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攻关”助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2021-04-22 15:40姜宁兵
江苏教育 2021年4期

【摘 要】课堂转型一直被认为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所在。“优学课堂”便是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课堂转型的基本主张。其中“项目攻关”是学校“优学课堂”行进的“另一条腿”,“项目攻关”立足校本特色,聚焦理论研究,引领实践探索,解决现实问题,一路“保驾护航”,实现课改“两条腿走路”,愈加行稳致远。

【关键词】项目攻关;优学课堂;课堂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0-0058-02

【作者简介】姜宁兵,江苏省如东县教育体育局(江苏如东,226400)教育党工委书记、党组书记,局长,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原校长,高级教师。

2016年,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提出“优学课堂”的建设主张。其初衷是力图以这种课堂变革来扭转局面,改善生态,提升质量,有力促进新时期学校的转型发展。我们深知课改行不行得看效果,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看长期发展。当然更要能够居高望远,与时俱进,有较强的前瞻性。虽然“优学课堂”是摸爬滚打式的试验,但绝对不能肆意胡来。“项目攻关”是“优学课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自我诊断、及时矫正的关键体系。

一、“项目攻关”的指导原则

一是遵循了“大题小作”原则。化大为小,分点突破,分工合作是“项目攻关”的实施策略。学校依据调研分解出18个子项目,共分为四类:教师备课研究(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自编讲义、编制导学案)、课堂专题研究(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作文教学、合作学习、学生表达、媒体教学、学生笔记)、作业考试研究和评价机制研究(学生作业、错题集、考试分析、课堂评价)。

二是遵循了“无缝对接”原则。“项目攻关”聚焦的是教学重难点,子项目本身都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目的是解决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去纠正做得不正确的,改善做得不够好的,规范做得不到位的。每个子项目都与教学常规全面融合,让课改遵循教育规律,严格遵守教学常规。

三是遵循了“因人而异”原则。自主申报、合理组合、人尽其才是“项目攻关”的组队准则。“项目攻关”不是形式上的口号,也不是另有所图的创新。它是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而来,要真正出谋划策。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成员都应是项目的最佳人选,必须根据各人的特点、特色、特长自愿组合。

四是遵循了“春色满园”原则。全员研究、人人受益、个个发展是“项目攻关”的人本理念。“优学课堂”不仅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教师个人修炼、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决定了“项目攻关”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英勇奋进,而是全校上下众志成城的勠力同心。

五是遵循了“求同存异”原则。恪守规范,尊重规律,张扬个性是“项目攻关”的显性特色。“优学课堂”绝不是把所有人放进同一个固定框架里,也不是类似生产线那样产出,而是把不守规范、不合规律的变得守规范、合规律。“项目攻关”不是全盘否定传统,而是要引领教师在遵循课改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优秀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主张。

二、“项目攻关”的实施策略

一要持之以恒抓培训。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为坚持以整体性培训为主体,促进全员认知,让“项目攻关”深入人心。坚持以项目化培训为指导,提升科研能力,让项目研究早出成果。坚持以应用型培训为突破,诊断教学实践,让课改理念落地生根。

二要全员参与树典型。“项目攻关”一开始便定义为全员性攻关研究,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一线边实验边研究,一方面,引领全员投身课改,在“优学课堂”建设中树立学科课堂教学的先进典型。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攻关组强化管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树立阶段研究的先进典型。同时,依托学校教科室,激励群体性科研,在二者的融合中树立教育科研的先进典型。

三要整体联动补短板。“项目攻关”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何种课改的缘起,都是现实的问题与不足的反映。以“优学课堂”为例,它的提出源于学校传统课堂“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弊端,而传统课堂的诸多弊病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优学课堂”首先便要打造“既中看又中用”的课堂,能够突出核心素养,顺应时代要求。所以,“项目攻关”就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補教学理论的短板,要强化队伍建设,补专业功底的短板,还要与时俱进,补现代技术的短板。

四要课题研究提品质。在“项目攻关”过程中以微型课题研究提升项目品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县级微型课题,让这些微型课题服务于教学,遍地开花式解决各类实际教学问题。以市级重点课题研究提升课堂品质,鼓励项目主持人把“项目攻关”升级为市级课题,通过18个“大课题”带动推进“项目攻关”提质增效。以省级立项课题研究提升教学品质,围绕“优学课堂”打造省级课题,以课题为引领,做实做优校本教研,实现学校课改的全面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要动态考核稳常态。抓实做优过程管理是“项目攻关”持续发力、稳步推进的关键。就自身特点而言,“项目攻关”不是周期短暂的工作,也不是单一简易的任务。它基本能够与“优学课堂”建设同步行进,彼此指导,同时进阶。只不过与“优学课堂”的实践摸索相比又有一些区别,它更偏向于教育教学理论、规律及方法的研究。而这对多数一线教师来说,跨度较大,难度较高。为确保项目有序实施,早出成果,可通过组间评比,以项目评比促进阶段推进;可通过年终考核,以绩效评估保障中期稳定;还可通过名优评选,以骨干评选实现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