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雅罗鱼极端盐碱环境适应的基因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1-04-18 03:35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盐碱适应性基因组

近日,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鲤科鱼类基因组学团队常玉梅研究员等人开展的瓦氏雅罗鱼在极端盐碱环境下的适应性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达里湖是典型的高碳酸盐型半咸水湖泊,瓦氏雅罗鱼达里湖种群与其它淡水种群不同,能够耐受该湖极端的不良环境并形成优势种群,独特的地质和演化历史使瓦氏雅罗鱼成为了研究硬骨鱼类适应极端环境的理想模型。该研究采集了达里湖高碱耐受种群、邻近姊妹湖岗更湖淡水种群、松花江淡水种群个体,从基因组尺度深入解析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极端盐碱环境的适应性机制。通过深度基因组重测序和遗传变异信息的挖掘,消除空间背景差异,聚焦异质水环境,群体遗传结构和适应性进化研究发现,一些与离子和渗透压调节、血管发育、炎症免疫反应等过程相关的关键基因受到较强的正向选择压力,参与盐碱局域适应。其中达里湖种群的血管活性肠肽受体基因vipr1多个位点受到强选择,使其编码蛋白具有更高效的配体结构域,可能通过VIPR1-PACAP/VIP-PRL-NCC轴参与Na+/Cl-离子转运。

该研究揭示了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适应极端环境的遗传基础,也为耐碱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有价值、可利用的基因元件。

猜你喜欢
盐碱适应性基因组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盐碱胁迫对三种西藏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影响
盐碱胁迫对亚麻苗期生长及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