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4-23 22:19薛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摘 要】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科学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中学会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但生活化教学需要一定的情境作为铺垫,如何在相应的教学情境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226-02

许多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仅停留在课堂提问的层面,对多媒体的使用频率不高,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可以理解理论知识。基于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探索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把抽象的学习内容形象化,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学习过程进行抽象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1]。

1.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學生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学科的兴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均是以学生为主体,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探究需求,同时能够通过动态实物、视频图片等把抽象的知识展现出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科学的本质,进而理解并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学习质量[2]。

2   新时代背景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2.1  通过信息化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安装了各种信息化教学用具,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重视信息化情境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地融入科学课堂[3]。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情境元素的设计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而且每个环节的设定都需要满足教学的要求,依托信息技术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二,小学科学中虽然有很多内容与生活有紧密联系,但仍有部分重难点知识光靠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这时需要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情境,将难点知识拆分、细化,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和讲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第三,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本堂课学生的反馈和参与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思和调整,以期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4]。

如“地震”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且学校经常会进行相应的地震应急演练,但由于地震不常发生,小学生对于相应的知识点并不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将教学内容具象化,如为学生展示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提升学生的防护意识。在观看完视频资料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在学生思考过后,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毛巾和小木棒,将小木棒横放入毛巾中,接下来开始挤压毛巾,结果小木棒发生断裂。通过这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实验”与地震成因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纷纷动脑思考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

2.2  借助游戏情境完成教学任务

对小学生来讲,单纯地坐在教室内听教师讲课未免过于枯燥,而多样化的活动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让学生学习知识时更加主动,课堂中可以做到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但要注意的是,游戏情境不仅要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应该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挂钩,尤其是要与相关的理论、概念性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可以让知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课堂教学还应该以学习为主,游戏情境仅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需要分清主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娱乐中获得知识。

2.3  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实验情境中,探索未知的世界。学生在实验情境中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5]。

如在教学“空中彩桥”中有关光的知识时,“七彩阳光”就是光的色散实验,教师如果只是通过单一的讲解是无法让学生深入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对此,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可将镜子放到水里露出一半,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镜子反射的光的角度以及位置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实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发现式、体验式以及探究式的实验教学,会让学生更加感兴趣,真正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2.4  构建实践情境,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能力比较薄弱,教师在讲解科学知识时,要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有效地巩固基础知识。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情境,不仅要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感。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科学实践的过程充满趣味,不但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还会激发其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践情境,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能投入到课题教学活动中,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知识[6]。

以“动物王国”的教学为例,其中涉及诸多概念,如昆虫、鱼等动物的特点,概念是生硬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即可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并对其共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加了解这些动物,以此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实践情境下,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拓展,也能将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2.5  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评价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还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保证相关科学探究能够顺利展开,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动态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策略。小学科学教师还可以根据分组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生活知识、理论知识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授科学知识点时,需要尽可能地将知识与情境融合,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泽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61).

[2]农培脸.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家长(中、下旬刊),2020(9).

[3]温荣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考试与评价,2020(6).

[4]蒋易静.浅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9(5).

[5]李淑敏.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9(20).

[6]孙佳琼.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4).

【作者简介】

薛菊(1978~),女,汉族,江苏新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