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中脘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2021-04-17 19:08朱玉强叶兰欣王伊伊石学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针灸大成任脉中脘

朱玉强,叶兰欣,王伊伊,石学慧

1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8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针灸大成》[1]成书于明万历29 年,是杨继洲在《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在靳贤的协助下,汇集明以前重要的针灸论著而成。针灸学术的发展在明代达到全盛,此间相关人才辈出,相关典籍不断涌现。而《针灸大成》至今仍是针灸学界流传广、影响大的著作之一[2]。该书共分十卷,囊括针灸的理论、歌赋、刺法、灸法、子午流注、脏腑经络腧穴、针灸治疗案例、小儿推拿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全面。本文通过对《针灸大成》[3]中中脘穴相关论述的整理分析,探究明以前针灸名家对中脘穴的认识与应用,以期为现代针灸在临床上应用本穴提供参考。

命名与定位

《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曰:“盖不知其名……何以达其贯通之原。”可见了解穴位命名原由可加深对其功效之的掌握。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4]。中脘穴别名很多,《针灸大成》有提到另外2 种,如《针灸大成·穴名各异类》曰:“中脘:一名太仓,一名胃募。”关于中脘穴定位,书中有3处相似描述:《针灸大成·考正穴法》曰:“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针灸大成·穴法》记载“去蔽骨尖四寸,下至脐四寸。”;《针灸大成·百穴法歌》提到“任脉中行正居腹……中脘脐上四寸取……”与《经络腧穴学》[5]所写“在上腹部,脐中上4 寸,前正中线上”相一致。

刺法灸法

中脘穴针刺深度与艾灸状数在《针灸大成·任脉经穴主治·考正穴法》及《针灸大成·穴法》中有多处不同记载。针刺深度有“八分”与“一寸二分”之别,艾灸状数则更加多样有“二七壮,止二百壮”“二七壮,止四百壮”“二七壮,至百壮,止四百壮”与“七壮”等,由此便可看出《针灸大成》里中脘穴应用的多样性。书中并未记载中脘穴不同针刺深度分别对应何种疾病,以及不同艾灸状数对疾病疗效的影响。但据《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记载可知,疾病性质不同,进针深浅也当随之改变。刘兰英[6]等通过研究分析,认为灸量与疗效密切相关,良好的疗效取决于合适的灸量且并非灸量越大疗效越好。另外《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配伍中脘穴治疗小腹胀满时写到:“……再刺后穴:照海大敦中脘(先补后泻)气海”,可见中脘穴不仅可补,还能泻。因此临床上应用本穴亦应临证而定,不可一成不变。

临床应用

《针灸大成》关于中脘的主治病证有详细描述。《针灸大成·考正穴法》云:“中脘……主五膈,喘息不止,腹暴胀,中恶,脾疼,饮食不进,翻胃,赤白痢,寒癖,气心疼,伏梁,心下如覆杯,心膨胀,面色萎黄,天行伤寒热不已,温疟先腹痛,先泻,霍乱,泻出不知,食饮不化,心痛,身寒,不可俯仰,气发噎。东垣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取三里、章门、中脘。又曰:胃虚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针灸大成·看部取穴腹部》补充曰:“中脘:主伤暑,及内伤脾胃,心脾痛,疟疾,痰晕,痞满,翻胃,能引胃中生气上行。”从中可知中脘穴广泛应用于内科疾病,其中脾胃疾病最广,涉及心系、肝胆、肢体经络、肺系、肾系、气血津液等疾病,另外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提及。

1 内科疾病

1.1 脾胃疾病 中脘为胃之募穴,胃气所聚;其又为小肠经、三焦经、胃经、任脉交会穴,与4 条经脉气相通,小肠分清泌浊,三焦为气机、水液通道,胃经多气多血,任脉总调一身阴经气血;中脘还是腑会,六腑精气所会。综上可见中脘与脾胃系统联系之密切,为脾胃系统疾病治疗之要穴。正如《循经》一书对中脘功效的总结:“一切脾胃之疾, 无所不疗。”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47 条取中脘配伍内关与三里,补中理气治疗“腹内疼痛”;第68、69 条取中脘配伍相应腧穴,疏调肠胃、健脾除湿、理气活血治疗“大便泄泻不止”“赤白痢疾”等。《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冲脉》中亦有不同腧穴配伍中脘治疗“中满不快,翻胃吐食”“胃脘停痰,口吐清水”“胃脘停食,疼刺不已”的记载。同时《针灸大成·医案》也有“中脘、食仓穴”治疗脾胃之疾的详细医案叙述。蔡亚红等[7]为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的不良消化道反应,在基础的西药治疗上于中脘穴艾盐包热熨,结果发现可有效降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滕珏雯[8]等通过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胃炎的综述发现,其敷贴取穴多以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和天枢为主。这些均充分表明中脘穴在脾胃疾病中“无所不疗”的效果。

