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在某城乡供水工程新建水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21-04-16 06:32黄芝兰
陕西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陷性厂区项目区

黄芝兰

(江西赣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1 工程概况

某供水工程是以城乡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改善的民生工程,年供水量5.15 亿m3,工程总干渠渠首设计流量为20 m3/s,总干渠线路长度95.09 km,干渠和分干渠线路长度299.97 km,供水管线长度176.47 km[1]。水厂为供水工程配套工程,规模为8000 m3/d,平面布置包括净水车间、排泥水调节池、废水调节池、污泥浓缩间、污泥脱水间等水处理设施间,以及配水泵房、管理楼、锅炉房、围墙等配套建筑物,水厂地基以下分布III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状粉土层,层厚3 m~12 m 不等,场地内基础持力层为湿陷性黄土,且结构较疏松,虫孔及大孔隙较为发育,不宜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必须对水厂基础进行处理。本文根据项目区地质勘查资料和成果,深入分析该地基地层特征及存在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水厂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比选分析。

2 水厂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1 基本地质条件

新建水厂位于调蓄水池北侧五方河左岸Ⅱ级阶地及阶地后缘的低中山前缘坡脚处,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形态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600 m,南北宽约200 m,阶面高程1652 m~1646 m,从后缘向前缘倾斜,前后缘高差5 m~8 m,现为阶梯状耕地和果园林地。在厂区东侧有一近南北向窄浅冲沟,冲沟底宽2 m~5 m,顶宽15 m~30 m,相对高差10 m~15 m,沟内无水,暴雨时可形成洪流。厂区北侧为风积黄土覆盖在新近系棕红色砂质泥岩上的低中山坡脚,自然边坡12°~15°。厂区南侧前端为五方河河床水流所形成的Ⅱ级阶地前缘,呈直立状土质陡坎,坎高约12 m~20 m,边坡不稳定,可结合调蓄水池修建进行处理。水厂平面布置图见图1。

图1 水厂平面布置图

根据水厂现场钻探资料,厂区内地层结构较简单,地层按其成因及岩性特征从上至下可划分为4 层:第①层为粉质壤土;第②层为马兰黄土;第③层黄土状土;第④层新近系(N1)中厚层砖红色粉砂质泥岩,水厂典型工程地质横剖面图见图2。现分述如下:

第④层:新近系(N1),为厂区地层的基底,岩性为中厚层砖红色粉砂质泥岩,基岩面高程1627.45 m~1632.8 m。

图2 水厂典型工程地质横剖面图

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因为场地为半挖半填,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自重湿陷量自天然地面算起,湿陷量自地面下1.5 m 算起,根据原状土试验资料进行计算厂区北西侧低中山前缘坡脚处,总湿陷量Δs=217 mm,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场地南东侧靠近五方河II 级阶地前缘岸坎处自重湿陷量Δzs=537 mm,总湿陷量Δs=609 mm,属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I 级(严重)。根据规范规定,乙类建筑物可消除部分湿陷量,但处理深度不小于湿陷性黄土层深度的2/3 或6 m,且未被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层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150 mm。按此要求计算,厂区湿陷性黄土层一般厚度5.0 m~11.0 m,对乙类建筑处理深度达到5.0 m~7.0 m 即可满足规范。

2.3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综上所述,场地地层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现将其地层结构及试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

2.4 地质参数建议

水厂地基岩性主要以第四系冲洪积粉质壤土为主,依据覆盖层物理力学性质常规试验成果,结合试验类比,给出工程区粉质壤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1。

表1 水厂粉质壤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3 地基处理措施

3.1 地基处理方案

目前地基处理措施有很多,比如预浸水法、强夯法、挤密桩法、垫层法和复合地基法等[2],考虑到预浸水法用水量较大,场地从预浸水至消除湿陷性下沉稳定的时间较长,同时项目区干旱区水等因素,预浸水法不适宜本工程水厂地基处理;采用强夯法施工时,湿陷性黄土地基容易出现“橡皮土”和“翻浆”现象,需要加入碎石骨料,项目区没有,需到最近料场购买,增加工程投资;该水厂地基地层岩性简单,湿陷性黄土厚度5 m~7 m,采用挤密桩可以很好地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但不仅施工时间较长,投资增加也很多,不经济,不推荐使用;垫层法不能完全解决湿陷性黄土沉降问题,若采用石灰垫层还需要去县城购买;类比黄土地区及项目区已建工程地基处理工程经验,考虑充分利用项目区材料、不在耕地、减少开挖弃土的堆放以及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该水厂地基处理方法采用对垫层法加以改进的复合地基法较为优越,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所有构(建)筑物基础下部土层均为①黄土状粉土层,该层具III 级自重湿陷性,故应进行地基处理。a.先用强夯法消除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湿陷性,强夯指标:单击夯击能为4000 kN·m,夯击6 次,影响有效深度为6 m,夯击后检测土的湿陷性。b.夯击后清除表面松散土,进行整片垫层处理,上部为0.6 m 厚的10%水泥土,下部原土翻夯,压实系数均不小于0.97,强夯地基处理的范围为厂区围墙内的全部地基。

3.2 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要求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水厂地基处理强夯试验要求》相关要求,水厂地基采用整片处理,其平面处理范围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小于4.0 m,根据厂区建筑物布置,设计确定的处理范围为厂区围墙以内所有区域。水厂设计场区高程1649.0 m,强夯起夯标高采用1649.0 m,对于1649.0 m 高程以上的壤土,应全部清除。根据水厂地质勘探成果,水厂地基湿陷土层厚度达11.0 m,要求强夯处理影响深度为7.3 m,处理后要求高程1641.7 m 以上土层湿陷性全部消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夯实后的地基土压实度不应小于96%。

地基处理前先选择强夯试验区,水厂试验区宜选在厂区西北角及东南角各一处,试验区每处面积不宜小于400 m2,水厂强夯能级推荐采用6000 kN·m,夯击点布置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见图3。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根据现场试夯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图3 强夯法夯点平面布置图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50 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当发现隆起异常时应中止实验;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夯击遍数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及以往类似土质施工经验[3],夯击遍数选择4 遍,夯击2 遍,最后以低能量(3000 kN·m)满夯2遍,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应按不小于15 d 控制。满夯时拍平锤印宜搭叠夯锤直径的1/3,每印痕连夯(2~3)击。

试验在满夯完成7 d 后进行试验取样,并进行压实度及湿陷性试验,取样及试验要求如下:

(1)夯击完成采用探坑取样,分别取出深度为7.3 m、6 m、5 m、4 m、3 m、2 m、1 m 土样蜡封,送实验室测出不同加固深度土的干密度压实度及湿陷系数,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湿陷系数δS均小于0.015。

(2)静载试验:要求夯实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

(3)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调整夯锤质量、落距、夯击次数等参数,重新试夯。

4 结论及建议

新建水厂地基层为湿陷性黄土,需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法较多,方法选择上必须根据工程区地质条件、地质资料和参数、建筑物特征对地基的要求,综合考虑工期、施工质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本次水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采纳了推荐的复合地基法,简单实用,效果显著,对调蓄水池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陷性厂区项目区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