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湘楚意象工艺美术图像解读

2021-04-18 21:59段湘华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艺美术

摘要:针对湘楚彩瓷、湘绣、苗绣、土家织锦、滩头木版年画等传统楚地工艺美术,本文从形式、色彩、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图像解读,发现虽然在历史上经过很多次文化融合,这些传统工艺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但其也呈现出显著的湘楚意象审美格调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湘楚意象;工艺美术;图像解读

一、楚文化发祥地的先发优势

楚文化的研究从考古学上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距今5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湖南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文化序列为虎爪山文化—鸡公垱文化—乌鸦山文化—十里岗文化,位于澧水下游津市的虎爪山旧石器点是湖南省内最早有古人类活动的区域,形成“澧水文化类群”。在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的水稻,也发现了最早的陶器。洞庭湖地区澧阳平原成为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重点地区:澧阳平原新石器文化序列为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代,祝融之虚是楚人始祖建立的我国第一座具有“城”和“市”的城市。楚地早期城市里,有专门从事文化传播的人,他们掌握着通天的巫术和知识系统,沟通神与祖先。从屈家岭文化晚期出现的彩陶纺轮、蛋壳彩陶以及双腹器等器物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楚式风格。

新石器时代以后的湖南,从晚商到西周早期,分别有费家河文化和炭河里文化,其中炭河里文化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准,如“四羊方尊”“音乐编钟”等。这些文化序列构建出一个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再到奴隶制社会的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历史,显示出楚文化发祥地的优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认为,由湖南史前土著先民构筑的精神世界影响了半个中国。

二、遠古的装饰纹样解读

湖南史前白陶与彩陶、琢玉并称中国史前三大艺术浪潮。七千年前,洪江高庙文化中的白陶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一次艺术高峰,在美术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白陶纹饰题材丰富,构图考究,灵动精妙,表达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包括天地万物、日月天地云气,体现中国最早的宇宙观。其中太阳纹、八角星纹、獠牙兽面纹、凤鸟纹是常见的纹样。沅水凤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凤,凤代表权威和力量。楚地漆器中,凤一般都在龙之上,展现了楚人对于凤的尊崇。如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鼓,楚凤在历史文化交流中,逐步成为华夏族的吉祥物象。东汉墓出土的神镜纹样有玄武、龟、羊、朱雀、九尾狐、青龙、羽人、白虎、熊、禽鸟、蟾蜍等,形成元气纹或无极纹,体现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这些纹饰是古人生活的反映和宗教文化意识的图像表达,八角星纹图像可能与测定四时、制作太阳历有关,鸟兽的纹饰被认为可以沟通天地。西汉墓发现有钟磬和乐舞图形的漆棺,黑底彩绘,云气纹有韵律地在棺木上流淌,中间点缀着舞蹈姿态生动活泼的怪神,轪侯家族墓中有乐舞漆棺图,说明当时的音乐艺术在贵族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荆楚淫祀好舞的习俗。

三、湘楚民间工艺美术图像解读

(一)湘楚彩瓷

湘楚地区的瓷器包括长沙窑、岳州窑、衡州窑等,在技术层面,唐长沙窑最早以铜作制剂在高温中烧制铜红瓷;岳州窑是最先使用匣钵的窑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宋代衡山窑首创粉上多彩高温瓷器;衡州窑青瓷的品质远高于同时代其他窑系。衡州是茶的发祥地,神农氏被称为茶祖,五代楚王进献的贡品就有衡州茶,衡州窑所产青瓷茶器较多,为文人官宦所青睐。从艺术角度看,岳州窑最早运用诗歌装饰陶瓷,长沙窑邻近岳州窑,受其影响,将诗画装饰发扬光大。很多学者根据“黑石号”沉船的考古发现,研究长沙窑、岳州窑器物上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反映了唐朝的社会经济风貌。(相关的文章,比如萧湘的《唐诗的弃儿》、吴顺东的《关于长沙窑诗文瓷的几点认识》等。)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南迁,唐三彩匠人将施釉技术带到楚地,长沙窑的诗歌装饰也受元稹、白居易等人所提倡的“新乐府运动”的影响,在风格上有一定的关联和承袭。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很多著名寓留楚地的诗人和本土文化人李群玉等,对诗歌发展影响甚大,使得瓷器上的诗歌装饰繁盛。陈立果《画中有诗—唐代长沙窑山水画诗境漫谈》认为,长沙窑是第一个将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瓷窑,展现了行云流水的楚文化写意风格。楚地瓷窑具备成熟的商业意识,物流发达,远销海外,如长沙窑椰枣树纹饰迎合西域市场;碗碟运用绿彩、褐彩绘制的佛教的圣花莲花纹饰,佛教中狮子形象也出现在长沙窑的装饰中,以出口印度等佛教地区。五代时周羽冲《三楚新录》记载“荆南瓷器皆高足”,唐诗有“湘瓷泛轻花”等。湘楚彩瓷中西融会贯通,又具备浓厚的楚地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湘绣、苗绣、土家织锦

1.湘绣

湘绣作为一种古老技艺,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的楚墓、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绣品中,长寿秀、乘云绣、帖羽绣、茱萸纹秀等,绚丽浪漫至极。清代江苏胡莲仙将苏绣与粤绣技法相结合,发展出了湘绣,清末岳州平江名门闺秀李仪徽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融合在湘绣中,并研发了“掺针绣法”,奠定了湘绣的针法体系,用针线表现传统山水技法“六法”,绣品如山水画般气韵生动,将山水精神融入绣品,这是湘绣最主要的特色。之后湘绣髭毛针的创造,使狮虎题材的绣品技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合楚汉文化,结合瑶、苗等民族刺绣的特点,题材涵盖楚地的图腾信仰和汉文化的寓意,形成独特的楚风汉韵。新时期湘绣加入了较多宏大的红色题材,比如时政大事、红色革命故事等,湘绣是极富本土文化内涵的高雅绣品。

