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建筑空间研究

2021-04-14 20:38刘雅茹
卷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馆空间

刘雅茹 孙 萌

(青岛市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71)

1 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职能部门,也是服务于不同读者的图书馆。在与多个承运人一起交付跨学科的书籍和文档时,还需要具备收集、管理、发行和其他所需的必要性的技术服务。公共图书馆具有基本的社会功能,例如保护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承科学知识和开发智力资源等。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公共图书馆的原始物理载体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智能性,然后更积极地为读者提供个人服务的开发过程。

根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得知,中国公民的人均纸质书籍阅读量为4.66,10本以上纸质书籍的年平均阅读量占人口的10.2%,年平均阅读量超过10本电子书的比例为5.4%。中国在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方面的成年人口通信频率显著提高。2017年,有59.7%的成年人口用户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阅读,占比高达71.0%。还有的居民尽管传统的物理载体显示出信息源的阅读速度略有下降,原因是数字阅读只能使人们获得较浅的阅读效果,很难替代传统物理载体提供的深度阅读。考虑到信息的时代,传统的物理载体仍然占人们阅读和学习的很大一部分。应结合实际情况,为改进计算机化做准备,以满足当前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相比,在当前信息时代下,中国的公共图书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提升,但是由于资金和人员配备等因素的局限性和影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仅满足计算机化的最基本要求,并且尚未能够对建筑物的内部进行类似的信息化措施。

2 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果与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紧密相连。以人为本的“开放、平等与自由”概念已经逐渐将公共图书馆转变为一个集学习、沟通、知识共享与创造于一体的全面性化、信息化与文明化的空间,信息化时代突显了公共图书馆这类“第三空间”的自由、宽松、便利的精神属性。

1)功能需求。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为读者提供存储、借阅和阅读的空间。在信息时代,电子资源已经取代了一些纸质书籍和期刊的便利性,从而减少了对公共图书馆藏书和出借的功能要求。为了响应信息时代从读者那里收集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的增长,公共图书馆必须进一步扩展其功能。

2)空间需求。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两种。实体空间包括空间选址、布局设计、资源配置等。虚拟空间包括个人平台、交流平台、共享平台等。本文以室内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为基础,探索公共图书馆物理空间的信息化。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物内部物理空间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提供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空间,例如阅读空间、展览空间、储存空间、办公空间、设备空间等;第二类是提供新型图书馆服务的空间,如创客空间、视听空间、体验空间等。

3)设备需求。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使,公共图书馆的设备也更加多样化。相较于对用户大阅读姿势限制较大的传统阅读桌椅,信息化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在购置家具设备时,更加注重给用户们带来更加人性化的空间体验,以满足使用不同阅读环境及不同年龄的读者的需求。书籍、报纸、杂志和电子阅读器的家具尺寸必须与承运人相适宜,电子阅览座位的增多,使得图书馆空间荷载能力降低,因此购置家具及设备时可以更多的考虑采用组合式家具[1]。

3 图书馆建筑空间需具备的特点

1)开放性。建立公共图书馆时必须考虑的首要条件之一是具备开放性。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读者为了可以更加快速、更加直接及更加便捷的理解他们需要的一些读物,会在公共图书馆中采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来阅读,此时,无需图书馆员的帮助也能更清楚的浏览图书因此,在创建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中,管理和设计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此外,开放性又具有另一种含义,即建筑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符合灵活性原则,以适度的布局为基础,并具有相应的空间组织变通化要求。

2)社会性。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经常被用户视为提供信息和参考建议的大型信息中心,并且非常支持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因此,公共图书馆的普及要求图书馆在设计过程中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和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对于某些残疾人,我们必须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缺陷,并考虑相应的便利通道、乘客电梯或其他特定服务等,以便能够设计无障碍设施,使他们可以轻松到达图书馆。此外,对于盲人和弱视图书馆的用户,还必须设置一个专用的盲文阅读室并预定音频播放室,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随着社会继续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读者开始理解信息的重要性,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访问也在增加。图书馆是终身教育的地方。我们同样需要注意“白发族”读者的使用情况,可以为特定活动设计类似的房间,并为他们提供类似的帮助[2]。

3)经济性。随着政府在不同地区对建设书香城市的推动,公共图书馆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人口较为稠密的公共场所。开放的布局结构意味着该库可以更好地适应“收集、检索、借还和阅读”集成,全球化服务的新模型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空间经济性。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在房间设计方面更加的自由化和灵活化。如果设计合理,任何房间都可以有效利用。

4)实用性。公共图书馆多样化的空间形式,不仅为不同读者的不同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感触,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实打实的利益。此外,多样性可以提高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对设计师的要求。为了达到更高的标准,有必要在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克服各种可能和现实的空间冲突。例如,在这里不仅可以安静地阅读、无噪音地学习,还可以为读者提供便利,使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各种空间中方便地自由转换[3]。

5)可持续发展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共图书馆将继续扩增,许多图书馆将在一段时间后面临扩展和翻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图书馆的藏书将会一天天增加,而图书馆的范围也必须随着藏书的增加而扩大。因此,在设计中,除了建造现有建筑物外,还必须考虑公共图书馆的扩展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4 结束语

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公共图书馆考虑到封闭空间设计应分析、评估用户的阅读习惯、资源收集需求和图书馆情报的发展等问题,朝着包容性、个性化、生态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它使图书馆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应从整体角度出发,以确保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在计算上是兼容的,并为顺利发展有关公共图书馆的知识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图书馆空间
创享空间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