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2021-04-14 11:28范学义
考试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范学义

摘 要:数学课堂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提问是课堂上良好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是由于通过课堂提问,不但利于活跃数学课堂的氛围,也可推动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务必要针对小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等来科学设计课堂提问方式,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有效性学习,提高其数学素养。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对策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有效性提问,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然而就真实情况来说,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还有个别教师对于问题的提出较为随意,也未能精准地把控提问的时机,因而会致使所提出的问题缺失精准性,也缺失一定圆滑性,所以则难以燃起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导致课堂提问的作用全然丧失。而针对上述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确保课堂提问具备精准性以及圆滑性等,从而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果,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 结合学生喜好进行课堂提问

以往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常强调于考核小学生,而后根据小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小学生的学习成效,但不少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且理解能力也有所不足,因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则会产生回答困难的情况,因而这类小学生就会对于数学课堂的提问产生畏惧的情绪,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以及兴趣等方面。而针对上述状况,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向小学生提出问题时,就应结合于小学生的喜好来进行课堂提问,确保问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更能够激发小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兴趣,也能够解除小学生对于提问的抵触感,让小学生能够乐于去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之中,多加观察与了解每名小学生,以每名小学生的普遍兴趣爱好、个人习惯及喜好等方面,去有所针对地设计课堂提问内容,这样才更能够保障课堂提问的效果,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例如,在开展《厘米和米》一课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就应结合小学生的喜好等来进行课堂提问,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提出:“哪名同学能够以米与厘米来说出自身的身高?”由于此问题较为形象,同时也能够满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所以会激发小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让小学生能够踊跃地、充分地回答此问题,而在此过程之中,也能够促进小学生了解关于米及厘米的定义与概念,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之中更为轻松与活跃,如此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也利于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 确保课堂提问具备指引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但要促进小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也应重视于培养小学生的相关能力,而若想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能力,那么就要引导小学生参与至思考学习之中。然而就实际情况来说,不少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均较为迷茫,也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若在此情况之下就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那么非但不利于保障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致使小学生所获知的数学知识缺失完整性。而针对上述情况,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就应确保课堂提问具备指引性,引导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使小学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能够获知相应的数学知识,如此则能够为小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做好铺垫。这样不但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在此过程之中也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提出引导性问题时,还需重视于结合小学生的个人能力,所提出的问题不可为数学知识之核心,需确保全体小学生均能够在问题的指引之下进行良好的思考,从而保障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开展《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则应确保课堂提问具备指引性,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能够向小学生提出此问题:若某个苹果为1,那么一半的苹果为多少?在小学生思考此问题时,教师则可让小学生结合于教材中的知识来有效解决此问题,并随之提出若10个苹果为1,那么0.2为几个苹果?从而以提出上述问题来促进小学生认识小数,同时也利于推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步,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之中获益颇丰。

四、 问题提出应具备创新性

以往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師所提出的问题均较为单一,严重缺失创新性,而在此情况下,小学生也会认为问题较为枯燥与无趣,进而不愿去解答此问题,而若一旦如此,不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开展,难以满足新课改后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要求。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应重视问题提出的创新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小学生能够始终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吸引,从而逐步去解答问题,进而渐渐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开展《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则应确保问题提出具备创新性,而针对本节课内容来说,由于小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因此在进行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时,教师则能够提出创新性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的长、高及宽,那么若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及正方形裁剪成两个三角形,且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对此该以何种方式来进行面积计算呢?”此种提问方式不是以往的课堂提问方式,而是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创新,使问题的提出更具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回答问题的兴奋感,让小学生积极地解答此问题,而在此过程之中,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解与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