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相信“相信”的力量

2021-04-16 20:55毛亚楠
方圆 2021年5期
关键词:双雪涛小说家现实

毛亚楠

如果你认为小说对现实好像有影响,但似乎又没那么绝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跨过了春节档上映的这部奇幻电影《刺杀小说家》设置的“门槛”,可以尽情去影院观影了。因为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

一个写小说的人如何成了被刺杀的对象?在与电影同名的原著小说里,作家双雪涛是这样设置的:那个小说家虽毫无名气,但笔下却有能置人于死地的力量。小说家正在写的小说《心脏》里,有个叫“赤发鬼”的人物与现实中的老伯性命相关。按故事的发展,《心脏》结尾“赤发鬼”会死,相应的老伯也不会有好下场。老伯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阻止小說家继续写下去,只好雇人将其杀之。而接下老伯指派的刺杀任务的人叫千兵卫,是个前银行职员,女儿的失踪致使他生活早已是自暴自弃的状态,之所以愿意冒险去杀人,是想用这笔酬金去北极看看北极熊。

说到这里各位肯定想了,这事儿也太玄乎了,等同于瞎扯,但小说里只要出钱的人信,收钱的人愿意干就行。而且到了后面,就连杀手千兵卫也信了,在与小说家接触中,他发现《心脏》里有个女孩与自己失踪女儿同名同岁,因为他在现实里已经找不到女儿了,便寄希望于故事里的小女孩能够活下去,于是他放弃刺杀,助小说家完成了作品。

全篇不到3万字的故事,双雪涛以他那特有长短相配的句子,节奏般敲打出两个互为镜像的世界。其中意境呈现一种既未完成但意思又都在那里的感觉,似以余音缭绕之势完成对故事里那个若隐若现的问题核心的指涉——你有多相信小说里讲的事情,它与你的现实又有多少相关?

在导演路阳看来,杀手因为愿意相信小说里的世界而放弃刺杀同时治愈了自己,这份相信打动了他,“我觉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经历过现实,如果还是想要去追求这种东西的话,它是很令人振奋的”。因此他决定将这份相信呈现在大荧幕上,以眼见为实的方式。

是相信,也是寄托

电影里的人读了部小说就向小说“缴械投降”的,这种情节设定在2006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笔下求生》里也出现过:当得知自己现实中的一切与一位著名女作家所写悲剧小说里的男主角完全重合时,威尔·法瑞尔饰演的国税局审计员打算找到作家改变自己悲剧命运的走向,但当他读到了作家马上要结尾的手稿后,却决意以自身之死成全这部伟大的杰作。虽然电影最后作家笔锋一转助他逃过了死亡,但其愿为作品献祭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刺杀小说家》里,愿意为了小说的最终完成而付出代价的人物除了董子健饰演的小说家路空文之外,还有雷佳音饰演的杀手关宁。关宁这个人物对应的是原作里的千兵卫,不同的是,关宁一开始选择杀人的原因是想换回女儿,因为雇用他的阿拉丁集团老总李沐(李沐对应原作“老伯”)声称自己手中已经掌握关宁女儿小橘子的行踪。

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寻子心切的父亲为何会在后来决定去相信小说里的世界?电影用两处关键情节推进了这个走向,一处是关宁在街市里再次遇到当年诱拐女儿的人贩,从那个被他打得半死的人贩口中,关宁得知女儿有可能在被人贩转运途中已经死亡;另一处是关宁在与路空文在天台上的对话中得知,路空文正在写作的小说中也有个叫小橘子的女孩,与关宁女儿同名同岁,那个女孩同样与父母失散,正在异世界里遭难,但此时小说家路空文却不知该如何将故事继续。

创作陷入僵局,小说家痛苦不已,他想到了死,天台上,他对着关宁毫无防备地倾诉:“我真是完全无希望的人,除了写小说干不了别的,而写小说的人生又是如此痛苦,而我之所以没死,只是觉得还有些小说没有写完。想死和想活,都是因为写小说这件事,是原因也是结果,反复推动着我一直这么生活着。”

