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1-04-22 15:40杨春邹晓明
江苏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现状调查

杨春 邹晓明

【摘 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践行“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须事先调查摸清学生的资助需求,通过科学选择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和精神方面的现状和资助需求,明晰相关资助机构和工作者的目标职责,在“资助育人”的协同性、精准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0-0027-06

【作者简介】1.杨春,江苏省南通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江苏南通,226001)副主任,副书记;2.邹晓明,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如皋,226500)副主任,高级教师。

一、调查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资助政策工作,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并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制度,在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学生的资助需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也适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提出了“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呼吁“改变过去那种资助是资助,育人是育人,只顾各自用力,资助与育人‘两张皮的情况”,强调“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把资助和育人有机融合起来”。[1]此后,各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加强了“资助育人”的实踐和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学生资助工作开始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从偏重“物质支持”逐步向兼顾“精神关怀”升级,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活动内容和教育意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事关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发展,事关民族的未来。[2]在义务教育阶段,“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由于这一阶段包含9个年级,学生的年龄跨度很大,导致资助需求丰富多样且差异较大。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年龄偏小,思想尚未成熟,不擅于表达内心的真实需求。所有这些都对准确把握学生资助需求,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近年来,伴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全市的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得到了资助学生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和普遍赞誉。为了更好地践行“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须事先摸清本地区学生的资助需求。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研究。本研究以南通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生的资助需求为主要调查内容。希望通过客观深入的调查和科学合理的分析,把握资助对象的真实需求,发现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也为其他地区的同类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工具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是自编问卷,编制过程先后经历了文献梳理、框架拟定、问题编写、问卷合成、试测修改、咨询完善六个阶段。

问卷的编制紧扣“学生需求”,聚焦“资助育人”主题,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区域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将学生的生活需求、学习需求、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作为主要调查内容,从中梳理提炼出16项重要指征,并将其转化为便于开展问卷调查的具体问题,形成了相对完整、合理的学生需求调查的指标框架、基本要素和观测点位,以便于全面、精准地把握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现状(见表1)。

[指 标 观 测 点 生活需求 日常生活困难与每月零花钱使用等 学习需求 学习状态、学习感受、学习动力、学习期望、学习辅导、学习拓展活动等 交往需求 交往困扰、交往理解、交往对象、交往方式等 情感需求 家庭生活感受、校园生活苦恼、负面情绪来源等 ][表1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调查框架]

问卷编制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调查问卷的质量,我们还对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试测。结果表明,问卷整体设计良好,信度水平较高,可以用于调查测试。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考虑到调查的主要目的以及实施主体的自身条件,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限定为南通市域范围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组织辖区内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段学生分层抽样,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问卷调查。另外,调研过程也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状态下填写问卷。这样,既符合教育研究的伦理性原则,也有助于提升调研的可信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943份,收回有效问卷10641份,有效率达89.1%。其中,参与调查的男生5534人(52.01%),女生5107人(47.99%),性别比例基本相当;地级城市学生1911人(17.96%),县级城市学生1404人(13.19%),乡镇农村学生7326人(68.85%),被试来源符合经济困难家庭分布的基本特点,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为3414人(32.08%),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为3474人(32.65%),初中生为3753人(35.27%),学段分布较为均衡。

三、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南通市的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困难得到了解决,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仅有极少部分学生偶尔会遇到一些生活困难。从学生的学习需求、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三个维度来看,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就读区域和家庭所在地的分类比较来看,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对学生需求的影响已微乎其微,区域内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均衡性进一步增强,这也从侧面佐证了近年来我国推行的精准扶贫、优质均衡、教育公平等重要措施的成效性。

(一)生活需求能够基本得到满足

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已无任何生活困难,这充分表明前一阶段的学生资助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调查也显示,仍有20%左右的学生会遭遇一些偶发困难。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于贫困家庭学生,除了定期资助外,还应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不断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从“每月零花钱有多少”的调查结果来看,76.03%的学生在60元以内,13.51%的学生在60~150元之间,5.36%的学生在150~240元之间,5.1%的学生在240元以上。而一份源于《经济研究导刊》的调查报告显示,早在2014年,云南省某地农村学生每人每天平均零花钱是3.525元,而城鎮学生每人每天平均零花钱为 4.825元。[3]这一巨大的反差表明,当前大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只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仍有相当多的资助对象的日常生活远未达到同龄学生的平均生活水平,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细节。

