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烹饪专业学生文化理论课学习现状及策略

2021-04-14 20:38王丽娜
卷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律性课余时间文化课

王丽娜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近几年来,本校招生模式多样化,招收了部分“3+2”模式的学生(以烹饪专业为主),这部分学生3年中职后,统一参加市里组织的转段或者单招升学考试。这无疑给文化理论课老师带来很大挑战。本人近几年都一直任教烹饪专业高考班,在任教过程中,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能达到高职高考的考纲要求,但效果都不是那么理想。为什么我们烹饪专业的学生文化理论课学习效果这么差呢?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调查问卷里可以看到一些现象,也值得老师们深入思考,进而找到更好的方法。

1 抽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采用“问卷星”发放问卷(https://www.wjx.cn/report/103916302.aspx),随机无记名调查了136名报读烹饪专业“3+2”模式的高一学生,其中男生73人,女生63人。他们当中90.44%的人处在15-18岁,在比较正常的高中生年龄;7.35%的人小于15岁,2.21%的人大于18岁。其中65.44%的人是按自己喜好报读的所学专业,有17.65%的人是看重报读专业的就业前景,由16.91%的人是父母或别人推荐报读的。

2 烹饪专业学生文化理论课学习现状

1)学习基础较差。被调查者中,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时,60%多的学生选择了“因成绩不好,读高中困难”,还有20%多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读书,只想学技术”。不喜欢读书这一类学生,基本也是文化课成绩很差的,88%以上的学生们都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选择的中职。他们在初中学习中,文化课学习基础打得不好,在高职阶段的学习自然就很吃力。而另一方面,他们因文化课成绩不好,在初中阶段也较少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很多学生的内心很自卑,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不相信自己能学好文化课。

2)学习习惯不好。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3.68%的人根本不听课,15.44%的人凭心情偶尔听课。其实从自身的课堂或者听课时同事的课堂看,不怎么听课的学生所占比例应该更大一些。对于课后作业,调查显示,仅有69.12%的学生是自己认真完成作业,其他的要么不做,要么抄同学的,要么偶尔做。学习这么不在状态,究其原因,80%的学生愿意听课但听不进去,也有近20%的学生是因痴迷于手机。平时交流中,也了解到有学生想着随便混混就能考上大专,这也是前几年录取分数线太低的后遗症。

3)学习缺乏主动性。在调查中发现,课余时间用于文化课程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基本不预习不复习,愿意花课余完成预习复习作业的学生仅占15.44%,花时间反复巩固的学生仅占14.71%,其他学生基本凭一周的两节或四节课堂,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而每天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含文化课和专业课)1小时以下的居然占了接近一半,而2小时以上的不到20%。相反,他们却花大把的时间在玩耍手机上面,每天玩手机2小时以上的占了近70%,而每天玩手机1小时以下的仅有11%的学生。他们虽然报读了高考班,但他们思想上并没有把高考太当成一回事。

3 提高烹饪专业学生学习文化理论课效率的策略

1)多鼓励,提高学生自信心。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理论课有着积极的态度,其中57.35%学生认为文化理论课是有必要上的,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而30.15%的学生认为很愿意上,想升学。既然这么多孩子愿意学,我们就多鼓励他们,多从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赞美,以此提高学生自信心。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应降低教学难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他们慢慢能听懂一些课,会做一些题,这样减少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之后,再提高难度,逐渐接近甚至达到高职高考考纲标准。

2)多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我们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是文化课成绩和学习习惯都不太好的,当然,也可能就不太讨初中老师的喜欢,甚至可能被初中老师重点“关照”,收手机,站黑板,写检讨,请家长,这些也许都是家常便饭。因此,在很多学生眼中,老师跟他们是不友好的,甚至是对立的。在这么不和谐的关系下,老师的话,很多学生都不会相信,更不会执行,才会出现上课根本不听,课后作业根本不做,从不预习从不复习的情况。因此,烹饪专业高考班的文化理论课老师,利用课堂课余的时间,寻找各种机会,多跟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真正的困难,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信任老师。同时,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获得学生的真正认可,这样,他们才更愿意听取老师的话,更好地执行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3)多帮助,增强学生自律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较强的自律性,烹饪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只有他们有了自律性,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学习效率才可能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同时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个人成功都得靠自己努力。既然大多数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也知道要靠自己努力,那么就是如何坚持的问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三分钟热血,学习几天见不到效果就放弃;还容易受到周边同学的影响,无法静下心来保持较长久的学习状态。那么,我们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时刻加以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内心里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同时,当他们有所放松时,及时给予提醒,帮助他们维持较为长久的学习状态。

4)多引导,发挥学生主动性。任何学习,主体一定是学生,如何能充分发挥烹饪专业学生学习文化理论课的主观能动性,是我们老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在初中时多数是一天8-9节正课,外加3-4小时的早晚自习,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刷题,重复着相同的作息时间。到了中职后,我们的课堂时间变少,自习时间也变少,而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这样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老师一定要多给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玩手机问题,慢慢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提高学习文化理论的效率。

“3+2”“3+4”招生模式越来越广泛,未来参加高考的中职学生会越来越多,我校也会从烹饪专业推广到其他专业。作为化理论课老师,在大量学生有升学需求的情况下,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我们更要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自律性,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文化理论课的知识学得更扎实,掌握得更牢固,帮助他们顺利进入高一阶段的学习,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才。

猜你喜欢
自律性课余时间文化课
心理诊所
心理诊所
保研学霸兼职送外卖逾万单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欢乐的课余时间
Mobile Phone Using Among Youngsters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