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2021-04-16 22:32
网信军民融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算力枢纽时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指出,按照绿色、集约原则,加强对数据中心的统筹规划布局,结合市场需求、能源供给、网络条件等实际,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数据中心有序发展。原则上,将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布局到可再生能源等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优化网络、能源等资源保障。在城市城区范围,为规模适中、具有极低时延要求的边缘数据中心留出发展空间,确保城市资源高效利用。

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构建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大规模数据的“云端”分析处理,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抵近一线、高频实时交互型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20毫秒范围内。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节点内的数据中心集群,优先承接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起步阶段,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跨区域的国家枢纽节点,原则上布局不超过2个集群。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单一行政区域的国家枢纽节点, 原则上布局1个集群。集群应注重集约化发展,明确数据中心建设规模、节能水平、 上架率等准入标准,避免盲目投资建设。

在城市城区内部,加快对现有数据中心的改造升级,提升效能。支持发展高性能、 边缘数据中心。鼓励城区内的数据中心作为算力“边缘” 端,优先满足金融市场高频交易、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10毫秒范围内。

猜你喜欢
算力枢纽时延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算力网络中基于算力标识的算力服务需求匹配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基于SiteAI算力终端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基于改进二次相关算法的TDOA时延估计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