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自主学习背景下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2021-04-23 22:19刘雯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摘 要】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创建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以“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二课时)”为例探讨了自主学习背景下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创建,提出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主研读课本,尝试理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特点;通过实验,体验非条件反射的特点,分析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理解条件反射的特点;辨析“望梅止渴”“吃梅止渴”“谈梅止渴”,认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并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应用,进而巩固所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神经调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156-02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准把握教学内容、精心推敲教学方式、精细处理教学细节。本文以“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二课时)”为例,浅谈如何在自主学习背景下创建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

1   背景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二课时则是在了解了结构的基础上,深入认识神经系统的功能,这样先结构后功能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科学性。第二课时有三个板块,包括了“反射和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和“睡眠”。其中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而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则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人类神经系统的优越性,并通过“测定学习时间”的活动,指导学生合理用脑,提高学习效率。教材的编写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了生物学的实用性。

在本节课之后安排的是“人体感知信息”,包括了视觉、听觉、触觉等,这些方式本质都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所以本节内容还是后续内容的基础。

1.2  学情分析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反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命活动,对此学生是不乏亲身体会的,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反射类型的特点,从而上升到理性层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学习,学生已经具備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同时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多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1]。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概述反射和反射的类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说出人体条件反射的特征;了解科学睡眠的相关知识。

2.2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体验膝跳反射,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非条件反射不受大脑控制,中枢位于脊髓的特点;关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主要通过体验“测定学习时间”的活动,感受反复强化能够缩短完成条件反射的时间。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同桌合作,培养学生与同伴协作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参与“测定学习时间”的活动,使学生科学认识学习的必要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笔者出示图片,举出手触碰到仙人掌叶片后会迅速缩回,人看到红灯后会驻足等待的例子,并询问学生:“人体的哪个系统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教师所举情境中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认识到神经系统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并明确反射的概念,即通过神经系统对接收的信息作出的反应,理解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举常见的反射的例子,组织学生辨析草履虫趋利避害、含羞草被触碰叶片闭合为什么不是反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反射的概念。通过举例使学生理解不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没有反射活动,加深其对反射的理解。

3.2  自主研读,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出示要求:阅读课本P96—99,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特点,尝试对以下反射分类,并说明理由。

①谈虎色变;②画饼充饥;③呼吸;④蚯蚓走迷宫;⑤眨眼反射;⑥膝跳反射;⑦吸吮反射;⑧排尿反射;

⑨望梅止渴;⑩小狗算算术。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梳理的能力。

3.3  反射和反射的类型

3.3.1  体验膝跳反射

同桌两人为一组,两人轮换进行体验。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2)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亲身体验膝跳反射,更好地理解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不受大脑控制的特点。

3.3.2  条件反射的建立

组织学生梳理巴甫洛夫通过训练,使狗对原本没有反应的铃声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的过程,并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使其更加直观。思考:

(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区别?

(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如对已建立此反射的狗只响铃不再给食物,一段时间后会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巴甫洛夫建立狗的条件反射的过程,提炼出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

3.4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笔者出示三种情况——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请学生分别判断这三种反射所属的反射类型,思考哪种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学生先判断出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吃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的有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其中谈梅止渴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动物不具备这一结构,所以是人类特有的。教师总结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所建立的条件反射。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三种反射活动,强化对反射和反射类型的理解。通过辨析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2)笔者指出,学生平时的学习就是这种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果不强化,是会消退的。组织学生分别尝试完成三次一笔画和走迷宫活动,记录每一次完成所需的时间。根据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经过多次练习,完成反射活动的时间就会逐渐缩短。接着出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并结合分析讨论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

设计意图:将条件反射的知识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5  学以致用

请学生尝试设计训练家里的小狗去指定的地方大小便的方案,思考所用到的生物学知识。

3.6  当堂检测

出示当堂检测练习题,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的反馈练习,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4   总结

本节课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措施如下:

4.1  自主研读初步学

在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后,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思考问题,使其自主研读课本,在提示问题的引领下,对反射形成初步的理解,能够对不同的反射进行分类。

4.2  合作探究深化学

(1)通过同桌相互配合体验膝跳反射的活动,感受非条件反射的过程,通过体验明确非条件反射不受大脑控制,是生来就有的活动。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请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计训练家里的小狗去指定的地方大小便的方案。该应用是模拟课本上狗的条件反射建立过程,方案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建立条件反射的步骤。适宜的情境材料可以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思考,具体的问题解决可以促使学生展開真正的合作,而不是流于形式[2]。

4.3  检测总结巩固学

设计难度适宜,有针对性的检测问题,当堂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学生未能及时掌握的知识点再进行补充教学。

【参考文献】

[1]汪忠.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下)[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

[2]谢子冲.谈高中生物学习如何为生活所用[J].中华少年,2018(3).

【作者简介】

刘雯(1990~),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