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伟分期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撷英*

2021-04-17 18:54王春景曹爽何惠昌范文艳刘光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疮疡肾水虚火

王春景,曹爽,何惠昌,范文艳,刘光伟

1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2 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 河南巩义 451200

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刘光伟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功底深厚,在前人治疗本病的基础上能够博采众长,并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与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诊学习,现将刘光伟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与同道共飨。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破损疾病,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舌、咽腭、齿龈、两颊较为多见[1]。溃疡在形态上可呈圆形或椭圆形[2],如针尖或黄豆大小,单发或融合成片出现,颜色有深红、灰白之别,可表现为进食或言语的灼热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该病发病率高,人群分布广泛,多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尤以青年女性为常见[3]。本病愈后差异大,症状易复发,愈后不留痕迹,具有自限性、复发性、周期性、迁延性、自愈性的特点[4]。目前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认为与遗传、感染、环境、饮食、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5]。由于缺乏特效治疗药物[6],西医现多采用调节免疫及内分泌、抗感染、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多以减少疼痛症状、促进疮疡面的愈合、延长复发间期为主[7],往往疗效较差且易于复发。中医药因其安全高效、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恢复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导师刘光伟教授根据本病的特点与临床表现,将复发性口腔溃疡分为三期,即“急性期、缓解期、收口期”,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火有关,在治疗上应以火为着眼点,治火而不又拘泥于火,提出了以和为主的治疗思想,辨虚实、调寒热、分脏腑的治疗原则。根据火邪部位及火势特点,因势利导,使实火以清,虚火得降,邪气自除,溃疡转愈,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症候特点与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口糜”“口疮”“口疳”“口炎”等范畴[8]。该病最早见于《素问》:“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丹溪心法》中云:“凡口舌生疮,皆上焦热壅所致”。《圣济总录》中云:“口疮者,必然是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导致生疮”。由此可见,口疮的发生多与上焦热盛,火热熏灼有关。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成肇仁教授[9]认为该病多与湿热有关,有阴虚湿热及中虚湿热之分,湿热夹有阴虚者,治疗以甘露消毒丹合甘露饮为主,湿热夹有中虚者,治疗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李佃贵教授[10]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浊毒有关,宜采用化浊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朱红梅教授[11]认为该病与寒饮相关,因阳虚饮停,虚阳浮越,口疮乃成,治疗上用小青龙汤以温阳化饮。导师刘光伟教授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脾开窍于口,肾连咽系舌本,齿龈属于胃,故本病的发生与心、脾、胃、肾脏腑有关。火性炎上,易致疮疡,火邪为其病理因素,有实火虚火之分,实者应清热泻火,虚者宜滋阴降火,虚实夹杂者应攻补兼施,如此则实火以清,虚火得降,邪气自除,疮疡转愈。刘师在治疗该病过程中明确病位病机,分清寒热虚实,以病为经,以症为纬,擅抓主症,根据“急性期、缓解期、收口期”三期的症候特点与临床表现,辨其虚实、调和寒热、分清脏腑。治火而又不拘泥于火,采用清温消补之法,以和为主,因势利导以祛除火热,促进脏腑气血调和。

分期论治,辨明虚实

1 急性期-心脾积热,循经上扰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急性发作期以实火为主,病位在心、脾,因心脾积热,火势较甚,循经上扰,热盛肉腐,发为口疮。该期病程较短,溃疡较深,面积较大,疼痛较甚,溃疡面呈红色或黄色,可有周围红肿,多伴有口干烦渴、口苦口臭、眠差急躁、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实热证的临床表现。该期火邪以上焦实火为主,中土不虚,可采用清热泻火、苦寒直折的方法以清心泻脾,方药以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为主方以荡涤心脾积热,清降心脾实火。方中黄连、栀子清心火;黄芩、石膏泻脾热;茯苓、灯心草、木通引热下行,使火邪从小便而解;生地以凉血滋阴;口干欲饮者加花粉、芦根以生津止渴;口臭便秘者加大黄以通腑泄热。该期以清泻为治法,祛其上焦心脾积热,使火热以清,火邪积聚得散,从而治疗口疮。

2 缓解期-中土亏虚,阴火上乘

该病的缓解期以中焦伏火为主,病位在脾、胃,因中土亏虚,气机升降失调,脾虚清阳下陷,故郁而化火。舌为脾之外候,口唇为脾之窍,足太阴脾之经脉连及舌本,散于舌下,土虚阴火上乘,发为口疮。该期病程较长,疼痛较前缓解,溃疡面积或大或小,红肿不甚明显,溃疡面多呈淡白或淡红色,且发病前多有饮食、劳累等诱因,多伴有口干不多饮、纳少神疲、乏力懒言、便溏、舌淡红、苔白或有齿痕、脉缓等虚实夹杂的临床表现。该期火邪以中焦土虚,阴火上乘为主,不宜采用清热苦寒之药以伤及中焦脾胃,治疗上宜攻补兼施,顾护中焦,补土以伏火,土厚火自伏,使土虚得补,火邪得降,方药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中人参、白术、黄芪以补益脾胃;柴胡、升麻、陈皮以升清脾阳;当归、黄芪以调和气血;食欲不振者加山药、鸡内金以健脾和胃;脘腹痞满者加厚朴、枳实以消痞除满;泄泻便溏者加茯苓、薏苡仁以健脾化湿。该期以补益为治法,补土以伏火,使脾阳得升,阴火以降,从而促进疮疡的愈合。

