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提高教学效率

2021-04-23 22:37徐秀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的知识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给出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解决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以课前联系背景、课中逻辑提问、合理预设、结合反馈为侧重点,简述教学方案的设计方法,同时以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设计教学方案,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178-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许多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在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还不足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合理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下完成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1]。以下教学方案以课前联系背景,引入教学内容为教学切入点,在课中通过提问、预设、反馈、深入的过程来引导学生逐步学习,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供方向。

1   联系背景,引入课题

无论是文字性的概念还是以公式形式出现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尽量避免单刀直入的方式,避免让学生在缺乏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知识。这样在学生的认知体系里,知识的交界处是模糊不清和断层的。这种情况无论是对本堂课的学习,还是往后学生的学习,都十分不利。教师应该合理联系教学背景,以生活中实际案例或是以往学过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入该课题的教学,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教师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2]。

2   逻辑提问,阐述思想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进程设计一系列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关注知识本身,忽略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有不少学生能够正确推出一个公式,解出一道题,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公式的含义,不能完整阐述出解题的思路与过程。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是不利的[3]。因此教师应该设计逻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梳理自己思考的过程,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拓宽思维的宽度。

3   合理预设,有效引导

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许多教师会忽略课前预设这一环节。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遗漏的情形。因此教师除了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更应该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预设[4]。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以合理预设学生讨论交流后可能出现的思考结果,并逐一分析,思考如何利用这些结果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顺利推进教学过程。

4   结合反馈,深入探究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还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收集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答案,然后收集所有的答案,挑选出比较合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这些结果背后的意义与依据,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本质。这样以学生的反馈结果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5]。

5   教案设计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设计教案。

5.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及验证分数相关基本性质的过程,针对学生薄弱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约分的方法。

(2)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活学活用,运用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来验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这一性质。这样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在推理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训练自身的各项数学能力。

5.2  教学过程

5.2.1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前,让学生经讨论后简述对分数的基本认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分数进行说明,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唤醒学生对分数基本概念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这一环节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帮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重新认识分数,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留疑问。

5.2.2  舉例并验证分数相等

通过对分数的意义进行讨论后,要求学生找与已知分数相等的分数,并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分类总结。根据预设学生可能会用到的验证方案,在学生验证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学生证明两个分数相等。如引导学生利用画表格的方法,通过涂色来显示分子部分,进而证明两个分数相等。引导学生直接进行除法运算,让两个分数相除,若结果为1则说明两个分数相等。学生还可以直接对分数的运算结果进行比较,若不同分数形式通过除法运算显示的商一致,则分数也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讨论,能让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上,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把握重点知识。同时在教学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预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

5.2.3  分析反馈

在课堂上针对每一个学生验证分数相等的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思考结果。根据实际教学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并针对这些分析改变教学思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的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教学效果及时合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在获得学生反馈的同时也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能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做铺垫。

5.2.4  深入探究

在经历猜想与验证之后,学生已经知道这些分数在大小上是一致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存在于这些分数之中的奥秘: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均不相同,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在大小上一致?预设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构思如何通过学生给出的答案引导学生发现基本性质,并能将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构建分数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转化,既能增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又能很好地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有利于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习。

5.2.5  总结沟通

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学生沟通,获得学生对课堂的评价,促进师生交流。在讨论环节,询问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是否可以更好地促进讨论交流,或是会分散自身的注意力等。

【设计意图】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复习,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所在,把握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案的修改。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从课题引入到问题预设最后反馈改进,灵活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付文英.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撰写教学设计[J].教育文汇,2018(14).

[2]王凤.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教学实践浅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8(16).

[3]雷娟.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分析[J].成功:中下,2017(7).

[4]黃小梅.精心预设,高效课堂——以“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为例[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5(6).

[5]覃家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7).

【作者简介】

徐秀玲(1982~),女,江苏丰县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