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21-04-21 00:13袁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策略

引言:

创造思维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高中数学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高中数学知识中有许多中解题思路和方法,需要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引导下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和新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单调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重难点的识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与教师缺乏有效的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抑制。高中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1]。

1.2教学资源匮乏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学生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教材,这与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相差甚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罗列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在常规化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解答问题,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2.1激发学生自信

高中数学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会产生退缩和畏惧的心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保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新奇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而是让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解决。这些新奇的想法和问题是学生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瞬间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战胜困难。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相关知识之后,向教师提出来自己的疑问:“在这三者中只有双曲线有渐近线,我们可以借助渐近线画图,那我们可不可以借助渐近线解决实际问题呢?”教师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渐近线是两条直线,直线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什么?。我们在画图的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双曲线的开口随着渐近线的斜率大小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借助渐近线的斜率可以判断什么内容?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双曲线与渐近线的关系图,看到渐近线的斜率与双曲线开口大小的关系。然后对照渐近线的斜率判断一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问题,这样就解决了二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2.2重视探究性学习

数学问题十分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学生采用多种思维方法辅助自己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数学公式定理等融入学生探究的问题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必修第四册第十一章《立体几何初步》中的多面体与棱柱教学中,课本上的例题是求证斜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直截面的周长与侧棱长的乘积。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侧面积?”学生已经学习了直棱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直棱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求斜棱柱的侧面积?”教师借助图片和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直棱柱和斜棱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学生在观察两种棱柱的侧面展开图中会发现可以借助割补的方法将斜棱柱进行复原,得到斜棱柱复原成为直棱柱后的截面周长,而另一边等于原直棱柱的侧棱长,最后推导出斜棱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和直观的图片展示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良好的师生交流中提高学生与教师探讨问题的兴趣,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增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偏差,对学生的知识空白进行补充。在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五章《数列》5.2等差数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研究课本中的例题: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是310,前20项和是1220,求前30项的和。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和思考这道题的解法,提示学生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多个解法,比如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a1=4,d=6,所以S30=3×302+30=2730。学生通过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和前n项和的公式计算出这道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的解法,比如有个学生计算:因为S20-S10=a11+a12+……+a20,所以S30=3(a11+a12+……+a20)=3(1220-310)=2730。这个公式是利用了等差数列的形式和求和公式得到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激发和培养,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等灵活运用数学公式的有利条件,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丹丹.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2(04):165.

[2]佧米力·米热艾合麦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2022(04):203.

作者簡介:袁涛,女,汉族,贵州安顺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毕业院校: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