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规划探析

2021-04-16 06:32任延波
陕西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商州区水源饮水

任延波

(商州区惠众农村供水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26000)

近年来通过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饮水工程巩固提升后,商州区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但相应配套设施和智能化供水管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饮水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进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建设成为当前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首要问题,需进行探讨。

1 概况

商州区共辖18 个镇办,246 个行政村,共有供水点1456 个,涉及人口40 万余人。商州区是一个中、低山为主体的土石山区,总面积2672 km2。境内有中小河流2032 条,河网密度为0.69 km/km2~1.28 km/km2,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商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40 mm,水资源地域分配不均,水土组合极不平衡。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河流水库泥沙问题突出,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可利用量少,开发潜力小。

2 城乡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十年,商州区农村供水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全区农村供水运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及短板弱项。

2.1 蓄水设施相对偏少,供水能力不足

受地形地貌、自然地理等条件限制,商州区丹江流域尚无大型水利工程。目前除了二龙山水库、南秦水库具有调节能力外,其他蓄水设施均是无控制性工程,径流调节能力低,水资源利用率低。而现有供水设施严重不足,年供水能力偏低,供水保证率不稳定。

2.2 损耗较大,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一方面,工程点多面广,难于管护;另一方面,各供水点规模较小,供水设施落后,输水损耗较为严重,季节性缺水问题较为明显。加之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水费收缴难度大,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影响了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2.3 配套设施不完善,城乡供水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截止2019年,商州区共建成各类集中供水工程1456 处,但由于资金不足和供水管网布局不完善,使得120 个村供水能力不足,供水保障率低,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和解决完善。

2.4 水质保障有待提高

随着工业化和商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商州区地表水已受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丹江和南秦河城区段的地表水水质类别部分超标,农村供水水质检测机制不完善,消毒设施还没有完全覆盖。

3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3.1 水源条件分析

商区平均水资源量为5.67 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059 m3,由于80%面积处于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现有基础上的地下水属于川道地区的河流地表水入渗补给的潜水,受河水变化影响较大,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09 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6687 亿m3。商州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属溶滤作用形成的低矿化淡水,符合生产、生活用水。

3.2 需水量预测

商州区2019年共有农村人口407072 人,依据商州区近十年发展指导方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来预测商州区2025年农村人口数量为419413 人。其需水量预测见表1。

表1 商州区规划水平年2025年农村需水预测表

3.3 现状年供水工程可供水量

根据《2019年商洛市供用水量统计报表》,现状年商州区地表水水源根据取水方式主要分为水库工程、塘坝和窑池工程、河湖引水闸工程及河湖取水泵站工程四大类,现状年地表水水资源可供水总量为6081 万m3。地下水水源可供水总量为3361 万m3。

3.4 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1)从水源条件分析:商州区水资源量为5.67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58 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9 亿m3。本规划项目2025年农村生活用水需水量为1015.70 万m3,从水资源条件看,商州区境内水资源可利用量完全能够满足本规划项目的用水。

(2)从现状水资源总量供应方面分析:现状年商州区总可供水量为6081 万m3,其中用水农村生活的供水量为708 万m3,而2025年商州区农村生活的需水量为1015.70 万m3,供需水缺口为307.70 万m3,因此需要规划新的供水工程来满足规划水平年的农村饮水水量要求。

4 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方案

为做好商州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完善工程体系建设,即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等规模化工程建设,基础薄弱的地区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条件一般的地区对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监测,以完善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为重点,全面推进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纳入规划新建和改造的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以及有关评价标准的规定,农村居民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60 L,规模化工程每天24 h 不间断供,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万人以下工程受水源限制时,不应低于90%。

4.1 水质检测中心

拟建水质检测中心一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结合商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际情况,水质检测中心建成后具备常规35 项检测指标,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实验室配置为天平室、药剂室、理化室、微生物室、分析仪器室等,面积共计280 m2,按照实验室CMA 资质认证标准设计建设。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农村水质变化动态,同时也为制定相关规划和新建供水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2 供水设施保护

商州区万人以下供水点1452 个,涉及人口40 万余人。其中1000~10000 人集中供水点70,需保护围网10261 m;500~1000 人集中供水点47 个,需保护围网5669 m;500 人以下集中供水点1335 个,需保护围网96013 m。各个供水设施均需得到保护和悬挂警示标牌。每处设立警示牌1 个(40 cm×60 cm)、防锈铁丝围栏(高度2 m;圆钢管立柱48 mm×2.5 mm,立柱间距3 m、预埋0.45 m;预埋基础300 mm×300 mm×450 mm)。

4.3 集中供水工程布局

根据商州区各乡镇现状水源地、水厂及管网情况,考虑水源的水量和水质、供水可靠性、用水方便程度等因素,对全区各乡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布局,规划为东、西、南、北四大供水分区。

东供水分区主要包括北宽坪镇、沙河子镇及夜村镇,其中王山底集中供水工程位于沙河子镇,甘河集中供水工程位于夜村镇;西供水分区主要包括大赵峪办、金陵寺镇、麻街镇、牧护关镇及三岔河镇,其中黑龙口集中供水工程位于牧户关镇,金陵寺镇集中供水工程位于金陵寺镇;南供水分区主要包括陈塬办、黑山镇、刘湾办、闫村镇、杨斜镇与杨峪河镇,其中杨斜镇集中供水工程位于杨斜镇;北供水分区主要包括城关办、板桥镇、大荆镇与腰市镇,其中大荆镇集中供水工程与西荆水源改造工程位于大荆镇。计划建设供水工程分布情况见表2。

各集中供水工程基本上由水源工程(集水池)、输水管道工程、水厂(反应沉淀池、无阀滤池、清水池)、配水管道工程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

图1 输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4.4 智慧供水工程

建设标准化、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平台指挥中心,为全区18 个镇办,246 个村的智慧供水提供平台支撑,实现以GIS 为基础的生产调度系统、压力系统、SCADA 监测系统在内的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联动效应,同时先期建设凤山村集中供水工程智能化供水管理、金领寺集中供水智能化供水管理、大荆镇集中供水智能化供水管理、西荆集中供水智能化供水管理,四个样板化智能供水体系,实现以根据实际的业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包括关阀方案分析、爆管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辅助领导者进行决策。

为全区349 个尚未安装自动上会控制器的供水点安装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远程可视化操控,为下一步大范围接入智能化平台指挥中心做准备。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标准统一、服务一体”的协同机制,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供水安全。

4.5 消毒设施配备

商州区农村目前未配备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完备的蓄水设施共有1275 处。根据蓄水设施规模,分两类:对1064 处自用水窖、自用水井及20 m3以下蓄水设施,配备缓释消毒盒;对211 处20 m3以上蓄水设施,配备缓释消毒器。以含量75%以上的强氯固体药为主要原料,通过特制的消毒盒投加后放入蓄水设施与被接触水反应达到杀菌消毒作用。

4.6 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对供水存在问题的120 个村进行巩固提升,主要为新建改建蓄水池30 座,水井8 眼,输配水管网63.4 km,通过水源改造、管网更换、建设应急备用水源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率。

5 结语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未来农村饮水发展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商州区目前农村饮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水资源供需情况,按照群众饮水需求,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提出农村供水补短板方案,可为提升农村供水能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供情况相近地区进行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商州区水源饮水
陕西商洛商州区:抓早动快精心谋划产业
简易饮水鸟
商州区樱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寻找水源
我的家乡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