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小博物馆改建陈列布展的科学化设计理念

2021-04-14 20:51刘艳锋
卷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布展馆内画像石

刘艳锋

(山西省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山西 吕梁 033000)

中小博物馆具有呈现与展示馆藏文物的重要功能,游客在进入馆内的各个陈列布展区域基础上,可以欣赏到特定区域陈列的珍贵文物藏品,运用多样化的陈列布展区域来吸引博物馆游客,充分体现中小博物馆的科学设计宗旨与目标。在科学化的陈列布展设计前提下,改进中小博物馆的实效性将会得到全方位的体现,增强中小博物馆传承悠久文化与历史的价值,运用灵活的陈列布展科学设计思路来创造良好的博物馆内部空间展览氛围。

1 中小博物馆改建以及陈列布展科学化设计的实例

山西省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于1998年立项修建至今已有20余年,一方面博物馆设计已经完全不能适用现代博物馆设计要求,展厅面积过小(1600㎡),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技防设施陈旧老化,安全隐患极大。另一方面,博物馆从开馆到现在,一直未进行改陈,陈列手段单一,展览老化落后,功能缺失,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展览和观众参观的需求。

2019年,当地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繁荣发展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加快图书馆、群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汉画像石博物馆、体育场等场馆”。按照这一部署和要求,经过前期调研,拟将博物馆改扩建为一座以汉代画像石展览为主要特色,同时集吕梁历史文化展览、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博物馆改扩建前期设计方案基本完成,预计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余平方米,初步匡算改扩建工程需投资9000余万元。2020年2月28日,吕梁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启动吕梁市汉画像石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项目的情况汇报,会议汇报了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博物馆改建的必要性,博物馆改扩建方案的总体设计等内容。

2 中小博物馆改建过程中的陈列布展科学化设计基本理念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是吕梁市辖区“九·五”建设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是以吕梁市辖区出土的“汉画像石”为主体,兼有青铜、陶瓷、杂项等部分文物展陈的集收藏、保护、研究、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1998年开工修建,于2002年10月正式开放,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吕梁市离市区龙凤南大街,东临莲花池公园,南接市民广场,座西朝东,建筑主体高14.76米,总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当时建筑规模居全国同类展馆第三位。现有展厅八个,展厅面积1665平方米。

该博物馆属于中小型的地区博物馆,馆内总共包含超出一百块的画像石,全面呈现并展示了东汉时期的宝贵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从总体角度来讲,该博物馆现有的各类馆藏珍品普遍表现为创作技法独特、文物内涵丰富、技术资料完整、地域风格鲜明以及文物年代确凿的特征[1]。游客一旦进入了博物馆空间,即可欣赏到汉代两千多年以前的民众宗教信仰、艺术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遗迹[2]。例如,鲜活并且生动的画像石主要包含石盘汉墓墓门石、车骑出行、夫妻对弈等,上述的画像石藏品完整呈现了具有悠久历史与年代气息的藏品艺术 风格。

但是,该博物馆已经达到超出二十年的建筑物年限,因此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结构具有日益老化的趋向。博物馆在全面改建以前,馆内呈现严重不足的展线与狭窄的展厅面积,而且表现为不合理的展厅平面整体布局特征,缺失基础性的展厅服务功能。作为典型的专题博物馆来讲,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对于优秀的吕梁市传统历史文化无法予以全方位的展示与反映,导致博物馆缺失最基本的社会教育以及文化宣传功能[3]。在此基础上,会议将建成综合性、现代化与一体化的博物馆作为首要的博物馆改建目标,进而体现了改建博物馆工程在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基本功能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以及区域文明传承层面上的价值与作用。

3 对于中小博物馆陈列布展实施科学化设计的具体要点

近些年以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门全面增大扶持建设中小博物馆的举措力度,确保建成后的当地博物馆具备鲜明的馆藏文物主题以及丰富新颖的馆藏内容特色,全面体现中小型的地区博物馆在国粹艺术展示以及当地传统文化弘扬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价值[4]。作为当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与区情教育的关键实践基地来讲,该博物馆目前已经构成了亮点的地域旅游业重要支撑。具体在科学化设计中小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区域格局过程中,关键应当体现为如下的馆藏空间优化布局要点:

3.1 明确中小博物馆的陈列布展主题

中小博物馆能否达到吸引受众的陈列布展总体效果,总体上决定于陈列布展的宗旨与主题设计。在此基础上,博物馆的设计负责人员必须要结合展览馆内藏品的外在形式与内容,然后融入特有的馆内藏品优化设计理念,创新运用馆内藏品的陈列布展模式以及设计思路。设计人员通过创建综合性的休闲、学习以及娱乐空间场所,进而实现了博物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效益,完善并丰富了中小博物馆的各类藏品陈列布置方式。

