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断与改进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8 22:33何思雨徐友英徐元青赵岩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督导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何思雨 徐友英 徐元青 赵岩

摘  要: 在教学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应该从评价型督导转向诊改型督导,从单一型督导转向复合多元型督导。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探索构建了“校内校外结合,双向互动循环”的教学督导体系。在实践中着力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创新督导管理方式,完善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教学督导;教学诊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1-0051-04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学校督导政策和标准,建立適合自身发展的督导体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铜仁职院)是全国高等职业学校27所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之一。学校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化学校内部教学治理结构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督导工作,构建了“校内校外结合,双向互动循环”的教学督导体系,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内涵

教学督导是高校内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和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有序、健康、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1]。教学督导以监督指导教学活动为主,同时全面开展督教、督学、督管及学生实训实习、跟岗顶岗、就业等各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是指“高职院校依托校内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是高职院校自主进行的教学质量保障行为。” [2]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但是它不直接参与教学与教学管理活动。教学督导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指导、诊断、评价、反馈、激励[3]。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监测整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师德师风,及时为相关部门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和对策建议。

二、教学诊改视域下的教学督导理念转变

近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文件精神,全国各职业院校逐步建立了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积极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教学诊改”)。教学诊改是高职院校自我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升内涵建设,保障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其目的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教学诊改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评估或其他管理工作,它是职业院校常规常态化的工作,需要持续长期进行,具有主动性、持续性、系统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信息化等特点[4]。

教学督导是教学诊改监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的各环节起到质量监督、信息沟通、反馈激励、决策咨询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诊改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转变督导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督导诊改的基本职能,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

(一)从评价型转向诊改型

在教学诊改视角下,教学督导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评价、评估,而是诊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老师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教学诊改要求教师人人达标,保证教学质量,而教学督导正是督促指导教师重新审视自身问题、改进不足、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学诊改视角下教学督导应该从价值性评价转向问题性诊改,从评价型督导转为诊改型督导,进而发挥督导诊改作用,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二)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

在教学诊改视角下教学督导不仅是教学层面的督教、督学,同时还要协助参与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的督导、督管,为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规划、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反馈,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因此,教学诊改视角下的教学督导应该从单一型教学督导转向复合多元型督导。

(三)从机械化转向信息化

“五纵五横一平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架构[5]以及教学诊改的各方面都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转,通过数据采集、开放共享、预警调控来监测诊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诊改视角下,传统手工机械式的教学督导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和应用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教学督导应该从机械化转向信息化。信息化的督导平台可以迅速便捷地收集学生、教师及督导人员的实时数据,快速形成电子化的督导信息报告,不仅可以提升督导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整合督导资源。同时实现教师过程性评价诊断,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三、教学诊改视域下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

教学诊改要求学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不断提升。铜仁职院在教学诊改背景下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校内校外结合,双向互动循环”的教学督导体系。即学校通过实施校内督导和校外督导双向循环促进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内教学督导主要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督导,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与落实、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诊断等方面。校外教学督导主要是通过调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以及跟踪学生实习(实践)、校友就业情况,来调整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校内教学督导循环和校外教学督导循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对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持续改进。

校内教学督导循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达成进行诊断改进,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抓手,它全面监督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对落实错误或不足之处进行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与方法。校外教学督导循环为学校人才培养精准定位提供决策思路,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具体如图4所示。

四、教学诊改视域下教学督导体系的实践

在教学诊改背景下,铜仁职院大力实施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以培养高职院校现代化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以督促改、以导促建、导督并举、重在引导”的督导工作方针,结合学校“双高”建设和教学实际,通过加强督导体系建设,转变督导管理理念,创新督导管理方式,完善督导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督导诊改的积极作用,保障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一)细化专业指导,构建三级督导队伍

根据教学督导诊改的实际情况,学校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设置了学校——二级学院——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队伍。一是明确各级督导组人员构成与职能;二是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督导,及时了解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三是遴选职教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加入教学督导队伍,扩大教学督导影响力;四是细化专业教学督导,增强教学督导员的专业性。通过构建三级教学督导队伍,进一步保障教学内部督导的完整性,促进了内循环建设和外循环建设的协同发展。

(二)依托信息化平台,深化过程性监测

依托信息化平台,对师生个人发展目标、课程教学开展情况等各环节、各阶段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测、分析。一是依托“教学诊断与改进”应用系统对教师、学生个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和填写应用系统。二是依托“课程平台”应用系统,学校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三是依托“学习通”APP进行双向监测互动。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状态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设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状态,结合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达到师生双向监测与互动,强化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三)制訂发展规划,强化自我管理

教师、学生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教师个人根据学校教师发展标准,结合学校目标任务、专业(教研室)建设、课程(团队)建设、自身发展等需要,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并按年度进行分解,制订年度计划。进校初,学生个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等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按年度进行分解。个人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要明确、具体、可检测。教学督导通过信息化平台监测教师、学生个人发展规划情况,以强化教师与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激发师生内生动力。

(四)开展多元评教,优化诊改机制

在教学诊改视角下,学校进一步优化评教方式,构建了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的网络智能评教体系,将评教与诊改相结合,针对问题,引导诊改,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保证学生学习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教学督导员随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位督导员对其进行评价,并通过平台系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诊改建议等。二是同行(本教研教师)随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3名以上同行对其进行评价,同时通过平台系统反馈同行之间的诊改建议。三是学生通过问卷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每月开展一次满意度评价,每学期开展一次综合性评价活动。学生采取匿名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教学督导员、同行听完课后与他们进行交流,定期了解每个班级对自己教学的评价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 “学习通”APP制订针对性的教学问卷面向学生开展调查。教师整合多方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等,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员、同行、学生评教的综合成绩作为教师评先选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五)完善绩效考核,量化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督导诊改实际,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将教学督导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一是学校对督导室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考核;二是督导室对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考核。根据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规定、教学督导员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确定每年的教学督导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具体、明确、可检测、可量化。根据考核结果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原则,发放教学督导工作绩效工资,促进教学督导工作的良性开展。

五、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督导就是为了做好学校教学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引导二级教学单位、教师,以及学生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由质量主体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从源头保证质量主体依照相关的标准和既定的目标开展工作,同时采取监督、奖惩等相关激励机制,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良性发展。

督导室和各级教学督导员在教学诊改背景下,需不断转变教学督导理念,从管理就是服务转变为服务就是管理,能够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从而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

参考文献:

[1]梁文明,谢华.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兼谈改进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路径[J].高教论坛,2005(6):64-66.

[2]陶会平.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诊断的现状与改进的路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9-22.

[3]刘泽军.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督导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4]李金凤.基于教学诊断与改进视角的高职教学督导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2):30-33.

[5]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教学督导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高校如何发挥教学督导在考试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