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

2021-04-18 23:35刘兴恕关志伟尹万建李治国孙翠香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双高计划实践研究

刘兴恕 关志伟 尹万建 李治国 孙翠香

摘 要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体现独特性、稳定性、认可性和发展性。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立足“双高计划”,分别从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互联网+职业教育”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特色发展。通过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特色发展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高职院校要凸显时代性特征这一基础,要构建特色教学体系这一核心,要体现社会服务价值这一保障。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双高计划”;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6-0062-04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

如何理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述。董刚基于“职教自信”的视角提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应包括先进的治理水平、准确的办学定位、卓越的师生素质、一流的专业建设、优质的社会服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六个方面[1];于雷和王娟从办学实践的角度明确,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应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涵盖教育类型、教育层次和教育个性等方面[2];张慧和查强认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既是文化认同,又是多元一体,同时还是动态交互[3]。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都应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具体而言,即在类型为职业教育、层次为高等教育的基础上,烙上时代的印记。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就是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体现“双高计划”的要求,在理论或实践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优于一般的、公认的稳定形态或特质的类型或个体的变化。独特,即内在意蕴或外在形式的不同;优于一般,即经测量得出的效果好、效率高;公认,即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所指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是指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湖汽职院)始终坚持“做汽车人、吃汽车饭、干汽车事”的宗旨,形成“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理念,不断追求“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特征

依据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内涵,不难发现,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特征应集中体现在独特性、稳定性、认可性和发展性等方面[4]。

独特性。特色是一个关系范畴,较同类事物的差异性。独特性是特色发展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中的独特性,即“学校独有”。

稳定性。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特色形成的过程与目标。高职院校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形成的,并且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不因领导的改变、管理制度的变化或其他因素而消失,但特色的稳定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认可性。高职院校特色体现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办学主体和学生的行为,是被社会认可的核心、赞誉的重点。特色是独特性与优质性的统一,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即所谓的“社会公认”。

发展性。特色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要求,不仅是对过去发展经验的理性总结,而且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特色发展实践

十年前,湖汽职院是省内一所默默无名的“三无”院校——无行业背景、无专业特色、无品牌效应,随大流、“摊大饼”式办学,学生喜欢什么就开什么,长期处于专业大而全、课程大杂烩的状态,看似庞然大物,实则缺乏竞争力,有着与不少高职院校类似的苦恼和艰辛:招生难、办学更难!时值全球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亟需大批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湖汽职院抢抓这一发展契机,乘势而为,将目光锁定在汽车领域,举全校之力办汽车专门院校,走出了一条地方性综合类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一)校企合作体现职教本色

1.五位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湖汽职院作为中部省份地方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把整合资源、借智借力作为提升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抓手,与行业、园区、企业、军队等多方合作办学,推进培养模式、教材教法、队伍建设等改革,形成了“五位融合”、共生共荣的办学生态。一是“行校融合”。学校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建,并且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建的全国汽车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委会主任单位、湖南汽车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二是“园校融合”。学校与湖南长株潭四大汽车产业园区(长沙经济开发区、长沙环保工业园区、湘潭九华经开区、株洲高新经济开发区)全面合作。三是“企校融合”。学校与宝马、保时捷、北汽、比亚迪等11家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共建校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四是“工学融合”。学校通过与北汽株洲分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以及共建校内多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半工半学、边工边学。五是“军地融合”。学校同海軍、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培养士官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学校理念、文化,深入到人才培养各个领域。近5年,学校为北汽株洲分公司、上汽大众长沙分公司等本土汽车企业输送毕业生 8000 余人,培训员工近 30 万人日,为长株潭汽车产业圈、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与时俱进,共创服务平台

湖汽职院时刻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密切联系重点行业,基于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学、研、训、赛、产”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社会知名度。全方位开展协同创新,联合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研发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基地,相互开放已有实验室、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共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共建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共享科研成果。学校以李德毅院士工作站为龙头,联合华为、腾讯、中车电动汽车等优质企业搭建的“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即“一站十中心”已基本形成,见图1。

