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

2021-04-23 22:19石莹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开始致力于教学模式的革新,尝试引入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的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这有利于在互动和引導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056-02

和小学阶段的浅层次内容相比,初中的数学知识更为丰富,难度较大,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仅仅依靠知识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应该探寻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而导学互动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1.1  导学互动的定义

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互动引导为教学侧重点,将以往的灌溉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领会知识的真谛,进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1]。

1.2  导学互动的特征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自学导纲、合作互动、导学归纳和反思训练几个方面。其中,自学导纲是指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导纲,在教学导纲内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任务,以便在课堂导入阶段学生能够按照教学导纲的相关要求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2]。合作互动是指学生在独立完成教学导纲中的学习任务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开展互动。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根据教学内容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导学归纳是指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最后选出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分享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待各个小组代表发言结束以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反思训练是指教师点评完以后,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开展自我反思,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不断自我完善。

2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自学导纲,明确数学学习方向

构建完善的导学互动教学课堂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其中,导纲是课堂教学的指向,是教学计划的体现,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凭证。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思考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设计,引导学生自学教学导纲,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在讲解“正数和负数”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教学导纲,并将教学任务发布给学生。在教学任务和教学导纲的引导下,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任务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从而探寻到数学知识的真谛。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制作教学导纲时,可以大树为喻,将大树的三个枝干分别视为正数、负数和零,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树状图清晰地了解课堂的脉络,还能明白正数、负数之间的关系。这种课堂导学方式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2.2  课堂互动合作,研究问题获得答案

导学互动,顾名思义,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侧重于互动。这个互动既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此,教师在课堂准备阶段应该思考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仅仅停留在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上面,这种互动仅仅是浅层次的交流,并不是针对知识的深层次交流。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扮演提问者的角色,可将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找到自己的疑惑之处,或者在合作学习中和其他学生产生分歧并思考无果后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在帮助学生解惑时,不应该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而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答案。同时,教师应该思考学生的互动方式,可以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动,以此提高班级凝聚力[3]。

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程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构建反比例函数的模型,并且从模型中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此,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自来水厂有意向建设一个容积为4×104立方米的矩形蓄水池,请问蓄水池底部面积和水池深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关系;若是水池深度为5米,那么底面积会是多少?这道题目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再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而教师则扮演引导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找到答案,以此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

2.3  课后总结复习,提炼答案转化成果

引导学生开展迁移性学习是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经。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复习题目时,应该立足于导学互动的思想,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对课后练习题的步骤进行拆分,将练习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进行分步训练,以此在巩固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迁移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融会贯通,以此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课后总结复习应该在知识讲解以后,根据师生交流互动的结果,提炼出答案,并对交流成果进行提炼,对课堂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在整理概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课堂知识和规律,并根据学生的总结给予相应提示,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先布置一系列组合式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教师先提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同学们,有一个角为30度的直角三角形,怎么用一个函数式子来表示它对边和斜边之间的关系呢?”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锐角和对边以及斜边之比关系的掌握,属于基础性问题。接着,教师可以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数形结合相关的问题,将三角形和函数知识进行链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提高其课后复习效率。

2.4  反馈训练思维,强化巩固知识运用

学习反馈是调整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良好的学习反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堂反馈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

如在讲解“一次函数”时,教师首先应该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的特征,使学生了解函数和正比函数之间的联系,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拥有利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在教学任务達成以后,教师需要围绕一次函数开展数学习题训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再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挑选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课堂的互动性。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以小组发言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优化教学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开展双向教学的重要途径。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为此,教师应该转变既定的教学思维,将教学变为导学,通过导学促进教学,实现导学互动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数学教学内容的固有特点,挖掘其中适用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创新设计导学方案,通过提纲导学、合作互动、课后复习、反馈学习等方式寻找适宜的切入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学互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导”与“学”的良性互动中掌握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

[2]石定娟.探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2).

[3]聂黎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

【作者简介】

石莹(1979~),女,汉族,江苏邳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