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对生猪养殖的危害探讨

2021-04-16 15:17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野猪耳病活疫苗

张 伟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辽宁营口 115005

1 猪蓝耳病的危害

1.1 母猪繁殖能力降低

生猪个体一旦被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生猪个体会出现厌食、发热症状,并且伴随着咳嗽等其他症状。由于猪蓝耳病病毒会在猪的精液中持续存活,会导致猪的精子活性降低,甚至造成精子死亡,进而给母猪的流产率以及仔猪的生存率造成影响。因此,猪蓝耳病会造成猪的繁殖能力降低。

1.2 导致生猪死亡

前面提到,一旦感染猪蓝耳病,生猪会出现厌食、咳嗽等症状。仔猪免疫力不如母猪,因此面对猪蓝耳病病毒更加脆弱,猪蓝耳病感染仔猪也往往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会造成仔猪死亡。

1.3 加大养殖成本

仔猪感染猪蓝耳病后,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生长发育迟缓,导致养殖户养殖成本增加。如果任由猪蓝耳病发展,则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1.4 破坏生猪免疫力

感染猪蓝耳病后,生猪个体尤其是仔猪免疫力会遭到破坏,这有助于病毒传播。一旦在猪群中传播开来,则会造成连锁反应,造成生猪大批感染、死亡等严重后果。

1.5 在生猪中持续感染

如果猪蓝耳病在生猪群中持续性感染,会造成巨大危害,这是其在猪群中传播的主要途径。生猪排泄等生理活动会帮助病毒传播,不但会污染环境,还对整个猪群健康造成威胁。持续性感染是猪蓝耳病目前的主要趋势,要想彻底清除病毒绝非易事。同时,在生猪排出病毒的过程中,猪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遭到破坏,因此可能还会导致生猪患上其他疾病。这为今后生猪的养殖、病毒的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

2 主要防控措施

2.1 加强养殖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兽医作用

养殖人员正规培训是开展猪蓝耳病防控措施的关键所在。兽医可以作为养殖场成员之一,向养殖场提供科学的生物安全方案,而且可以培训相关人员使其能够胜任疫情防控工作。因此,兽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施各种防控措施,养殖户可以有效降低生猪感染猪蓝耳病病毒的风险,并且能够将生猪健康和繁殖维持在较高水平。

2.2 在养殖场内全面实行生物安全措施

在养殖场广泛开展针对猪蓝耳病病毒的生物安全措施,有助于减少养殖场乃至整个区域的病毒传播,提高病毒防控的成功率。养殖场的设备、交通工具、人员及其穿戴物品都必须全面消毒,阻断任何病毒可能进入养殖场以及猪群的所有途径。

2.3 喂食高质量饲料

精心选用原料,不选用质量差的原料。通过给猪喂食高质量饲料,有利于增强猪的免疫能力,从而有效防止猪感染病毒。

2.4 做好对野猪的防御

猪蓝耳病病毒最早是鼠的动脉炎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中欧野猪后,病毒变异产生的。后来,中欧业主通过狩猎引进美国。野猪传播了病毒,家猪野猪互相接触,病毒感染家猪,就出现了猪蓝耳病。

因此,在有野猪出没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对野猪的防御,防止野猪携带的病毒感染家猪。

2.5 合理使用疫苗

目前,预防猪蓝耳病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类型。国外两种类型疫苗都有了商品化的产品,国内也有灭活疫苗通过了审批。

国外曾经由于注射弱毒疫苗引起猪蓝耳病大规模暴发,因此要谨慎使用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因此可以考虑给猪群注射灭活疫苗。

猜你喜欢
野猪耳病活疫苗
萌萌的小野猪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智慧的野猪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野猪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