(二)专业设置展示职教特色

1.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

面向湖南“1274”行动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2大优势重点产业,新增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建成1个省示范特色专业群、3个“一流”特色专业群,而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入围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专业设置合理、专业特色鲜明。

2.特色专业群覆盖汽车产业生态圈

作为汽车特色院校,以引领产业发展为己任,紧跟新一代信息通信与汽车产业融合新业态,适应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变化,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服务)、汽车智能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智能制造)、软件技术(汽车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汽车商贸服务)5个专业群,全面覆盖汽车产业生态圈,见图2。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引领职教出色

1.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主要针对汽车营销和汽车服务人才培养,于2015年立项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并于2018年通过验收。通过不断持续更新,该资源库共开发了28000条素材、9300道習题、20门标准化课程以及3套仿真软件,直接受益群体达到2万余人。

建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于2017 年立项为湖南省省级教学资源库,2019 年立项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新建图文、视频、动画、VR/AR、仿真等多种类型素材6690多条(非图文占比 61.1%),开发1个汽车数字博物馆、83个VR/AR虚拟仿真,建成以《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车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等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7门标准化课程、2门企业培训课程、2门创新创业课程、13个典型工作任务技能模块,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3类用户提供了功能完备的网络学习平台。

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库 2018 年入选国家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开发了《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混合动力汽车检修》《新能源汽车PDI检查与维护保养》等10门标准化课程和《高压配电箱检修》《特种作业低压电工培训》《充电系统检修》等10个重点技能训练课程。其中,动画资源 1157个、课件441个、视频3732个,素材总量达到9476个,非图文资源占比达到54%。资源库累计注册用户17558人,其中学生用户12721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完善智慧教学体系

湖汽职院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创新,出台《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智课堂”个性化教学平台,改革教学管理,建立了课程开发的全流程信息化支撑体系。2017-2019年间共开放在线课程358门,在线开放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3.实现全过程数据采集

湖汽职院完善“智课堂”教学平台,推出“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功能,推动“无感知”教学数据采集,新增高清摄像头、“雨立方”等教学信息采集终端328个,全程伴随式采集海量教学过程数据,实时分析评价并反馈,助力学校和教师进行精准教学调整,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见图3。

三、反思:新时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一)高职院校要凸显时代性特征

特色发展需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工业4.0时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须紧随产业发展和政策指导,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和跨界人才。湖汽职院应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把信息化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系统化抓手,在院校治理、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领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真正实现“互联网+职业教育”。

(二)高职院校要构建特色教学体系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普通教育学科体系的教学逻辑;教学方法上,多数流于形式而缺少内涵;教学内容上,囿于产业技术的更新,往往容易导致“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评价上,片面强调教学的某一方面,全局性和客观性还有待加强。高职院校应构建特色教学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发产教融合型教材,培养多样化生源的可迁移能力。湖汽职院应加强汽车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打造“特色湖汽”。促进跨界学习,实施“交叉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对标职业岗位群能力标准,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围绕“车路云网图”关键要素,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专业基础相同、专业技术共享的原则构建“交叉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高职院校要体现社会服务价值

高职院校办学要注重彰显社会服务价值,这既是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又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保障。一是高质量完成高职扩招工作,随着“百万扩招”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规模不断增大,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生源多样化、教育需求多元化、教学组织复杂化、管理服务零散化对院校的发展带来的挑战。二是高质量提供职业培训,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了“培训3500万人次”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质量为本,不断提升培训能力”。三是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高职院校要深入解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乡村振兴。四是高质量服务区域发展,高职院校应提高站位、统筹推进,正确处理劳动力供给侧和需求端的矛盾,明确区域经济社会的差异,因地制宜。五是高质量开展技术研发,高职院校应时刻保持开放发展,密切联系高新技术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实施技术攻关。

参 考 文 献

[1]董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8(6):98-102.

[2][4]于雷,王娟.高等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09-113.

[3]张慧,查强.高水平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价值意蕴与行动逻辑——中和位育思想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9(1):13-19.

[5]陈秋明.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建设世界一流职业院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10-116.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双高计划实践研究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