3 收口期-肾水不足,虚火上扰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收口期以虚火为主,病位在肝、肾,以肾为主,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肾水不足,水浅不养龙,火失其制,肾中浮游之火上扰,而致相火外浮,虚火上炎,熏蒸于口舌,疮疡乃成。该期口疮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溃疡面积小,表面多呈淡白或淡红色,疼痛及红肿不甚明显,同时可伴有腰膝酸软、眼干眼涩、心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等阴虚的临床表现。该期火邪以肾水亏虚,虚火上扰为主,治疗上宜滋肾水,祛虚火,使肾水得补,虚火以降,以达引火归元之功,方药以引火汤为主。方中熟地以滋补肾水;麦冬、五味子以滋阴清热,通过滋补肺阴以达金水相生、培补肾阴之功;山药以生津补肾,兼能顾护中焦脾胃,药性缓和,补而不滞,养而不腻;肉桂、巴戟天使上焦浮游之火下行,引火归元;眼干眼涩者加枸杞子、菟丝子以滋阴明目;心烦不寐者加栀子、淡豆豉以清热除烦。该期以滋补为治法,滋养真阴以清降虚火,引火归元,使火归其位,从而促进疮疡的收敛。

治火而不拘泥于火

刘师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火有关,火邪为发病的病机关键,火常从内生,口腔溃疡的复发往往有情志、饮食、熬夜、劳累等诱因,进而引动体内伏火,火邪上扰熏蒸口舌,形成疮疡,故应畅其情志、调节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及时消除诱因,以未病先防。火邪从来源上有内外之异,病性有虚实之分,部位有脏腑之别,故在治疗上应消除诱因,辨其虚实,分清脏腑。以病为经,以症为纬,擅抓主症,防其传变。治火而不拘泥于火,以和为主,调节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根据火邪的部位,因势利导,使火归其位,脏腑安和,气血调和。

病案举隅

刘某,男,71岁,2019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口腔溃疡2年余,加重1周。患者自诉2年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初起舌尖部呈针刺样出血点,后波及舌边、两颊,溃疡有黄豆大小,进食水及言语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服维生素、冰硼散等治疗溃疡仍反复发作。现症见:舌中及右颊部可见黄豆大小淡红色溃疡面,腰膝酸软,心烦不寐,汗多,口干渴,纳少,大便时干失溏,舌红苔少,脉细数。西医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断为口疮,辨证为肾阴亏虚,虚火上扰,治以滋补肾水,引火归元,方以引火汤为主方治疗。处方:熟地30g,麦冬20g,天冬20g,五味子20g,黄连20g,淡竹叶20g,牛膝20g,巴戟天15g,肉桂3g,炙甘草30g。

二诊(2019年11月11日):患者自诉服药后溃疡创面渐敛,疼痛明显减轻,未见新发溃疡,口仍干渴,在上方基础上加生地30g以滋阴凉血,天花粉30g以生津止渴。

三诊(2019年11月15日):患者诉溃疡基本消失,口干渴明显缓解,纳食改善,诸症缓解,后随诊无复发。

按:患者年过七旬,肾水不足,虚火上扰,熏蒸口舌,遂成口疮。火邪扰心,故心烦不寐;虚火灼津,则见口干渴;肾阴精不足,故腰膝酸软;虚阳浮越,迫津外泄,则见汗出。本病病机关键为肾阴津不足,虚火上炎,热盛肉腐,发为口部疮疡,故予引火汤以滋养肾阴,引火归元。方中熟地、麦冬、天冬、五味子滋养真阴;淡竹叶、黄连清心除烦;牛膝引火热下行;巴戟天、肉桂以阳中求阴;炙甘草、五味子以酸甘化阴,调和诸药。全方攻补兼施,清温同用,使真阴得补,虚火以降,口疮乃除。

小 结

如上所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性有虚实之分,病位有脏腑之别,刘光伟教授擅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本病,并提出了分期诊治的思路,以和为主的原则。以火为着眼点,治火而又不拘泥于火,能够根据火邪的部位及性质,因势利导,使实火以清,虚火得降,脏腑气血调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治疗优势,对溃疡疼痛的减轻、疮疡面的愈合、复发间期的延长及预后的评估方面有积极意义,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疮疡肾水虚火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凉茶降火要先辨“虚实”
诗词去“虚火”才能更健康
Lessons from Compiling and Translating Homoeroticism in Imperial China:A Sourcebook
吃饭咬舌头或是体内有火
虚火高烧何时休?——奇石是用来赏的,不是用来炒的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金匮要略》大剂量黄芪应用验案举隅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