具体在科学化的博物馆空间分配与设计实践中,总体的实施思路就是要精确把控馆内藏品主题,优化分配各类的馆藏资源要素。通过展示代表性的城市文化与历史遗迹,应当能够完整表达多样化的馆藏展示内容,全面优化藏品展出的实效性。近些年以来,相关部门针对博物馆的内部区域空间在实现合理优化的环节中,已经能够创造互动式的受众观赏体验,借助信息化的VR媒体设施来提升馆内藏品的展示视觉效果。

此外,展厅设计人员对于搭配与规划各种藏品展示元素的方法应当逐步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丰富博物馆展厅现有的空间构造内容。例如,展厅设计人员可以运用灵活的展厅布局排列方式来营造错觉效应,借助于视觉错觉来增强藏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运用动静结合的做法,就可以创造出展厅独特的空间美感与方位美感,避免表现为单一与乏味的展厅布局陈列现象。设计人员有必要重点针对藏品展位、博物馆的展览墙与展示屏幕实施全面的优化设计,充分体现展厅设计与藏品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2 合理分配中小博物馆的内部区域空间

在多数的情况下,中小博物馆普遍具有相对狭窄的馆内藏品陈列空间。因此为了实现科学把控博物馆全局空间以及局部空间的效果,那么设计人员针对中小博物馆的整体区域空间有必要合理进行相应的优化分配,并且对于现有的馆藏布局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例如对于时间关联性比较紧密的相邻博物馆展区在实施优化布局的实践过程中,关键就是要展示馆内藏品的深厚底蕴以及藏品文化内涵,丰富受众的藏品欣赏体验,增强馆内空间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同时,设计人员还必须深入挖掘各类藏品的深层艺术内涵,全面完善博物馆的布展与陈列艺术风格[5]。

中小博物馆相比于大型的博物馆来讲,其本身具有局限性的展厅区域空间,那么客观上决定了博物馆的设计负责人员必须要做到优化展厅现有的区域空间安排,实现最大化的展厅空间科学分配效果。中小博物馆对于特定的藏品展示主题应当予以集中的呈现,有效增强馆藏文物本身具备的吸引力,提升馆藏文物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6]。在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手段辅助下,中小博物馆的区域格局将会表现为错落的视觉效应,增强了各类文物的观赏性。

3.3 创造舒适与融洽的博物馆陈列布展氛围

中小博物馆是否具有融洽与和谐的藏品展示氛围,决定了博物馆呈现出来的区域艺术特色,并且关系到区域文化与历史遗迹带给受众的独特观赏体验。具体对于舒适的陈列布展区域氛围如果要充分予以呈现,那么设计人员必须着眼于协调博物馆本身的艺术风格以及馆内文化符号与装饰元素的风格,创造协调性更强的博物馆空间整体气氛。设计人员对于展厅展出的历史藏品应当搭配相应颜色的藏品展示背景,避免让受众感觉到突兀的氛围,并且还需要保证达到一致的藏品展示内容以及展厅风格特色。

例如对于本土特色的文化遗迹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展厅的整体背景颜色与展品特征相互吻合,避免将其他展厅的藏品随意混入其中。中小博物馆应当展现统一的馆藏文物主题,杜绝分散性的区域文物藏品展示现象。中小博物馆应当运用柔和的背景色调来突出藏品特征,设计人员应当避免将过于鲜艳的展厅背景颜色运用于其中,防止展厅背景颜色对于藏品本身形成明显的遮挡效果。

科学设计博物馆区域格局的要点还必须体现在灵活调节展厅的背景光线,确保运用色调柔和以及色彩鲜明的展厅光线来烘托展厅藏品的外形特征,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吸引效果。具体对于色彩比较幽暗的藏品文物来讲,应当侧重于选择柔和的展厅背景光线来进行映衬与烘托,对于色彩鲜明的文物藏品则要选择淡雅的背景色彩来进行 映衬。

4 结束语

中小博物馆是否具备完整与健全的博物馆功能,根本上决定于博物馆内部的布展空间格局。近些年以来,改建中小型博物馆的举措日益得到深入推进,其中核心举措就是运用科学化的手段来分配馆内的陈列布展区域,增强中小型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吸引效果。因此在优化设计与科学分配中小博物馆格局空间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结合中小博物馆的空间构造特征以及馆内格局特征,全面优化中小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区域设计思路。

猜你喜欢
布展馆内画像石
印象·福州新馆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一起跳
浅谈新环境对布展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
试论博物馆布展设计与要求
逛图书馆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江西首家“绿膳坊”主题餐馆联姻农业物联网
灵谷胜境 千年禅林——灵谷寺聚宝藏珍展厅布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