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栽培技术对油茶产油量的影响试验

2021-04-22 10:57涂光惠
南方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油量饼肥潜山

涂光惠

(安徽省天柱山林场,安徽潜山 246300)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物质资源中含有纯氮2 553 万吨,是全国农业栽培植物每年实际吸收化学合成氮(620 万吨)的4.12 倍。因此,应高度重视对生物质氮的利用,将废弃生物质资源用于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

然而,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是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采用“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粮食生产方式粗放,消耗了大量的耕地资源,环境压力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国际公认的每年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kg·hm-2,我国每年农用化肥施用量超过400 kg·hm-2,是安全上限的1.93 倍。2019 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表明,全国一至三等耕地面积占比仅为31.24%,其余四至十等耕地面积占比高达68.76%;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也很突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北方地下水受到硝酸盐的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口感下降,农残超标。

一方面,我国化肥使用量大、利用率低,60%~90%的化学肥料变成了污染物质进入环境中;另一方面,我国种养殖业大量生物肥料没有得到利用,被排放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基于此,于2016 年在安徽省潜山市国有天柱山林场油茶林内开展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生态栽培技术试验[4],旨在探索优质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6 年3 月—2019 年12 月在安徽省潜山市国有天柱山林场实施。安徽省潜山市国有天柱山林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7′、北纬30°43′,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试验共选择7个油茶林小班,总面积35 hm2,具体信息如表1 所示。

表1 试验样株配置

1.2 试验材料

1)磷酸二氢钾(KH2PO4),纯度≥99%,折合P2O5≥52%、K2O ≥34%,山东潍坊泰达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1.8%复硝酚钠水剂,山西德威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3)复合肥与腐熟的菜籽饼按1 ∶14 比例混匀后,作为根部追肥施用。复合肥总养分≥45%,N、P2O5、K2O 组成比例为15 ∶5 ∶25,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4)粪力元EM 发酵剂,有效活菌数≥2.0亿孢子/mL,水分≤2%,ETS(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如表1 所示,进行9 组试验,考察1.8%复硝酚钠浓度和叶面喷施时间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并设置对照组(CK)。

叶面追肥磷酸二氢钾和复硝酚钠,施用方法为花后叶面喷施1~3 次。为防止复硝酚钠与磷酸二氢钾复配后产生絮状沉淀,在混配时加入液肥0.5%的柠檬酸缓冲剂后,再加入复硝酚钠。

1.4 田间管理

试验组采用不动土栽培技术:1)不垦覆不除草;2)地面覆盖农作物秸秆,用量为25 t·hm-2(干重);3)施用14 ∶1 饼肥+复合肥(腐熟)1.5 kg/株;4)施用EM发酵剂1 000 mL·hm-2;5)施用绿僵菌300 g·hm-2。

对照组(CK)采用常规动土栽培技术:进行人工垦覆1 次,除草2 次,施用1 ∶1 饼肥+复合肥(腐熟)450 kg·hm-2,不进行叶面施肥,不使用生态化栽培措施(不覆盖农作物秸秆,不施用EM 发酵剂)。

每种试验选择10 株样株进行试验,包括对照试验,共重复4 次,共计选择400 株试验样株进行试验。

复合肥采用N-P2O5-K2O(15-15-15)复合肥,在试验区用量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kg·hm-2·a-1以内,为100 g/株,与菜籽饼肥混匀后腐熟施入,折合单位面积复合肥施用量为165 kg·hm-2·a-1。3月在试验株周围撒施后,再施入绿僵菌300 g·hm-2预防地下害虫,然后覆盖农作物秸秆,用量为25 t·hm-2(干重)。

对照区复合肥施入量采用国际安全使用标准上限(225 kg·hm-2·a-1),与菜籽饼肥混匀腐熟后在垦覆时穴状施入,折合单株复合肥施入量为140 g/株。

1.5 产量统计

考虑到不同样株大小、密度、干湿程度、出油率等的差异可能产生的误差,产量采用产油量计算,并折算成单位面积冠幅面积产油量,然后按照郁闭度为0.7 的林分密度,折算成单位面积产油量。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由于生态化栽培措施对油茶产生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产油量采用试验3~4 年后的2018 年和2019 年秋季年均产油量计算,以消除大小年的年际差异产生的误差。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3 所示,生态化栽培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油茶产量,叶面施肥次数与复硝酚钠施用浓度提高,对油茶也有增产作用。将表3 数据转换成数据分析阵列,如表4 所示。对表4 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表6 所示。

表3 试验结果

表4 数据表明,不同试验间方差较大,不同试验方式的产油量有较大差异。

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表5),在a=0.05 水平上,不同试验措施类型(行间,也即生态栽培技术与常规动土栽培技术之间,以及叶面施肥次数之间)对油茶产油量的F=8.479 8,大于临界值Fcrit=4.757 1,P-value=0.014 1,小于0.05,表明生态栽培技术与常规动土栽培技术,以及叶面施肥次数的不同对油茶产油量影响显著。

表4 数据分析阵列

表5 统计分析

不同试验措施水平(列间,也即生态栽培技术与常规动土栽培技术之间,以及叶面施肥浓度之间)对油茶产油量的F=6.321 4,大于临界值Fcrit=5.143 3,P-value=0.0288,小于0.05,表明生态栽培技术与常规动土栽培技术以及叶面施肥浓度的不同对油茶产油量影响显著。

表6 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油茶采用生态化栽培技术能够明显增加油茶产油量,采用地面覆盖农作物秸秆,用量为25 t·hm-2(干重),施用14 ∶1 饼肥+复合肥(腐熟)1.5 kg/株,施用EM 发酵剂1 000 mL·hm-2,施用绿僵菌300 g·hm-2,花后、间隔10 d、叶面、果后各喷施1 次磷酸二氢钾0.3%溶液+1.8%复硝酚钠2 000 倍液,油茶产油量可以达到1 006.341 9 kg·hm-2。

猜你喜欢
产油量饼肥潜山
有机肥培肥方式影响柑桔园生态效应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摘柿子
低渗透油藏挖潜增产技术与应用
配方施肥对澳洲茶树枝叶产量和产油量的影响
饼肥对延安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烟雨潜山
厌倦
不同海拔条件下春油菜光合生理和产油量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