他们二人,一个是为了写作与现实脱节,即便从没发表过也要为写作付出一生(没发表的原因是李沐的阻挠);另一个则为了寻女失掉了一切,却始终抱持那份渺茫的梦。这二人之间产生共鸣是必然的,其实,二人后来走向合作,影片中早有提示。

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关宁让路空文带自己转巷子熟悉环境之时,他们在一处塌掉的砖瓦处停下,路空文一边同关宁碎碎念自己的事情,一边用砖块垒砌基座,旁边的关宁本想举砖将路空文拍死,毫不知情的路空文却从关宁手中接过了那块砖,继续垒了上去。但关宁最后的那一块砖,路空文并没接。这处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可以十分吻合地对应接下来的情节——导致路空文能将这个故事顺利写下去的原因恰恰是杀手关宁的到来,关宁的梦境给了路空文灵感,而这部小说的最后部分,则是完全由关宁一人完成。

很多人能够理解一个写小说的人会为了写作搞得自己颓唐至极,却无法接受关宁这个角色最后对于小说世界的“归顺”,即便是影片前半段导演用了不少细节去展现现实与小说之间的关联度,比如李沐在现实中全都能“感应”到小说里赤发鬼的一系列危险,比如关宁之梦与小说里的天空城有隐隐的相似。但有观众却认为,再怎么样的关联度都无法说服他们相信一个寻女的父亲会跑去小说世界里救一个文字塑造起来的形象。如此一来,评价《笔下求生》的那位甘愿为小说而死的审计员,是不是只能用“傻瓜”这个词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较真儿,好像这两部电影都有放大小说功用的嫌疑,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叙事的胜利。谈及何为“小说”时,双雪涛说过,“把它当成一种叙述艺术,把它当成一种精神世界,把它当成一种精神的日记,或者把它当成一种在白日里可以尽情的冒险”。所以说,与其讲这里面的人物是相信了小说里的世界,不如说他们是“愿意寄托”。就像双雪涛愿意为了写作辞掉在银行的安稳工作,就像这部电影的导演路阳甘愿为了电影创作付出心血,就像电影里原本置身混沌地带的主角关宁,一面是自甘堕落去杀人,另一面是选择相信希望——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路阳说,他要拍的就是这种理想主义,而他认为,这种东西在所有人的少年时代里都有,在成长之后,还继续隐秘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

奇幻的,也是现实主义的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为了让理想主义者的世界,也就是小说里的世界值得信服,路阳剧组与《流浪地球》的特效团队合作,制作出了绚烂又扎实的特效,构建了一个观众从未见过的东方奇幻世界。高空中,热气球用绳索相连组成巨龙;地面上,三头孔雀战车万箭齐发;小巷里,红甲武士疾如闪电——路空文笔下赤发鬼统治下的异世界气质扑面而来。

而如何实现异世界与现实的自如转换以及二者之间的呼应关系,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运用特定视听语言的衔接,电影十分灵动自然地帮助观众完成了在两个世界之间情感的迁进迁出,比如影片前半,接受了买凶任务的关宁前往路空文处的路上,他看着江水浩荡,前路迷茫,此时镜头穿过视线中一片浓雾,来到小说世界的海洋,少年路空文同样在漂泊途中,他的目的地是赤发鬼的所在,未来蚍蜉能否撼动大树,也是未知。冥冥之中,二人有了跨越时空的连接。