除此之外,因《针灸大成》里中脘治疗脾胃疾病的篇章繁多,条文巨量,在此不一一赘述。

1.2 肝胆疾病 肝喜调达恶抑郁,肝郁气结则气滞血瘀;木克土,脾失健运则生湿生痰;肝体阴用阳,阴血不足则血虚生风。血瘀痰凝,肝风内动会引发头痛、积聚等肝胆疾病。脾胃为五脏气机之枢纽,为调节五脏整体之关键[9],脾胃健运则水湿不生、升降和调。固相关疾病可通过配伍中脘穴,抑木扶土,疏肝和胃治疗。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记载针刺“中脘、三里、解溪”治疗“偏正头风”“头顶痛”“醉头风”以及《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带脉》《针灸大成·诸般积聚门》配伍中脘治疗“胁下肝积”“结气上喘及伏梁气”“奔豚气”等。蔡之幸[10]等通过对丹溪理论的研究,认为肝胆疾病中的头痛也可从祛脾胃痰浊而治。故而健脾和胃之中脘亦可应用于痰浊所致的头痛。

百病皆由痰作祟,黄疸亦不例外。痰湿困遏脾胃,壅塞肝胆,导致胆汁疏泄失常而引发黄疸。中脘健脾和胃,燥湿化痰,因此也被用来治疗黄疸。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冲脉》《针灸大成·玉龙赋》等都有取中脘配合相应腧穴治疗黄疸的记载。

另外配伍中脘治疗疟疾在《针灸大成》中亦有记载。《瘟疫论·温疟》曰:“凡疟者……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疟……”常疟传至胃腑,可变为温疟。因温疟涉及胃,固可取中脘治疗。如《针灸大成·疟疾门》曰:“温疟:中脘大椎。”

1.3 心系疾病 心主血脉,而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心藏神明,而气机逆乱、痰邪作祟最易致心神蒙乱。故针刺中脘可通过健脾和胃、化气生血治疗心脾气血不足之心神失养,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142 条记载针刺“中脘、三里”治疗“健忘失记”;通过健脾祛痰、调畅脏腑气机治疗痰蒙神窍之心神失常,如《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阴维脉》曰:“心惊发狂,不识亲疏:少冲心俞中脘十宣”及《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134、135 条取中脘等穴治疗“食痫”“猪痫”。王健等[11]在推拿中脘、风池、安眠等穴纠正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治疗74 例失眠的临床观察中,有效率达94.6%。在一项针灸治疗失眠的数据挖掘分析[12]中,中脘穴的使用频率位于所有穴位的第15 位。“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募中脘治疗不寐等心系疾病大有可为。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心痛门》:“论曰九种心痛……盖正气和调,则邪不能入,若或虚弱,外邪乘之……”认为九种心痛根结在于正虚邪入,治当扶正祛邪。《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取中脘配合上脘、三里治疗九种心痛,便是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入手。张晋[13]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古代文献记载中,中脘穴为治疗冠心病使用频次最多的经穴。

1.4 肺系疾病 肺与脾胃之间有独特的生理病理联系,在治疗肺系疾病时可从调理脾胃入手[14]。《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经起于中焦,循胃口,与脾胃关系密切。母病及子,脾胃受损会引发肺系疾病。因此脾胃受损化湿生痰、中焦气机不畅等所引起的肺系疾病也可配伍中脘治疗。如《针灸大成·痰喘咳嗽门》曰:“喘息不能行:中脘期门上廉”。《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也记载取中脘配伍俞府、天突、膻中、肺俞、三里治疗“哮吼嗽喘”;配伍百劳、肺俞、三里治疗“咳嗽红痰”;配伍膻中、大陵治疗“咳逆发噫”等肺系疾病。王月娇等[15]通过对叶天士脾胃论的探析,也认为慢性咳嗽久治不愈者多与中焦脾胃功能失调相关,治当补益中焦、健运脾胃。

1.5 肾系疾病 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液。李海峰[16]认为,水肿的病机有二,其一与脾、胃、肺、肾相关,因而临床治疗时,明辨其病起于肾,还是病起于脾十分重要。固水肿等肾系疾病也可通过中脘健脾和胃化湿以治疗。另外《灵枢·口问》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素问·宣明五气》谓“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可见中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常可致小便状态改变。中脘为胃募,可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中脘为腑会,腑病皆可治此,可加快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固中脘也可用来治疗小便不利,如《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曰:“中暑自热,小便不利:阴谷百劳中脘委中气海阴陵泉”。吴健等[17]认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中焦,治疗上宜温脾阳、益中气。位于中焦胃脘的中脘穴,本身便具备这些功效,因此针灸上可取中脘健脾温阳,补中益气治疗糖尿病肾病。

