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泻为主的牛病治疗方法

2021-04-16 15:17马军生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4期
关键词:绦虫轮状病毒犊牛

张 宽,马军生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南阳 473000

牛养殖过程中出现腹泻疾病会导致牛只采食量显著下降,生产性能显著降低,精神状态萎靡,水样腹泻疾病会导致牛只机体的脱水,严重损害了牛只的机体健康状况。牛只腹泻性疾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细菌性感染疾病、病毒性感染疾病以及寄生虫类感染疾病,本文将对以腹泻为主的牛疾病诊断措施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牛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1 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引起牛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通常是由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所导致,是新生牛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腹泻疾病类型,通常在7~14日龄的犊牛中比较多见,患病症状主要为腹泻和脱水。对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牛只可以使用大肠杆菌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磺胺类、硝基呋喃类药物或者抗生素类药物进行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即可。通常注射剂量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每天注射2 次,连续使用4~5 d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了药物注射外,犊牛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补充体液,以及配合补盐、强心等药物[1]。

2 牛副结核疾病

牛副结核疾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所导致反刍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对患病牛只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患病牛只的肠黏膜显著增厚,同时出现大面积皱裂。对于牛副结核疾病还没有良好的治疗药物,现阶段主要以预防为主,出现疾病后给患病牛只采取止泻,补充体液等措施缓解症状。

3 牛空肠弯曲菌感染

牛空肠弯曲菌感染会导致牛只出现水样腹泻的疾病症状,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同时在牛只养殖的各个阶段均可出现,主要的患病特征为水样腹泻和采食量下降。牛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治疗措施可以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敏感性良好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常实际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抗生素种类包括四环素、庆大霉素以及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补充患病牛只体液以及补盐、补碱等[2]。

4 牛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牛只出现急性的肠道传染病,通常在7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中易感,主要以水样腹泻以及脱水为症状表现。牛只轮状病毒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在出现患病牛只后需要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同时给患病牛只口服或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同时配合注射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避免犊牛出现机体脱水的情况。为了防止患病牛只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可以通过使用适量的抗生素预防。

5 牛莫尼茨绦虫病

莫尼茨绦虫是裸头科,莫尼茨属的一类寄生虫,引起牛只出现感染的主要是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两种类型,在犊牛阶段最为易感,感染了莫尼茨绦虫的牛只会出现采食量显著下降,饮水量显著提高,水样腹泻等情况。莫尼茨绦虫病可以通过使用硫双二氯酚进行治疗,50 mg/kg口服治疗。还可以通过使用氯硝硫胺60~70 mg/kg治疗。丙硫咪唑、吡喹酮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按10~15 mg/kg进行口服治疗[3]。

6 牛弓首蛔虫疾病

弓首蛔虫疾病感染是由弓首科,弓首属的弓首蛔虫通过寄生在牛只的小肠内造成。通常在初生犊牛中比较易感,主要患病症状表现为肠道炎症,腹泻以及腹部肿大、腹痛等,情况严重即可导致患病犊牛急性死亡,以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牛养殖中比较常见。对于患病犊牛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丙硫咪唑10~15 mg/kg,配合使用伊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剂量控制在0.2 mg/kg,即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4]。

7 胃肠道消化不良

胃肠道消化不良也是导致牛只出现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是由于胃黏膜表面出现炎症情况或者消化系统出现紊乱所导致。治疗措施主要可以通过加强牛只饲料管理,清肠护理,恢复牛只胃肠道机能方面着手。可以通过灌服硫酸钠或者硫酸镁200~300 mL+鱼石脂10~20 g+来苏尔15~20 mL,配合使用一定的抗生素抗炎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8 结束语

牛只腹泻为主的疾病类型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疾病症状进行仔细观察,考察牛只养殖的饲养管理措施,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避免牛养殖中出现腹泻情况,提高牛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猜你喜欢
绦虫轮状病毒犊牛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羊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
牛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防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一起兔轮状病毒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