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

2021-04-14 20:38
卷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图书图书馆

莫 雷

(和田地区图书馆,新疆 和田 848000)

图书馆是存放大量书籍和材料的地方。基于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图书馆也应该顺应时代,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这样可以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有效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并且有利于图书资料管理向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如今,为了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建立信息图书资源管理系统,并且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1 信息化背景及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背景。信息化是指以智能工具为代表的,用以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使其造福社会的过程。信息化代表着高度应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在当今信息概念广泛应用的社会环境中,信息理念已经成为社会主导。人类的智能潜力被充分激发,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在逐渐进步发展。

2)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就是将图书馆资料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如调研、采购、租赁、支出、入馆管理、读者维护等环节,融入信息化技术,从传统的工作内容向信息化调研、信息化图书管理、信息化推广、收支管理信息化等方向转变。它依托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即电子信息化技术,通过将传统的信息进行优化加工,转换信息载体、信息结构、信息内容等,使技术应用人员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相关信息并深入洞察业内变化,从而做出有利于图书机构运营管理质量提升的决策,以适应各环节变动,充分发挥图书机构运营价值。与此同时,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是图书机构工作创新的体现,能够为图书馆运营管理提供更坚实的保障[1]。

2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1)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在信息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社会,图书的内容和种类也大大增加,出现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书类型与载体,这对于图书资料管理的难度很大。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快速的应对这样的问题,信息化激技术的应用首先可以快速完成图书的检索分类,不仅可以节约图书管理者的整理时间,同时可以节省读者查找书籍的时间,检索的方式可更加新颖,让读者使用人机界面,自动筛选需要查阅的文献,或者让读者使用字段、使用图像进行匹配的检索,通过提高检索水平来保证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图书馆作为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管理活动也需要其创新方法,紧跟时代潮流,在信息化背景下完善和丰富了图书资料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功能,方便了人类生活。

2)有利于图书资料管理多元化。从数量上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馆藏资源的共享。将图书以纸质形式保存,增加了图书馆员的压力,限制了图书馆服务的受众数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快速获取和传递各种类型的信息,现代图书馆查的形式和内容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资源独占到资源共享,可以实现不同图书馆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丰富馆藏资源。其次是从品质上,有利于丰富馆藏内涵。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来源。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览资料,图书馆的资料管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 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资料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提高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在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技术出现的今天,图书管理员要积极学习和运用相关技术和方法,把它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为保证图书资料管理能够正常进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相当高,对此,相关部门在选拔管理人员时,必须对候选人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审查。例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选择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首先,要尽可能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其次是要保证图书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各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能够对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作出快速反应[2]。同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下,管理者应始终以读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读者的需求因人而异,管理者要积极发现读者的最新需求,在做好图书馆核心服务的同时,确保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支持性的服务,提高管理服务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对在职人员,加强职业培训,使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服务意识、行业观等发生质的变化。在加强馆内信息设备采购的同时,确保工作人员正确、平稳地操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加强网络技术团队建设,负责网络平台和资源的管理和运营,逐步推进服务水平的提升,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新技术。

2)建立信息化图书资源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库,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提供者,对信息浪潮的影响更加敏感。当今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收集、组织处理、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扩大和图书数量的不断增加,图书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针对需求,我国迫切需要完善信息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互联网时代,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者之间的互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掌握现代读者最常见的阅读需求。进而有效促进图书馆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积极努力建立完善的信息图书馆资源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鉴于大量在线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图书馆原有信息资源的性质已不再明显。为了保持图书馆数据管理的有序发展,需要引进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变革、突破和转型,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出现,大大节省了时间。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非常容易管理,可扩展性强。

3)加强图书资料的网络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主要是提供图书和期刊的借阅、检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随着网络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读者的服务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危险,因此,增强网络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图书资料的安全,因此需要注意网络安全管理。一要有关部门必须积极推进数据数据库建设,通过利用数据数据库,科学分类整理图书资料。二要注重人力资源和财力的投入,确保数据库稳定运行。三是加强网络安全监督管理。由于计算机技术通常用于图书资料管理,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监督网络信息合理分类网络信息内容,避免网络被网络病毒侵害,防止图书馆重要信息被泄露,提高图书馆信息的全面性和安全性[3]。

4 结语

从整体上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它能否满足信息环境中每个读者的实际需求。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资料数据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表现出了图书资料数据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促进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个性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保持图书材料管理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图书馆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