1.6 气血津液疾病 《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三焦、脾胃在水液运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脘在痰饮疾病方面的可靠疗效。《针灸大成》中便有取中脘治疗饮停胸腹不化之症,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曰:“皆因停饮不化……再刺后穴:照海、大敦、中脘(先补后泻)”。李景轩等[18]在临床上利用中脘治疗痰症取得良好疗效,认为治痰必须强调治脾。

消渴分“三消”,“中消”乃胃热炽盛,消谷善饥,或气阴不足,脾失健运所致。消渴的防治应从脾着手,健运脾胃,消渴乃治[19]。另《素问》也有提及:“胃府虚,食斗不能充饥。”固中脘也可用于治疗消渴。如《针灸大成·八脉图并治症穴任脉》曰:“消渴等症。三消其症不同……人中公孙脾俞中脘关冲照海(治饮不止渴)”。

1.7 肢体经络病 《类证治裁·痹症》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中脘可补中益气固护营卫,又可健脾化湿,因此痹症的治疗也可取穴中脘。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记载针刺“阳陵泉、中脘、丰隆”治疗脾家受湿,痰饮流注或寒邪入于经络的“两膝红肿疼痛”。潘来峰[20]以火针中脘穴为主治疗痹症,便是取中脘穴增强“胃气”,扶正固表之功。

脾在体合肉、主肌肉四肢[21],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另外还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而具备健脾和胃之功的中脘穴也可用于痿证的治疗。如鞠申丹等[22]认为,针灸治疗肌肉萎缩不用时,除脾经穴位,还可加用曲池、胃俞、中脘等。

2 妇科疾病

多种妇科疾患的发生均与冲、任、督、带损伤关系密切[23]。《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可见任脉在妇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脘位于任脉之上,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中脘亦可治疗妇科相关疾病。女子易气郁[24],以血为本,中脘可理气活血,则再次说明中脘穴可应用于妇科疾病。如《针灸大成·治症总要》第四十八条治疗小腹胀满时提到:“……再刺后穴:照海大敦中脘(先补后泻)气海(专治妇人血块攻筑疼痛,小便不利,妇人诸般气痛)”。方先钧[25]等针灸配合中药健脾胃、补冲任、固胞宫等治疗子宫脱垂取得良好疗效,其中便选有中脘穴。

3 儿科疾病

万全在《育婴家秘》一书曾提到:“小儿血气未充……脾常不足……”牛笛等[26]通过对《小儿药证直诀》等的分析探讨,认为小儿内伤杂病以脾胃系尤多。故此可知中脘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的相关调查研究[27-28]中,中脘穴在小儿厌食症的推拿及穴位敷贴治疗中常被选用。杨继洲亦有记载采用灸“心窝、中脘”温阳和胃健脾,同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呕逆惊。如《针灸大成·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曰:“呕逆惊:因夜睡多寒,多食生冷,胃寒腹胀,四肢冷,肚疼响,眼翻白,吐乳呕逆。推三关、肺经各一百,推四横纹五十,凤凰展翅一十,心窝、中脘,各煅七壮。”后世清代医家熊应雄在《小儿推拿广义》中说道:“呕逆惊……是胃经伤食受寒……”再次说明呕逆惊因脾胃受损所致,固可通过中脘健脾和胃治疗相关小儿疾病。

4 其他疾病

4.1 传尸痨瘵 《针灸大成·治症总要》提到“痨瘵传尸”乃“饱后行房,气血耗散”所致,因中脘具有健脾和胃生血之能,固治疗中亦有选用。

4.2 霍乱 霍乱系由饮食不洁、感受疫毒,致突然剧烈泄泻,继则呕吐,呈挥霍撩乱之势的烈性传染病[29]。脾胃功能失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致呕吐,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固可配伍中脘调和脾胃治疗霍乱,如《针灸大成·杂病穴法歌》曰:“霍乱中脘可入深,三里内庭泻几许”。

结 语

综上所述,《针灸大成》中中脘穴定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 寸,前正中线上。针刺深度为八分或一寸二分,针刺手法可补可泻。艾灸壮数差异较大,从七壮至四百壮不等。由于中脘为胃之募穴,为腑会,为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交会穴等特殊性,中脘被广泛应用于内科疾病,妇科与儿科亦有涉及;另外因脾胃为后天之本,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中脘在传尸痨瘵、霍乱等传染病中也因健脾和胃之功被使用。疾病治疗上中脘多与其他穴位配伍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掌握中脘穴的功能主治,临证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方可发挥其功效。

猜你喜欢
针灸大成任脉中脘
任脉释名浅析*
《针灸大成》治疗泄泻浅析*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火针中脘治疗冻疮作用机制初探
《针灸大成》治疗赤带的经验浅析
《针灸大成》中列缺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