2.苗绣

荆楚土著三苗是苗族重要的组成部分,苗族没有文字,但苗绣代替文字传承了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是寄托精神的图腾,承载着祖先的秘密。蚩尤被认为是苗族的祖先,蚩尤被黄帝所杀,化作枫木,苗绣最常见的图腾是枫树,苗族认为枫树是万物之母。蝴蝶在苗族有着美丽的传说,被视为苗族祖先的母亲,苗绣中的蝴蝶图像温润吉祥。鱼的生殖崇拜是世界文化现象,鱼图腾是集体无意识遗存,杀鱼节是苗族盛大的节日,人们吃鱼代表分食圣物,与鱼的意象产生心灵上的连结。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先民通过图腾,增强与图腾的相似性。苗绣中鱼和龙、鸟等动物形成程式化的装饰图案,是信仰在装饰视觉中的强化。

3.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较早出现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兰干细布,织成文如绫锦。”其作为历史上一种贵族用品被纳贡,是土家族的“无字史书”,是古巴楚民族融合的精神遗存。土家织锦受楚文化影响很大,用色多为红、黑,楚国早期的漆绘艺术风格与土家织锦类似,体现了巴楚文化的互渗与共融,李鑫扬的《土家织锦菱形纹造形研究》认为,土家织锦中菱形的运用明显受到楚工艺美术的影响。中原汉人彭碱成为第一位土司王,土家的“西兰卡普”逐渐融合中原文化,讲究“五方正色”,体现了儒家思想,装饰符号具有象征意义,是祭祀中的重要道具。清代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土家织锦出现了有汉文化内涵的图案纹样。冉红芳的《民族的符号:土家织锦文化遗产研究》从符号学的视角阐析了龙蛇纹样是“生殖信仰”和“祖先崇拜”的表达,台台花纹样用来装饰婴幼儿用品,避邪祈求平安。土家织锦纹样包涵宗教信仰的象征符号、祥瑞的自然物象和日常生活物品等,经过多文化融合仍保留着鲜明的楚地审美特色。

(三)滩头木版年画

楚南隆回滩头镇与改进造纸术的蔡伦故乡耒阳毗邻,在元初有西南纸都之称,“五色纸”清嘉庆年间被列为贡品,远销各地。滩头属于梅山文化,是古楚文化的一部分,善巫,作为祭祀用的纸马艺术盛行。据传明末清初长沙的王秀才来滩头投靠亲戚,在纸马的基础上发展了木版年画,运用当地峡山口岩石天然矿物质赋色,色彩艳丽喜庆,清同治国丧期间,曾禁止滩头花纸的印行,可见滩头年画受到的喜爱与盛行的程度。楚地是一个不断有移民涌入的地区,多民族文化融合,起步较晚的滩头年画基本沿用其他地区的年画样式。滩头地处内陆,信息不畅,故年画的题材和形式都较单一,构图简洁古拙。可能是楚人尚武的原因,只有武门神,无文门神,独创了苗族英雄门神,添加了本土梅山文化的元素。虽然题材非常少,但也涵盖儒、释、道,如菩萨、观音、财神、门神、五子登科等。艺术成就最高、最能代表楚地文化的当属《老鼠娶亲》,究其原因,一是滩头年画运用“陡刀立线”的技术,线条细腻圆融。二是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的粉纸和矿物质,吸水性好,颜色特别鲜艳。三是虽然题材并非原创,但表现技法是写意,神态生动、大气古朴、诙谐,其他地区《老鼠娶亲》年画中,猫的造型是对老鼠抓咬踩,滩头年画中的猫神态暧昧,与老鼠形成有趣的互动,整个画面喜庆、欢乐、浪漫,展现了深厚的楚文化内涵。

四、结语

湘楚地区有着先进的古文明优势,是历史上许多移民的迁徙之地,有过多次文化融合。梳理远古的装饰纹样、彩瓷、湘绣、苗绣、土家织锦、滩头木版年画等本土典型的美术工艺,发现其虽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但也呈现出显著的湘楚意象和审美格调。形式上,纹饰表达楚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色彩上,湘楚色系中的“五色”通道家的“五行”,有别于中原传统的五色系,特别强调红与黑的运用,更显古朴和高贵;文化艺术上,诗画结合,特别是山水写意在工艺装饰上的大量运用,体现了湘楚工艺美术自古以来的先进文化内涵。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传统湘楚意象美术图像学研究”(XSP19YBC265)

段湘华

1976年生,女,湖南邵阳武冈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美术理论。

参考文献

[1]蔡靖泉.楚文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蒋莉.土家族织锦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0.

[3]邓党雄.论滩头木版年画研究的维度及方法[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106-112.

[4]黃作林,傅姗姗.渝湘两地木版年画的差异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89-92.

[5]左汉中.笔随阁花雨[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工艺美术
探究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
基于工艺美术(制壶与陶刻方向)专业的数学学案导学模式设计探讨
人类装饰的萌芽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解析
兰州刻葫芦的历史渊源及其三大家族艺术成就探析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