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超级英雄类电影角色分析

2021-04-18 15:18张景治
艺术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摘要:美国的超级英雄漫画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左右,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那超级英雄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大公无私、一遍又一遍地拯救世界吗?当社会逐渐进步,社会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超级英雄和新出现的反超级英雄之间隐含了哪些问题?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简要分析超级英雄和反超级英雄角色所表达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思想。

关键词:超级英雄;反超级英雄;后现代主义;电影角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提起国外超级英雄,可谓无人不知,在谈论起超级英雄电影时他们如数家珍,前有美国DC公司的老牌超级英雄,如蝙蝠侠、超人,后有美国漫威公司十年布局的钢铁侠、美国队长等复仇者联盟成员,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超级英雄电影,超级英雄不仅仅是一部部电影中的角色,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英雄梦。然而,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式的超级英雄,更准确的说法是一种反超级英雄式人物,电影中的主人公不再是以往那样“高大全”的形象,不再是当人类有危险时充当人类守护神的角色,有时甚至主人公自己就是最大的“毁灭者”。是什么因素逐渐导致了这样的人物出现,其中需要思考的东西颇多。

1 超级英雄与反超级英雄

要说国人最先了解的美国的超级英雄电影,非超人莫属,他能飞,眼睛会发射激光,有红披风并且把蓝秋裤外穿,额头有一小撮怎么都不会乱的卷发,胸口有一个大大的极其醒目的红色“S”标志。超人(Superman)是美国DC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也是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于1938年6月首次登场于《动作漫画》。超人出生于氪星,原名卡尔·艾尔,在氪星面临毁灭之际,他的父母将他用飞船送到了地球。飞船坠落在美国堪萨斯州,卡尔被农场主肯特夫妇发现,并以克拉克·肯特的地球名字将他抚养长大。他有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和极强的正义感与同情心,总能在危难时刻拯救世人。

还有一位超级英雄,具有时代特殊性,在电影中他成长于二战时期,把美国国旗穿在身上,用一个红蓝相间的盾牌,带领大家打击法西斯侵略者,他就是美国队长。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超級英雄,于1941年3月初次登场于《美国队长》,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美国队长本名史蒂夫·罗杰斯,1918年7月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原本是一名身体瘦弱的年轻人,在接受美国政府的改造后,成为各项体能都远超常人的“超级战士”,在二战中带领小部队奇袭德国军队,美国漫画中最“主旋律”的超级英雄非美国队长莫属。

如果说上述两位超级英雄——超人和美国队长都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超人的“伟光正”形象给经济危机后期的美国人带来希望,美国队长这位无私的“高大全”英雄则带领美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星条旗化成的盾牌狠狠地砸向敌人宣告了美国的威严。然而阳光下总是伴随着阴影,有的超级英雄甚至令人不寒而栗。

他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因为他的生父是地狱之王恶魔撒旦,他从地狱被召唤到地球,就是为了毁灭,那犹如地狱业火一般火红的皮肤和头上的一对大角,表明了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毁灭属性,他就是地狱男爵。地狱男爵(Hellboy)是美国黑马漫画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于1993年初次登场,本名阿努·恩·罗摩,是一个来自地狱的恶魔之子。二战尾声时疯狂的纳粹军队为了扭转战局进行秘密实验,阴差阳错地将年幼的他召唤至地球,美军在一场激战后发现了他,将他带到一处秘密基地,在那里他被科学家布鲁姆教授抚养长大,并取名地狱男爵。黑马漫画公司对地狱男爵的设定从一开始就带有反英雄主义色彩,他来自象征死亡与毁灭的地狱,右手也被称为“毁灭之右手”,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毁灭之力的人物,在电影中依然以保护地球为目的,虽然中间有一些插曲。如果说地狱男爵只是带有反英雄主义色彩,那么最后的这位电影人物,则直接是一名毁灭者。

假如有个人偶然间领养了一名具有超能力的婴儿,他的生活将会有什么不同?这个婴儿长大后会飞,力大无穷,眼睛还能发射激光,这看起来很熟悉,很像心地善良还有超能力的超人,而这个主角有超能力不假,但是他和心地善良一点都挂不上钩,他就是电影《魔童》(Brightburn)里的角色。主角布兰登的设定和超人一模一样,来自外星,有超能力,有能够启发力量来源的外星飞船,父母是农场主,这部电影的设定直接就是为了讽刺《超人》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凭什么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外星人必然会保护地球?而电影中的主角布兰登也确实无愧于魔童的名号,在力量觉醒后他杀害了自己的亲人,最终开始毁灭世界。下文将分析这两对不同的超级英雄在电影中的经历,以及这背后的原因。

