识概括幼儿参与主题区域活动前、后的比较。如:幼儿表达中“我今天扮演蛋糕店店员,我戴好口罩和帽子,穿好工服,精心制作蛋糕;看到顾客来了,我为他介绍各种蛋糕,我觉得好玩,以后我要做更多的美味蛋糕”,这是思想的提升。

三、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共育,育的是家庭与幼儿园双方沟通的和谐;育的是家庭与幼儿园双方教育理念的一致。不管是开展哪些活动,都应该让家园共育的理念继续传承下去,促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蛋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温馨家园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