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寻求突破 推进高效课堂

2021-04-23 22:19刘慧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摘 要】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但其课程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较大的难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促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现阶段物理教师要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指出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教师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学习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099-02

物理是学生高中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在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然而,由于物理学科部分内容难以具体呈现,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教学难度较大。另外,物理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对学生的记忆力及分析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原本专注于应试教育的物理教学已经逐步跟不上现阶段教学的要求。因此,积极寻求突破,推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成为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1   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较高、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能够将教学质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学生的积极性会反馈给教师,双方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有效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

2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现状

针对现阶段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某学校高二年级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各选项可多选,调查结果见表1。

2.1  课堂缺乏互动性

调查发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比很少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学习效率高60%左右。但由于传统物理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学生存在定势思维,目前高中物理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很少。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进度稳步推进,能够很好地实施教学计划,但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学生成绩差距较大。师生间如果长期缺乏课堂互动,会导致教师无法判断学生的学习进度,无法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诉求。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

2.2  课堂缺乏生动性

传统物理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过于生硬,缺乏生动,这导致学生很少参与物理实验课,学到的知识无法通过实践来巩固,学习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物理学理论内容复杂、枯燥,学生对所学知识很难产生深刻理解,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近年来,多媒体教学逐渐被应用在高中物理课堂,但部分教师仅仅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完全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优势,这种舍本逐末的方式降低了教学质量。

2.3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物理学科理论丰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还必须要通过灵活生动的授课技巧来高效率地传播知识。但在现实情况下,各类客观因素导致物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物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

2.4  课后作业轻“质”重“量”

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借助针对性的习题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现阶段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并不会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而是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记忆所学知识。这样的方式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大量枯燥无效的课后作业中逐渐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5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调查问卷中反馈最多的就是物理教学过于偏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这很难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甚至会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物理学是理论型学科,导致他们机械地進行学习物理,不利于他们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3   推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策略

3.1  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联动

传统物理教学中“灌输式”的讲课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因此课堂改革势在必行。物理教师应当增强与学生的课堂联动,在和学生的课堂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选择以学生为主导的授课方式,用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  丰富教学活动,提升物理课堂生动性

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特点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丰富生动的课堂活动学习物理知识。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能够将学生从平时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中解放出来,这些教学活动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能推进高效物理课堂的建设。如在讲到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趣味桌球赛,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了解摩擦力的运用,让他们更加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知识,帮助他们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3  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信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保证自己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新的教学理论和物理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另外,教师要多观摩学习名师课堂,多与同行交流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探寻一条适合学生的教学路径[3]。

3.4  增强课后作业的针对性

课后作业应当具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味地使用“题海战术”。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课后负担重,如果一味地布置太多重复的作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导致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知识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作业布置。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实践的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自制一个小型的发电机,让学生比一比谁的发电机功率更高。之后在课上用电流表来测试学生自制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并且对影响发电机功率的各项因素进行点评,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巩固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

3.5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

物理学科来自于实际的生活生产,因此,如果能够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那么高中物理教学效果会进一步提高,而且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理解物理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展示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如教师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除了讲解课本中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外,还可以布置对比实验。在讲桌上放一支粉笔和一张白纸,同时把它们推下讲桌。一般情况下,粉笔会比白纸先落地,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和课本理论不同的原因。在学生踊跃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各类观点进行适当点评,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空气阻力的影响。学生在学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完美地将理论和生活实践结合,引发他们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思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

建设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总结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才能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率,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友军,袁光秀,王双维.撰写教学论文 促进专业发展——以

中学物理教师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8(10).

[2]张大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8(28).

[3]郭宁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8(3).

【作者简介】

刘慧玲(1978~),女,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