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

2021-04-23 22:19温洪亮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融合

【摘 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均来源于生活,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要和生活实际相融合。对高中数学教学而言,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公式和知识点,不如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使用数学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的规律,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相融合,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丰富教学题材,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数学课堂;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034-02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导致很多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基本知识点和公式,而没有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相比之下,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数学知识,使教学效率更高,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与数学课堂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1   生活化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融合的目的

1.1  培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生活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相融合,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发现更多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来思考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1]。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高中教师正在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是采用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渠道。毕竟只有在学生真正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时,才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相融合,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可以获得实践的乐趣,长此以往就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4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和初中阶段比较注重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形成,而在高中阶段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采用生活化教学与数学课堂相融合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生活化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有效融合的策略

2.1  将生活实际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件相关联,举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直观接受和理解教材知识[2]。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生活片段,不仅能够使原有的课堂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应用到课堂学习中。

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游戏抽卡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搜索相关数据,列举游戏抽卡的概率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引入教材中的概率知识。众所周知,游戏抽卡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与概率有直接关系,而且有不少学生在生活中都非常喜欢玩游戏。通过这种话题,不仅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游戏的陷阱。这不仅能够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深入,也能够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娱乐时间,避免过度沉迷游戏。

所以利用生活案例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也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

2.2  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案例发现问题,并利用实际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关系,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制定教学方案。

如在学习“空间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常见物品,并了解立体图形中的三视图内容。要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可以进行视图学习,这可以使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简单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3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实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来源,也能够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所以实践是展开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将生活化教学与数学课堂相融合,就是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性问题,并通过寻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深入了解数学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也需要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以及符合生活化教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展开一系列问题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比较喜欢的篮球运动引入课堂教学中,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进行探索。如“同学们在打篮球时有没有发现球和地面什么时候相离?球和地面什么时候相切?球和地面什么时候相交?”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索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与生活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此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根据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教学内容以一种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2.4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是影响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数学基础能力的关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力以及数学思维非常重要,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与课堂相融合,让学生以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以此来提高學生的学习能力。

如生活当中很多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如何根据自己的预算进行购物,并将购物成本降到最低,就需要学生利用不等式的知识。然而大多数学生不能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关联,运用不等式计算自己的购买金额,只有小于或等于自己的预算金额,才能完成购买任务。

教师需要善于利用生活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学生制造思考空间,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也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3   生活化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融合的注意事项

3.1  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性

生活化教学能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但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若教学方法不合理,则有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和区别。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并不是特别丰富,教师需要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3.2  注意教学内容设计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在生活化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生活化教学与数学课堂相融合。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既不能够偏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偏离教材内容,一定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而不是设计一些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与实际教学无关的内容。

3.3  注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自然引入

将学生生活当中可能会遇到的事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是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自然引入,不能生拉硬拽,更不能为了生活化教学而随意套用生活案例。教师一定要注重选材内容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素材,但也需要避免课堂教学过于生活化而失去了严谨性。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就是将生活中的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将教材上的抽象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发现课堂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愿意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笋.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探索[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6).

[2]李如君.生活即教育——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5).

【作者简介】

温洪亮(1982~),男,汉族,吉林农安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如何让高中数学课堂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