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

2021-04-14 20:38
卷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任 航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00)

网络环境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从狭义含义上来讲,网络环境指的是计算机以及现代的通信技术两者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从广义的含义上讲,网络环境还包括网络技术的渗透、扩张而引起的国家信息政策、信息管理体制、信息系统组织、用户信息行为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网络环境可以包含着整个虚拟的现实世界,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还可以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网络环境更多地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网络环境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为人类提供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资料,可以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图书资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图书是人类用来记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图书总是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不断发展着的知识传播工具。图书资料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层次、综合素质、学习知识面、文化底蕴等。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的方式是建设图书馆,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比如效率不高、纸质版的图书资料容易损坏、建设图书馆的成本较高等,不利于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借阅图书资料的时候,必须要到达图书馆,路程花费的时间较多,不方便借阅。

1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的意义以及特点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程度,无法满足现阶段读者的需求,所以应改善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方式。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多数是使用纸作为传播的途径,但是纸质的图书容易被损坏,导致大量的图书资料因为保管不当而被损坏,导致图书管理的效率低下[1]。因此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现代的信息科学技术优势,将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逐渐数字化,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的效率,才可以满足现代社会读者对于图书资料的需求,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的特点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是收集图书资料可以网络化,传统的图书资料多数是纸质版的,不易保存、运输、整理、购买、查阅等,并且这些程序都需要人工介入才可以完成,会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如果管理人员操作出现纰漏,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网络化的收集可以节省人力资源,多数的程序可以依靠网络化完成。图书资料实现电子化后,便于保存以及管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点图书资料储存的动态化,传统图书资料的管理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顺序进行排列组合,但是图书的数量过多,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管理、摆放、借阅等。但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可以将图书的储存变得动态化,利用电子科技进行整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占地面积等[2]。借阅时也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更为便利;第三点是图书资料的效能更加共享化,传统的图书资料不利于共享,只能依靠打印等技术实现。但是电子版的图书资料,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传阅分享,同时将图书资料借阅给两人或者是两人以上,极大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

2 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的策略分析

2.1 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虽然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已经呈现电子化的一些特征,但是依然无法完全依靠电子技术进行管理,还需要人工辅助的介入。并且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图书管理的效率,所以应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激发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热情。图书管理单位应定时地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3]。重点是对管理人员进行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因特网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以熟练地使用电子检索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了解各种相关的搜索引擎。因为图书资料不止涉及中文的图书,还有英文等外语,所以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查阅、分类、管理等,为借阅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加强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就是图书资料信息储存的仓库,同时也是实现图书资料网络化的基础,只有加强数据库的建设,才可以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我国图书资料数据库的数量、容量都较小,这也是我国数据库的瓶颈所在,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现在数据库出现的问题多表现为,专业的文献参考数量不足、数据库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建设的技术相对落后、缺少全面的前沿资料,导致图书资料不够全面化,无法满足科研的需求[4]。所以应大力加强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及按时、及时对数据库的资料进行更新,更好满足读者的读物的新需求。

2.3 强化图书资料管理网络安全

图书资料的网络管理需要加强相关的安全程度,尤其是避免黑客以及病毒的入侵,否则可能会导致图书管理系统的瘫痪。所以应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密码保护以及登录系统的识别,特别是筑牢坚实网络和物理防火墙,利用云计算、云存储等前沿技术,持续提高安全性。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使用已经逐渐普及,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以及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阅读需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以及不便性。所以可以利用网络的电子科技技术,对图书的管理与建设进行完善以及创新,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实现共享原则,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以及利用率。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图书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