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效的策略

2021-04-23 22:19严永飞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概念教学高中数学

【摘 要】概念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概念知识,学生才能进一步完成后续的学习探索,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数学概念比较晦涩枯燥,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高效完成数学概念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开教学,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先简单概述了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提升教学实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109-02

数学概念对学生成绩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充分掌握概念知识可以更加轻松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脑海当中构建知识体系。然而,现在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依旧是填鸭式教学法,死板地进行内容阐述,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热情,数学教学效果比较一般。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理念,按照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概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进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1]。

1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价值

数学概念是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即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只有充分掌握这部分基础数学知识,学生才能拥有过硬的数学技能。假如学生没有办法有效完成数学概念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阻碍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很多学生虽然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取得的数学成绩却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难以灵活转化与应用数学概念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认识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升概念教学的实效。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更多还是将重心放在解题方法教学方面。还有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概念教学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多还是平铺直叙地讲解概念,导致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概念知识,并且教学也比较枯燥乏味,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仅影响了后续教学的顺利展开,甚至对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都造成了消极影响[2]。

2   提升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实效的策略

2.1  合理衔接新旧知识点

概念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高中数学教师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全面深刻掌握概念知识,就能够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有效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相反,假如概念教学效果一般,会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产生认知障碍,导致学生难以准确记忆知识点,甚至混淆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概念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明确认识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从旧知识入手,实现新旧知识的紧密衔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深入地掌握新的概念知识,进一步提升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如在“平面向量”这章的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平面向量”相关概念,加深他们对此类知识的了解,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按照统筹安排的原则,采用如下手段展开概念教学:先以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过的“平行”概念知识为基础,从方向和大小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平面向量概念的初步定义。然后,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效运用,讲解分析“向量”的重要意义和实际计算时“向量”的应用方法。最后,采用平面图形展示法梳理“向量”相关知识,有效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平面向量”概念知识,提升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2.2  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情境教学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能够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营造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概念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情境创设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认知以及教学内容创设更为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进行形象讲解,让学生充分认知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索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椭圆”中的“椭圆概念”这部分知识时,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条细绳、两个钉子以及一块纸板,然后在课堂上指导他们将钉子固定在纸板的不同位置上,再将长度超过两钉子间的距离的绳子固定在钉子两端,并通过铅笔挑动绳子划线,这样就能够画出椭圆。随后再安排学生调整绳子长度,把长度分别调整到小于和等于钉子间的距离画图,最后再引导学生按照画图过程展开椭圆概念归纳,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为理性的认识。

2.3  加强课堂互动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能够营造更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交流中共同進步,提升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协作观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也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放弃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引导他们展开课堂互动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适当指导,做好交流秩序的维护,避免学生思维跑偏。同时,在采用互动教学方法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设置循序渐进的交流任务,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更加轻松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进而在高效完成概念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沟通交流以及自主探索能力,为他们发散思维的养成提供帮助[3]。

如在“直线与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斜率”“直线交点坐标”以及“距离公式”等概念,教师就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直线方程分析应用题,然后让学生通过此应用题的有效分析此类问题的计算思路,之后安排他们展开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思路,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将相关概念牢牢刻在脑海当中。

2.4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概念知识教学时,应该按照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好适当的指导工作,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概念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既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使他们获得更多满足感和成就感,树立学习自信。但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非代表教师完全放权,而是需要教师及时做好指导,这样才能将学生自主探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4]。

如在教学“三角函数”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函数”概念知识的自主总结探究,先组织学生通过“勾股定理”这一基础知识分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完成正弦、余弦和正切值的计算工作。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由圆形和三角形交叉重叠组成的图形,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探索怎样通过函数关系式表示sin、cos、tan间的关系。最后,当学生对三角形内部运算以及圆形间的联系有初步了解和认识以后,带领学生共同展开“三角函数”概念整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概念,在提升概念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索和分析总结能力,进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概念教学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对数学整体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展开概念教学时,教学理念和所用方法都还比较陈旧,导致概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密切衔接新旧知识,并合理应用多媒体,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引导他们展开自主探索总结,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立华.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及提升实效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2).

[2]翟巧红.探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及提升实效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

[3]胡敬衡.淺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及提升实效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1).

[4]严倩.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及提升实效的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0(7).

【作者简介】

严永飞(1983~),男,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概念教学高中数学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