电影中,两个世界之间的对应关系之多,近乎细密工整,而找得出这些对应,也是观影的乐趣之一。比如,显而易见的,李沐对应的是异世界里的赤发鬼,这二人皆有伪神的气质,李沐所掌管的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翻云覆雨,一双虚拟大手拂过人们头顶,赤发鬼则利用恐惧操控一切,致使世界分区,人与人之间彼此隔离,互相打杀。又如,小说家路空文对应的是异世界里的少年空文,现实里,小说家为了写小说待业在家,一直靠母亲养活,他的父亲去世早,后来才知父亲的死与李沐有关,且父亲与李沐是曾经的创业伙伴;小说世界里,少年空文的父亲久天与赤发鬼曾同为护国者,后久天被赤发鬼所杀,空文因此才走向弑神之路……

看过原作的读者更能注意到电影中一些有别于原作的调整增删,这种处理都是为了电影的具象化服务,也为了令观众能够接受和理解。比如,新增的黒甲角色是原作中没有的,作为点睛之笔,它是小说世界里路空文弑神之路上的陪伴,其与少年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它对应着现实世界中杨幂扮演的屠灵这个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屠灵这个角色也并非虚设,作为李沐的手下,她原本冷酷干练,因有着曾是弃儿的经历,最终被关宁寻女的执念感动,从而由敌变友,完全符合情理。

还有一点,为了平衡现实世界与异世界在视觉冲击上的悬殊,电影在现实世界里增加了人物超能力的设定,比如关宁的本领是可以隔空投石,百发百中。而李沐派出去的打手则一个抗打一个抗电,分别在电影中展示出颇具趣味的对战场景。不仅如此,结尾处,与关宁相对应的小说世界里的红甲武士手持加特林机枪迎战赤发鬼那幕,则贡献了精彩笑料,这种后现代元素的巧妙运用,为影片起到了幽默反讽的效果。

无论如何,电影中两条叙事线路彼此交织,始终遵循着小说与现实互相影响纠缠的逻辑。元素杂糅却不失序,造梦的同时又不乏对现实的批判,可以说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奇幻商业大片了。

隐喻的作用

“我听见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声音在跟我说话,你这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存在了,你被选中了,别无选择了。”2013年,辞职在家写作却老被退稿的双雪涛借《刺杀》里小说家之口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他是带着愤怒写的这篇小说,那个小说里不断阻挠小说家投稿发表的人物“老伯”,其实就是那段时期的愤怒所投射出来的一个形象。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隐喻元素充斥在《刺杀》的原作中,赤发鬼将京城分块沦为卖国贼的场景,结合双雪涛本人对东北题材的擅长,让人联想到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时某些腐败者拆分并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而小说家一心创作却遭刺杀,不能不让人想到理想主义者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遭遇。

电影中的隐喻符号同样密集精妙,李沐之手与赤发鬼的庞大统治对比着欢呼群众的渺小,如同一张数字资本的巨网将所有人裹挟,人人随时便可被手捏成粉;当一个白翰坊的书生拿着字画被人斩首示众,真正知识者的宿命在当今时代又在何种位置上?关宁心心念念的小橘子到底是什么?她为何如此神秘又难追寻?她口中之歌笛中之曲有着怎样的召唤?

故事都是我们用来包裹真理、希望和恐惧的包袱,《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构建了一个绚丽完整的舞台世界,运用它赖以生存的隐喻输出了它的表达,提醒着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许命运真的由无法理解的力量决定,但只要相信希望,相信“相信”的力量,一切就不算太坏,就像双雪涛曾经说的那样,“失败并不可怕,很难不失败,但一个伟大的尝试者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人生就是一次尝试”。

剧情简介

异世界皇都,天神赤发鬼残暴统治,滥杀无辜。少年空文因被赤发鬼追杀,决定奋起反击。在黑甲的指引下,踏上了凡人弑神之路。这是小说家路空文笔下的奇幻世界。没想到小说的進程,竟然影响着现实世界。这时,一名男子接下了刺杀他的任务……

猜你喜欢
双雪涛小说家现实
THE ROUGE STREET BLUES
The Rouge Street Blues
主持人语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双雪涛 写作是个严肃的事儿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