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效应的中职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2021-04-21 00:13杨柳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本文尝试用以下三个心理学效应探究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包括: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常用“同理心”加强正面引导,打造特色团建活动;巧用“霍桑效应”优化班级管理,重点关爱后进生。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策略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教育兴国,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我国不断深化中职教育改革使得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中职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中职生学生存在心理弱质性、行为冲突性和生源复杂性等特点。班主任工作是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发展和成长的重要他人,也是学生成人成才之路上的教育者与引导者,是班级集体活动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与任课老师及学校的沟通的桥梁,承担着教育、服务、管理等多重职责。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工作需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让中职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有迹可循,有法可依。中职学生处于潮气蓬勃的青春期,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因为中考的失利让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具有为难情绪,但是他们又非常渴望证明自己: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前卫、富有创造力,迫切想在班集体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满足感。针对中职生学习的这些特点,中职班主任应该把班级管理工作转变为班级服务工作,利用心理学效应,抓住中职生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依赖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即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探寻一种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本文试图以三个心理学效应,为班主任工作提供策略。

一、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斯塔尔效应”是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景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景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提出这一效应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他在考查一所学校的时候,随意从每班抽3位同学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非常认真的表示:“这18位同学经过科学测定全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这所学校,发现这18位同学的确超过一般同学,长进很大。后来这18人全部在不同的岗位上赶出了非凡的成就。这一效应就是期待心理的共鸣现象。

中职生由于家庭原因,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多子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重组家庭等,很多中职学生缺少关爱,性格内向、敏感自卑,对自己不自信,心理脆弱,胆怯,不善于与人沟通。将这一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建立合理的班级激励制度,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班风。将班级管理转变为班级服务,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了解学生身上的優势和闪光点,并辅助“皮格马利翁”的期待效应,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找到自信,并能发挥特长。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绩优异,考试满分,而是明白自己的擅长做什么事情,不断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

在班级中通过学分制促进激励,如为班级管理贡献建议并被采纳者、代表班集体参加比赛者、专业证书考核通过者等等都给予不同分值的操行分奖励。在这样的期望和合理的激励制度下,容易建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激发出学生的内动力,认为自己应该在学习上、活动上、行为上更加优秀、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也激发出强烈的班级荣誉感。每个同学都想获得奖励,因此更加努力的完成每项活动、每项学习任务变成“操行分积分高手”。这种不以扣分为目的,以加分作为激励机制减少对学生的负面评价,减少学生被扣除操行分,被批评的消极、负面情绪。引导全班形成和谐、良好的班级氛围。将德育管理与学习成绩相挂钩,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学好中职专业课程的内驱力。

二、常用“同理心”加强正面引导,打造特色团建活动。

同理心(Empathy),也可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里换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对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研究者们对于同理心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单向度和多向度两种。单一度的同理心有Feshbach认为同理心是一种能够了解、预测他人行为和感受的社会洞察力。多项度的观点比如Davis(1983)对同理心的多向度内涵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把同理心概念分为认知成为(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成分(感受他人情感),将同理心结构成观点采择、幻想、关怀、个人痛苦感。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民主性教育,建立和谐与关爱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呢,作为老师与于同学保持“同理心”。尊重班级每一位成员的地位和角色。民主管理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是主人,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广泛征求每一位班级成员的意见,采用“每人提供两条建议”的形式,全面收集信息,然后“不记名”进行统计,最后制定的班规由全体学生共同决定,减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权威管理模式,在“民主、公平、公开”原则下,唤醒中职学生的价值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班主任时刻保持同理性、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班级同学的成长和进步着想,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除了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更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坚持“疏导为主”的原则,加强与学生私下交流的机会。善于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拉进师生心理距离,并巧妙的进行引导,班主任老师除了与同学的换位思考,进行师生理解,也可以让同学互相换位思考,生生理解。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理解学生,利用游戏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设置想象游戏:假如你是领导,你愿意聘请哪一位同班同学来与你共同进行管理?通过有趣的小游戏,同学学会用赞美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同学,去理解班干部的管理,去做一个懂得欣赏与赞美和理解他人的人。

基于“同理心”的出发点,学生喜爱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在学生紧张学习之余,有空闲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优异表现及时奖励,奖励的方式是举行丰富多样的团队建设活动,比如集体电影观赏、见习总结水果party、才艺展示活动、欢乐新年活动等。

三、巧用“霍桑效应”优化班级管理,重点关爱后进生。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或称霍索恩效应,是指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而会改变行为的倾向。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此概念,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这一项原本在工厂中的实验,同样也可以应用在班级管理中,与员工因收到额外关注而引起绩效或者努力上升的情况类似,在班级中持续的关注后进生,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和学业成就呢?笔者在班级中选取了5位学习困难的学生,每周抽取周一的晚修时间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利用专业教师的身份分析学生的作业、试卷和考试成绩,经过为期一个学习的额外关于与辅导,5位同学在期末考试和德行评定中有具备不同程度的进步。学生在访谈中提到:是老师的关注和关心,让自己建立了学习中的信心。是老师时时刻刻的目光让自己不再管不住自己,而是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自己。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重点关注后进学生,比如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或者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巧用霍桑效应,将后进生进行转化,更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在自己的未来。现如今,很多学生都是“00后”,享受着丰富的无组织生活,早早具备自我意识,希望自己被重视,被认同。当自信心建立之后,学生更加大胆的表达自我意愿,坚定地追求自我目标,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教学生做人,更教会学生自律,引导学生学习“人生之道”。班主任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者,改善班级管理模式,运用心理学效应,从爱出发既能够帮助班主任教师提升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能顺应时代步伐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全方位素养,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符合自我价值认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对班级的各位同学进行合理甄别和引导,加强班主任教育、引导、管理的力度,提升积极性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心理学效应,抑制负效应,巩固和增强中职班级的凝聚力,符合当下职业教育发展和未来趋势,必将带领中职班级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奉永文.正确认识学生是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基础[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1):40-41.

[2]梁红.班级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02):172-174.

[3]邢晓佳许衍琛.中职班主任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探究[J].职业技术,2021(3):20-22.

[4]罗逸东.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及其管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S1):133-135.

[5]陈桂生.“班主任制”缘起—俄国班主任制要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11):66-68.

[6]杜時忠.“班主任制”走向何方[J].教育学术月刊,2016,(11):3-10.

[7]佘林茂.走向教师领导:学校日常生活中的班主任角色构建[J].2021(1):63-70.

基金项目: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steam理念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0GH467。

作者简介:

杨柳(1989.4-),女,汉族,就职于广东省东莞市商业学校,幼儿教育讲师,硕士学位,专业:学前教育,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策略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