2 超级英雄和反超级英雄以及超能力者的对比

在上述电影人物来源概述中,可以把两对角色分成三个类别,即超能力者、超级英雄和反超级英雄。很显然他们首先都是超能力者,都具有人类不具有的能力。其次,超人和美国队长是典型的超级英雄代表。超人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产物,他象征一种精神;而美国队长是二战中美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产物,他更是一种直观的美国形象,他们身上的代表性品质是正义善良、为他人着想。而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地狱男爵,更类似于一种过渡性的英雄。虽然来自地狱,本质上是一个恶魔,但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科学家布鲁姆教授的引导,所以未成为一个毁灭者,这在2004年和2008年的前两部电影中都有体现。

在《超人》电影中,超人的父母肯特夫妇一直在认真友好地引导自己有超能力的养子,养父乔纳森·肯特甚至为了保护儿子情愿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以此为契机教导超人要做一个善良的超能力者,这也是电影中超人自始至终作为超级英雄的动力来源之一。美国队长原本个子矮小,身材瘦弱,处处受同龄人欺负。在电影中,当有孩子知道他的母亲是特殊行业工作者时,对他极尽嘲讽和攻击,而他的好朋友巴基一直在旁边帮助他,即使两人被打得满脸伤痕。美国队长被改造之前,在军营里的一次胆量测试中,教官用一个假的手雷测试大家,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战友被吓得手足无措,只有美国队长毅然决然地用自己的身体盖住了手雷。这次测验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而他最终也成为了超级士兵试验的候选人。

在地狱男爵2019年的重啟电影《地狱男爵之血皇后崛起》中,地狱男爵被血皇后蛊惑后恢复了原样,挥动着地狱之剑,骑着恶魔之龙。影片向我们呈现了地狱之门打开后,无数恐怖的恶魔来到人间的场景,导演用了相对写实的手法,表现了恶魔在人间屠杀的血腥恐怖场景。最后的结局是地狱男爵猛然醒悟,又回到了人类保护者的立场上。地狱男爵可以被称为反超级英雄式人物,和上述两位典型的超级英雄相比,他代表毁灭,并且在电影中,当他被蛊惑,问他是否要坐上恶魔之王的位置时,他没有像美国队长和超人那样一口回绝,他犹豫过、动摇过,甚至在短暂的时间内还实现过这样的事情。抛开超人不讲,以美国队长的经历为例,当我们原本是一个普通人,在偶然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能力,我们真的能像美国队长那样大公无私,放下以前的利益仇恨,无私地做正义的事情吗[1]?

对于这一切,《魔童》给出了最贴近人性的想法,就是无限满足自己的欲望。《魔童》主角布兰登不是反超级英雄,反超级英雄实质上还是英雄,只是给人们的感觉更贴近普通人,他们也会挣扎、会犹豫。而布兰登只能定位为一个超能力者,电影中的主角身世更像是前三者的结合体。他和超人一样来自外星球,拥有潜藏的超能力,但他在没觉醒超能力之前和美国队长一样,性格内向腼腆,周围的同学因为他学习好而嘲笑他,只有一个女同学会关心她。在觉醒了超能力之后,他没有像超人那样控制自己,也不像地狱男爵那样幡然悔悟,而是彻底释放自己的欲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对错,因为没有其他力量能够说服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他自己就是秩序本身。《魔童》有一个很好的架构,它完成了很多年以来人们对于超人这样一个伟光正角色的阴暗面的可能性构想,连演员的形象和发型,都和20世纪90年代的超人十分相似。很突然地,《魔童》主角就开始为了区别于克拉克·肯特而变为反派了。不同于克拉克·肯特有一个坚定而稳固的家庭主导核心,布兰登的父母有点自我,母亲经常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孩子偏向于溺爱和歇斯底里的维护;父亲忙于农场事务,与孩子疏于交流,只靠简单粗暴的喝止,管理方式也流于表面。他们因为生计奔波对孩子疏于管教,就连儿子的各种异状都没有认真对待,于是布兰登开始在梦里被送他来地球的宇宙飞船唤醒,产生了统治世界的想法。他开始利用超能力去威胁感兴趣的女生一家,偷窥女孩子的私生活,威胁女孩子的母亲并杀害了她;面对因为责任而阻止他持续不断伤害别人行为的小姨和姨夫,他也毫不留情,事后毫无愧疚感,甚至认为这是母亲在拿此事试探自己;他在察觉养父养母最终发现了他的种种暴行,并且有伤害到他人身安全的行为之后,对养育自己多年的亲人采取了粗暴的对待方式,年仅12岁的少年布兰登最终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魔童。

