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植园:传承“课读耕植”

2021-04-21 21:56龚柏顺
检察风云 2021年3期
关键词:朱家角庄园园林

龚柏顺

课植园为江南著名的庄园式私家花园,园主马维骐,故又称马家花园,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马维骐(1853—1928),字文卿,曾是朱家角首富,受清末“置田造园”风气的影响,在朱家角先后置地8000多亩,并于西井街北首买田96亩,1912年开始造园,历时15年才建成这座集江南园林精华于一园的马家花园。

课植园坐西朝东,园内建有迎贵厅、宴会厅、正厅、耕九余三堂、逍遥楼、书城楼、望月楼、戏楼、打唱台、藕香亭、倒挂狮子亭、司教亭、碑廊等各类建筑共200余间。还有假山、九曲桥、课植桥、荷花池、稻香村等游览胜境。在会客厅的厅堂悬挂对联一副,上书“课经书学千悟万,植稻麦耕九余三”,藏头“课植”,意为“课读之余不忘耕植”,既点明园名的来歷,又寄托了园主人对子孙后代的厚望。整个庄园分为“课园”与“植园”两大部分,充分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

“课园”是园主人一家的学习和生活区,建有轿厅、客厅、堂楼、迎贵厅。其中,“堂楼”是马文卿三个女儿的闺房,悬匾“抚琴听风”,表明这里也是马文卿女儿们学习琴棋书画之地。“课园”的点睛之作为“书城”,园内两幢小楼中一为藏书楼,一为读书楼,经历百年沧桑至今仍保持原貌。藏书楼位于迎贵厅北侧,楼有二层,楼上左室藏图、右室藏书,楼下是珍藏古玩之处。迎贵厅南侧是读书楼,这里环境幽静,是读书做学问的风水宝地。读书楼旁边有一条长约20米的碑廊,碑廊内镶嵌着明清著名书画家碑刻15块。当年,园主不惜重金集明代唐、祝、文、周四大才子的真迹,又聘请金石高手依照真迹雕刻而成,字体苍劲有力,笔锋勾丝毕露,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在“课园”的花园区内,有仿苏州狮子林建造的假山,这些假山石是精选的太湖石。假山东有“打唱楼”,西有“观唱楼”,两楼遥遥相对,是仿照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戏楼造型所建,专供喜庆和佳节演戏时用。

课植园

“植园”,辟有稻田、菜地和果林,取名为“稻香村”。这是园主人以“农圃者”自居,为耕植亲力亲为,以庄园式园林为载体,回归一种自然、澄澈与安宁的生活,同时也是让儿孙们体会农夫耕作之辛劳,以及“耕九余三”的持家理念。相传旧时课植园占地96亩,植园就占去三分之二,只可惜由于历史变迁,植园只留下极小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马家花园被日本宪兵队占领,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文卿后人在园内创办约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改为珠溪中学、朱家角中学。1986年,课植园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结束在庄园内办学校的历史。

2009年春节,扩建后的课植园正式对外开放,再现了“课读耕植”的文化主题。课植园迎客厅的大匾额“蓬荜生辉”,如今又熠熠生辉。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著名音乐家谭盾与“昆曲王子”张军联手打造的中国第一部园林实景昆剧《梦回·牡丹亭》,在这座江南园林里舞起水袖,演起杜丽娘与柳梦梅生生死死的爱情传奇,从当年6月初上演到10月底世博会闭幕,每周五、周六、周日演出,总计演了86场,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好评。2012年10月,课植园始建一百周年之际,举办了“课植百年,盛装游园”活动,展示本土“课与植”的历史形态和今日回响。

课植园坐落在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上海近代工商业重镇”之称的朱家角,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将“课”与“植”衍生为“人文”与“实业”,对传承课植文化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编辑: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

猜你喜欢
朱家角庄园园林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在皇后山的茶庄园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古镇旅游游客体验探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浅析青浦区朱家角居住区设计管理中问题和对策解析
动物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