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

2021-04-18 15:15季玉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叙事文弧线初中生

初中语文不同于小学课程,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初中语文涉及到的叙事文,是中考的必考重点内容,每个初中生都必须要掌握。然而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一、叙事文阅读和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1.初中生的角度

初中生在叙事文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就是对于文章并没有细致的了解,只是对文章情节进行大概的掌握和感知。这种情况下的初中生在进行叙事文的阅读时,大多采用寻找概括句子的方式,多数就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找开头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作为整个文章的主旨句,并希望从中确认主题,这种方式对于文章整体主题的掌握,常常会使得学生对于文章出现误读,不能理解文章。

初中生在叙事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就是对于叙事文的重点不能够很好体现出来,对于叙事文中事件的详略不能合理表达,往往对时间进行描述时,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内容用大量的文章篇幅进行叙述,相反较为重要的关键内容往往一笔带过,避重就轻的写作状况,对于主题不能很好的表达,在阅读时一头雾水。另一方面,在进行叙事文写作的过程中,事件的详略与主题不能够对应起来,往往在大篇幅叙事的过程中,没有体现出重点,到了后半部分或者是结尾的时候,再强行向主题上靠拢,避免偏题跑题的出现,往往会造成事件与主题脱离的现象。

2.教师的角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生叙事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对叙事文例文进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一般会介绍叙事文中的关键词句、重点的语句和一些细节上的描写手法等等,当然也有根据教案进行主题讲解的方式。根据教案上设置的问题,有目的性的由结果倒推主题,设置问题进行主题的体现,太过刻意,学生适应了这种方式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对主题含糊不清,找不到主题或是找错主题。教师在进行叙事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文章的详略处理,关键部分的突出进行重点讲解,在对学生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批改时,大段的评语强调文章结构,学生看不懂更加不会根据评语进行修改。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初中生叙事文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初中生不能够正确的对叙事文进行结构构件,拿到题目后往往只是稍加思考,就动笔写了起来,从而就会导致整篇文章结构很乱,没有条理,观感不佳。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时,多数会采用“时间组织事件结构”的方式,再将内容进行补充,这种方式进行实践表面结构的构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叙事文文章的写作意义,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矛盾,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这才是叙事文主题的深层意义所在。显然,现在的很多中学对于文章写作这方面的研究是远远不能满足语文教学需求的。针对这些问题,主要的解决思路就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叙事文结构的构建,在阅读的过程中明确叙事文结构的意义所在。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内容详略安排不当,主题与内容脱节的现象,要从学生思想入手,让学生明白叙事文的结构,对主题与结构之间的细致关系进行充分掌握,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1.明确叙事文的结构与主题

叙事文主要是对一次时间进行描述,主要包括时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事件的主人公在何时何地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叙事文的结构就是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事件进行叙述,主人公面临问题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的,这种方式是否正确,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对有问题的人提供指导等等。

2.利用更为直观的思维工具

为了能够更好对叙事文进行分析,可以寻找更为直观的思维工具,例如叙事弧线,叙事弧线是作为一种叙事结构分析的工具,通过叙事弧线可以更直观的展现整个时间的变化趋势。叙事弧线所在的横轴便是时间,纵轴表示的是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利用叙事弧线可以将事件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完善整个故事结构。一般会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事件背景,叙述一些主人公的身份,资料等等,第二部分就是时间的展开,介绍完主要的故事主人公就要对事件展开叙述,交代出主人公遇到的困难,从而引出下文。第三部分就是危机部分,主要是讲述时间的转折点,即主人公遇到问题的决策时刻,第四部分就是高潮部分,也就是通过采取行动解决事件问题,最后一部分就是最后的结尾部分,故事进入尾声,事件落下帷幕,对事件结果进行交代。

依据上述的叙事弧线进行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在结构上更加的完善,对于主人公情感能够更好把控,对于整个事件进展分析也会更加清楚。

三、教学改进策略

1.合理运用叙事弧线,正确处理结构与主题的关系

在进行叙事文文章教学的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绘制叙事弧线,通过绘制叙事弧线,能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了解,避免学生草草阅读的现象,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叙事弧线进行分析可以带领着学生对全文进行阅读,梳理故事结构,找出事件主题,通过分析时间的主题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主人公的性格、情感、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对文章详细的分析,突出叙事弧线中事件的矛盾与高潮,将故事中的一波三折直观的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学以致用。

2.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学生写作和修改

在利用叙事弧线对文章进行分析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文章,让学生利用学习的叙事弧线方式进行写作。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修改,发现以下问题依旧存在,一是学生的事件数量过多,每一件事的描述都相差无几,没有侧重,依旧抓不住重点。二就是每件事都没有详细的描述,没有矛盾和转折的体现,描述较为平淡,不能吸引读者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能够为学生的指导意见包括:把握住整篇文章的重点,写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通过哪件事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一定要明确。另一方面就是对文章进行扩充,事件描述不够详细,文章故事线看点不足,就要对文章进行扩充,扩充时要找准扩点,不能够随便添加,通常是在故事的高潮与矛盾处进行扩充,通过对主人公和相关人物的神态变化和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对事件前后的人物性情变化进行重点突出,从而衬托出整个故事的矛盾所在。

3.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

叙事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文章的质量进行把控,更多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运用叙事弧线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简化结构理解难度,培養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阅读习惯。其次锻炼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除了课内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叙事弧线进行直观的结构分析,学会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文章的结构。最后要加强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指导,实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及时给与帮助,让学生迅速了解文章主题。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叙事文教学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文不对题,文章结构与主题脱节,详略不清的状况;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引也有繁琐、不能达到效果的现象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叙事弧线,正确处理结构与主题的关系,其次要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学生写作和修改,帮助学生明确文章主题,细致刻画相关人物形象,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最后还是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写作能力为主,通过练习应用叙事弧线,锻炼学生对于故事脉络的掌握程度,从而让文章更加的生动,耐人寻味。运用叙事弧线指导叙事文阅读和写作,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彭思.浅论叙事学理论对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J].北方文学,2019(29):196+198.

[2]林艳芳.挖掘教材资源 跨越叙事文写作阶梯[J].中学语文,2019(24):46-50.

[3]卢杨.借助“叙事弧线”提升记叙文结构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19(05):37-40.

[4]王洁丽,许桂英.指导小学生写好叙事作文的方法[J].新课程(中),2019(03):69.

[5]段厚永.故事中的弧线叙事[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Z2):100-103.

季玉红,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叙事文弧线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You're my eyes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基于上衣袖山吃势分配方法的研究
浅析主变压器消弧线圈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基于定相增量法的消弧线圈新型调谐方法
论诗歌叙事语符对诗歌叙事文本语义的结构主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