3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看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含混而庞杂的社会思潮,它反映了当代人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巨大裂变和认知视野及方法的根本变化,也反映了晚期资本主义的一些全新特征[2]。后现代主义喊出了“三大终结”,即“哲学、真理、人”的终结,而电影主要体现了“人的终结”,即主体地位和人类中心的死亡。继尼采喊出“上帝死了”,后现代主义又喊出“人死了”,提出反人类中心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西方人本主义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有三个致命的错误:赋予人普遍的理性本质,把人作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思维主体具有自律意识和构成意识,得出人为自然立法的结论;在人类理性认识和社会进步之间画等号,相信科学发展会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西方文明的进程已证明启蒙运动的失败,科学理性的发展并未带来人的自由和幸福,人类中心主义和主体性的张扬导致非主体化趋势,需要给人重新定位。

而反超级英雄式电影的出现,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想下人们对超能力者的重新定位和新思考,超人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美国社会笼罩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余波中,犯罪率居高不下,失业人数再一次增加,国家又面临战争威胁,这一切让当时的美国民众喘不过气来。人们需要希望,需要求得心灵的安慰,需要一个代表美国的强大力量来重振阴郁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披着斗篷、穿着蓝色紧身衣的形象就诞生了。人们称他为超人,这位英雄在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渐渐成了一个象征,一个典型的美国文化符号。美国队长创作于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欧战场打得十分激烈,美国此时尚未参战。相反,其国内反法西斯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漫威公司顺势推出了一位爱国者,一位代表美国精神的英雄——美国队长。1941年3月,距离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发生还有9个月的时间,一本以美国队长命名的漫画于此时创刊,爱国主义与美国精神的象征诞生了。他身穿红白蓝三色的星条服装,手持盾牌——这就是美国队长。之后他用愤怒的铁拳狠狠地揍了希特勒,电影中将这一幕改为了表演,并还原了封面的漫画,充满美国主义色彩的美国队长漫画在推出后大受欢迎,在之后的个人电影中他更是成为了符号性的人物。

如果超人代表一种精神,美国队长是一种直观的美国形象,地狱男爵是一个逐渐带有反超级英雄式情节的超级英雄,那魔童无疑粉碎了前三者的固定形象,或者可以把它称为“超级英雄死了”。魔童有和超人一模一样的设定,但是主旨也很明确,那就是:我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超能力者,为什么要压制自己的欲望?资本主义的后工业化时代来临,在理性的大旗下指导人们的生活,结果人们发现,所谓的理性只不过是资本家和政客对人们进行压制的新手段,人们以往的问题在所谓的美国精神面前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电影中因为生活而奔波忙碌、没有太多心思关注自己孩子的父亲,过分相信且溺爱孩子的母亲,因为自己孩子被伤害而破口大骂的单身妈妈,学校里同学的嘲笑欺凌,这些普通人生活中的难题没有因为各种理性观点而消失,相反这些压力随着每一次社会的变化变得更加激烈。后现代主义视角直面这些情况,包括疲于应对生存问题导致的孩子爱的缺失、对孩子的溺爱、校园暴力、青春期的迷茫等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影响不明显,甚至有时察觉不到,电影中将这些问题放在了布兰登这个极端的例子下,作为超能力者,他不再忍受生活中的一丁点挫折,上来就是“逆我者亡”的做法,养父在粗暴管教无效后被杀害,养母因溺爱唤醒过魔童心里的善良,却最终因这份溺爱逐渐减弱甚至变为了恐惧也被杀害,而这些情况不只是一部电影中的情节而已。

4 结语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社会的不安问题愈发猛烈和清晰,后现代主义虽然打着反抗、与众不同的旗号,实质上还是在警醒人们思考如何面对和改变这些社会问题,《魔童》里的父母假如真的做到关心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迷茫时正确引导,那魔童是否还会是魔童呢?后现代主义打破了这种看似温馨却回避了问题的情况,因为这些问题是必然存在并且解决起来无法一蹴而就的,孤阴则不长,独阳则不生,没有魔童就不会显得超人是多么伟大善良,不知道他背负了多少情绪,同样的没有超人也不会体现魔童所体现的真实社会问题的棘手和无奈,不同视角的碰撞总是会带来新的发现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奥特岚.当超级英雄成为滥觞 反超级英雄的超级英雄电影[J].电影世界,2013(06):76-77.

[2] 田薇.后现代主义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1999(04):3-5.

作者简介:张景治(1996—),男,贵州六盘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逻辑学。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英美文学通俗性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塔鲁斯金音乐后现代主义叙事的逻辑与内涵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我国师生关系凸显的弊端及其重构
论解构型影像系统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以《大话西游》为例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
战后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