(二)学习需求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调查数据显示,59.54%的学生认为其学习状态处于优良以上,57.56%的学生表示学习“有点压力”,56.74%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主要来自“自我的理想”。这表明大多数被资助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理想,学习感受“适度”,学习动机积极正向、水平较高。值得注意的是,有79.28%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校外辅导学习,还有69.97%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自费游学。这从侧面提醒我们:置身于新时代学习语境之下,学生的学习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贫困家庭学生也渴望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优质的学习资源,期待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和学习体验。

(三)交往需求趋向更高层级目标

67.69%的调查对象表示交往中没有任何困扰,30.21%的学生表示“偶尔有”,这表明被资助学生的日常交往较为正常顺畅,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在影响交往的因素判断上,学生的选择较为多元而且均衡,主要表现为学生自身性格气质的差异。在关于团体活动和校园大型活动对促进交往的理解上,52.69%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1.9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其中有70.65%的学生选择“大型活动”,53.36%的学生选择“团体活动”作为交往的主要路径。这些数据说明,在人类社会交往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交往需求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他们渴望融入新的生活圈子,从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友谊和团体认同,进而满足自身爱与归属的高级需求。

(四)情感需求注重自我价值实现

在家庭境况的自我评价上,27.23%的学生认为“生活条件尚可且充满温暖”,62.56%的学生认为“生活条件一般但充满温暖”。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被资助学生对家庭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被资助学生对亲情关怀的格外重视。在“学校中最苦恼的事情”的选择上,“学习竞争激烈”位居首位,达到34.37%。而在“情绪的来源”上,学生则将重点锁定在“学习的困惑与压力”(52.73%)和“家长的期望与要求”(46.81%)上。对学习的苦恼和焦虑反映出学生开始关注学习的意义,重视自我的实现,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对“家长期望与要求”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和家长对实现自我价值和成就社会价值的共同追求。

四、分析与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分布、结构以及资助需求等因素都在不断变化。”[4]传统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正逐步由“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型升级。从“育人”的角度对当下的学生资助工作加以认真检视与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一)区域资助工作成效明显,但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调查结果表明,经过多年的努力,南通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基本解决,他们的整体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对资助工作普遍持支持和认可态度。这说明资助工作不但有效地改善了受资助学生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积极心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究其根本,这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资助管理部门的持续努力。多年的资助实践已经在区域层面形成了较高的思想认同,营造了“资助育人”的浓郁氛围。伴随着资助研究的持续深入和资助举措的不断改进,“资助育人”的价值与成效正逐步彰显。但是由于“资助育人”是一项全新的实践课题,没有固定的程式和现成的经验,加上经济困难家庭成因各不相同、学生个体需求千变万化,在客观上给“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提升空间。每一位资助工作者都应当对这项工作怀有百倍的热情,投以热切的关注,开展持续的探索。

(二)生活需求问题基本解决,但资助机制有待完善

尽管本地区学生生活需求方面的问题已基本消除,但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偶发性困难时有发生”和“生活零花钱缺乏”仍然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帮助这些家庭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由于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主要是政策性服务机构,其所开展的资助活动更多的是一些“治标”之举而非“治本”之策,对于一些根源性、系统性的问题往往力不从心,有些需求问题在这一层面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只有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资助运行机制,采用多系统支持、多部门联合的方式,才能从根源上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三)精神需求问题日益突显,但资助供给相对滞后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受资助学生的需求正在从“物质依赖”逐步向“精神满足”转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新的需求矛盾和新的需求问题层出不穷,区域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全新的挑战。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当前的学生资助工作,仍然以经济资助为主要形式,目标和方式偏重共性、忽视差异,供给侧产品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降低了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资助育人”理念深入人心,但育人质效尚需改善

