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综合防治

2021-04-16 09:18张大鹏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蜂胶猪链球菌败血症

张大鹏,王 森

1.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周口 466700;2.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是病原多型性和临床症状特征性。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选用猪链球菌多价蜂胶苗进行预防接种,并对3种不同症状的猪链球菌病分症施治,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几年,先后收治猪链球菌病2100例,治愈1900余头,治愈率达90%以上。

1 发病特点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季节,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夏秋和冬春交界时多发。该病的发病日龄,任何日龄的猪皆可发病,但以5~16周龄的猪常见。其流行形式,新疫区为流行性,老疫区为散发性。

2 临床特征

根据猪发生链球菌病时临床特征的不同,将猪链球菌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1 败血症型

该病主要发生于新疫区,体温升高到42 ℃左右,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大减或废绝,咳嗽、流鼻液。皮肤上常见出血性红紫瘢,以耳、腹下和四肢的皮肤尤为明显。病程一般2~5 d。

2.2 脑膜炎型

该型常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全身肌肉震颤,磨牙,转圈。病猪无目的地向前冲,直到遇见障碍物而停止。同时出现体温升高,一般41 ℃左右,并伴发全身症状。此型多发生于仔猪,病程1~2 d,死亡率高。

2.3 关节炎型

该型表现关节肿大,常发生于前肢腕关节和后肢跗关节。表现跛行,常发生于一肢或二肢。此型多呈慢性经过,病程长,死亡率低,但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3 病理变化

3.1 败血症型

腹下和四肢下部皮肤上可见紫红色斑点,皮下组织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淤血或出血。内脏肿大,肝、脾、肾尤为明显。

3.2 脑膜炎型

该型为脑膜炎病变,可见脑膜充血、出血,有的脑膜下积液。脑脊髓灰白质有小出血点。胸腹腔及心包腔有纤维性炎症。

3.3 关节炎型

病变为关节周围肿大,前肢的腕关节、后肢的跗关节尤为明显。关节腔内炎症明显,积液增多。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搞好预防接种

因为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选用猪链球菌多价蜂胶苗。仔猪断奶后接种注射2 mL,母猪产前接种3 mL。

4.1.2 搞好饲养管理

饲喂优质全价的饲料,搞好猪场清洁卫生,坚持做好消毒工作,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隔离病猪,减少疫病传染力。尤其要加强对猪的管理,防止被尖锐物体刺伤和相互咬伤。一旦出现伤口,要及时消毒包扎,尽快治愈,避免发生猪链球菌感染。

4.2 治疗方法

4.2.1 败血症型

对发病猪肌注均必珂和柴胡注射液,在饲料中加入强力霉素粉剂,对猪病有治疗作用,对未发病猪达到预防效果。

4.2.2 脑膜炎型

对发病猪肌注磺胺类针剂,每天1次,连用3 d。为降低颅内压可静注甘露醇或山梨醇注射液。为减少脑脊髓液,可注射速尿针。在饲料中加入磺胺类粉剂和小苏打粉,可起到防治兼备的作用。

4.2.3 关节炎型

病猪肌注菌必珂注射液,方法同败血症型。但必须坚持早期用药,连续用药。发病后及时用药,坚持连用7~10 d。病程超过10 d不易治疗。同时在肿胀关节部的皮肤上涂擦松节油、樟脑酒等刺激性药物,直到消胀为止。

5 结语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做好防治工作。选用链球菌多价蜂胶苗按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效果良好。对3种不同症状的猪链球菌病分症施治,选药准确,治愈率高。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蜂胶猪链球菌败血症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猪链球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2018版蜂胶国家标准解读
本期热点追踪蜂胶:去伪存真 国标助力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预防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及防治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