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副伤寒病在生产上的诊断及治疗

2021-04-16 17:18王金好戈林兴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副伤寒牛舍肌肉注射

王金好,戈林兴

1.河南省新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野 473500;2.河南省新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野 473500

犊牛副伤寒病是沙门氏菌(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均可感染,尤其以1月龄内新生犊牛最易感染。该病呈季节性流行,犊牛出生季(春季和冬季)高发。病毒潜伏期为7~14 d,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由于该病具有人畜共患传染性,传播迅速、地方性流行等特点,因此可能感染整个牛群,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需引起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犊牛副伤寒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 犊牛副伤寒病病因分析

犊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通常因患病牛或携带病原菌牛的消化物或分泌物污染饲料和水源而感染。目前已知致病菌有上千种血清型,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苍蝇、蚊虫等传播,治疗不及时会造成犊牛死亡率过高。

新生犊牛营养补充不当,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或初乳不足,机体免疫力下降,对致病菌抵抗力不足,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另外,牛舍环境潮湿、温差大、卫生差等,也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及传播。

2 犊牛副伤寒病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患急性型犊牛副伤寒病的病牛体温升高至39.5~41.5 ℃以上,精神状况不佳,摄食量下降,腹痛,腹泻严重,粪便带有血丝,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心跳加快。严重病牛身体消瘦,脱水,长卧不起,甚至1周内死亡[1]。

2.2 慢性型

急性型病牛经及时有效治疗可转为慢性型病牛。患急性型犊牛副伤寒病的病牛临床症状为周期性腹泻,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跛行,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程长达数月,且妊娠期母牛感染后易流产。

3 犊牛副伤寒病的诊断

3.1 实验室诊断

对患病犊牛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内脏器官等进行样本采集,在实验室内进行细菌培养、分离、接种培养、染色、生化鉴定后可判断是否为沙门氏菌[2]。

3.2 剖检诊断

解剖病死犊牛,通过检查犊牛是否出现胃肠道黏膜、脾脏有明显出血点,肠道假膜覆盖,肺组织有炎症,肝脏包膜坏死,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等症状,诊断是否患有副伤寒病。

4 犊牛副伤寒病的治疗

犊牛副伤寒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以抗菌消炎、止痢为主。肌肉注射链霉菌素,每日注射2次,缓慢注射,避免药物刺激引起反抗,伤害注射人员。或肌肉注射抗沙门菌病血清100~150 mL,效果显著。

针对关节问题,可注射15~30 mL浓度为1%的奴夫卡因,注射结束后需将病牛关节捆绑。针对出现肺炎问题的犊牛可采用青霉素100万U,链霉素100万U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使用7 d。止痢可以选择白头翁散,每天1剂,连续使用4 d。根据治疗反应,不断调整药物使用,直至康复。

5 犊牛副伤寒病的预防

犊牛容易患副伤寒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对于该病的预防必须引起广大养殖人员的重视。

5.1 科学饲养管理,均衡营养

第一,妊娠期为母牛提供充足均衡营养,提高母牛乳汁质量,犊牛食用高品质乳汁,抵抗力提高。第二,断奶犊牛对日粮营养要求高,提供高营养水平日粮,减少因营养不足造成犊牛免疫力下降、患病。

5.2 加强疫苗免疫

可通过肌肉注射牛副伤寒灭活苗预防该病。

第一,1岁以下1 mL/头,1岁以上2 mL/头。为增强免疫效果,对1岁以上的牛,在第1次接种后第10天,再次接种。第二,已感染牛群中,需对10日龄内的犊牛进行免疫接种,1 mL/头[3]。第三,妊娠期母牛在产前45~60 d接种疫苗,新生犊牛应在1~1.5月龄期间再次接种。

5.3 加强饲养环境管理

第一,坚持自繁自养,分群饲养,避免犊牛和成年牛混养。第二,保障牛舍清洁、干燥。夏季勤通风,冬季做好保温措施,避免过度潮湿导致细菌滋生。定期杀菌消毒,做好蚊虫、苍蝇、鼠害消灭工作,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切断细菌传播途径。第三,饲养人员注意自身消毒,减少携带病菌[4]。

5.4 严格处理病牛

在患病牛群中,对病牛要及时进行严格隔离,避免大量犊牛同时感染。病牛使用过的器具、牛舍、运动场所需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患病尸体需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6 结语

犊牛副伤寒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犊牛的正常生长和健康,对我国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现感染,必须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方面出发,控制疾病发展。养殖人员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需强化饲养管理方案,注重犊牛营养补充,降低环境应激。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尽可能控制犊牛副伤寒病在养殖场中蔓延扩散,保障犊牛健康成长,降低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副伤寒牛舍肌肉注射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