从“资助助人”到“资助育人”,不仅是资助理念的转型与跨越,也是资助价值的丰富与提升。陈宝生部长曾经指出:“‘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体资助工作者积极参与、不懈探索,“资助育人”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工作理论与实践也日益充实,“资助育人”已经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核心追求和亮丽底色。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当前的“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但一些共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资助机构还存在育人职责不清晰、功能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制约了育人功能的实现;相关育人主體力量分散,各行其是,未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资助”与“育人”功能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资助风气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在资助内容的安排上,缺少量身打造的个性化育人方案;在育人主题的设置上,大多仍局限于“励志”“诚信”“感恩”等话题;在育人过程的安排上,仍拘泥于道德说教、主题活动等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生活需求的满足是“资助育人”的基本前提。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学生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生理和安全两方面,它们位于需要层次的最底层,是其他一切需求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日常生活条件艰苦、求学所需费用拮据,他们对最基本的两个层次的需求表现得尤为强烈。因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是做好资助工作、实现育人价值的首要前提。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本地现状,下一阶段的资助工作应当注重整合多方帮扶力量,持续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不断健全快速反馈机制,积极完善应急资助措施,多层级、全方位、高效率地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深度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精神需求的实现是“资助育人”的核心要义。

精神需求是人特有的一种需求,是人在获得物质满足之后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主动追求精神完满和道德完善的高级需要,主要包括“爱和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和其他学生相同甚至更为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大多心思敏感、情感脆弱、心理负担沉重,渴望得到他人的接纳、关怀和尊重,期待实现个人的价值,确立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可以想见,如果学生的精神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他们中的一些人很有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漠、心胸狭隘、怀疑自我、抗拒集体,这对于学生性格的健全、心理的健康和道德的完善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资助育人”,其核心要义就在于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精神需求,进而达成其心理健康、性格健全、精神完整的成长目标。

3.机构职能的完善是“资助育人”的重要保障。

目前,各级各类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主体。受传统思维和资助方式的影响,这些资助机构职能往往偏重于经济资助,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流程和稳定的资助体系,但是各项育人体系则相对不完善,缺少系统的育人机制,整个育人环节显得较为薄弱。[6]机构职能的偏颇导致育人功能的流失,资助内容和资助活动常常偏离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本无法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因此,资助机构要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双线并行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资助机构职能,为“资助育人”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一方面要持续优化经济援助体系,努力为受资助学生创设安定、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育人功能建设,加强学业帮扶和能力培养,促进受资助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实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4.育人路径的创新是“资助育人”的不竭动能。

“资助育人”是一项常做常新的事业,充满了挑战性、开拓性和创造性。面对各式各样的家庭困境、不一而足的生活需要、因人而异的精神需求,传统的资助方式和育人模式的不足之处已经逐步显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资助育人”的发展进步必须依赖育人路径的持续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立德为要、树人为本的“资助育人”理念,通过跨界、整合、协同、转化等多种创新手段,积聚育人动能,开辟育人新路。

(二)建议

1.提升资助机构的协同性。

“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资助机构要努力消除政策障碍,完善机构职能,打通部门壁垒,协同多方力量,开展合作行动,彻底改变资助管理机构被动应付、单打独斗的“资助育人”局面。

2.提高“资助育人”的针对性。

“资助育人”是一项精准工程,要将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全程育人,坚持在精准“资助育人”的基础上开展常态化工作,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发展“资助育人”的创新性。

“资助育人”是一项创新工程,要积极践行“物质助学、精神筑梦、实践铸人的‘资助育人原则”[7],开辟育人阵地,打造个性方案,丰富育人活动,以精准化的“资助育人”工作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最终实现从“助学解困”到“育人成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印发杜玉波副部长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EB/OL].(2016-08-05)[2020-07-08].http://www.csa.cee.edu.cn/tongzhigonggao.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J].人民教育,2019(Z3):7.

[3]李保玉,何瑞静.云南省小学生零花钱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126.

[4][5]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013).

[6]韩东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以河南省高校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1):132.

[7]王清,王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6):153.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现状调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