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021-04-23 22:37聂振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

【摘 要】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项必须落实的教学任务。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然成为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而在小学阶段的众多学科中,数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好学科优势,创新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34-0238-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加之小学作为教育的起点,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能力开始慢慢发展。小学高年级数学相较于低年级而言更有难度,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这期间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1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小学数学的发展需求。因此,小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使得小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减轻家长在监督方面的负担,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多地依靠自己,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

2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面临的困境

2.1  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比较活泼好动,在学习时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此外,不同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2.2  数学知识点较多

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众多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和初中接轨,为学生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会增加学习的内容[2]。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就变得更多了,而学生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熟悉、学习这些知识点。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变少。

2.3  学生缺乏思维主动性

当下,大多数学生仅仅满足于课堂中教师所灌输的一些知识点,满足于当下所取得的成绩,遇到问题时更多的学生都是选择等待教师讲解,而不是自己主动思考探究。学生缺乏思维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4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一开始学生便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当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便不知道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并且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同时,由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相较于低年级难度更高,无论是从运算上还是知识点的理解上,都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从整体上去理解。因此,如果在这个时期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四个困境,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借助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时提出问题相较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开拓,是对全新领域的探索。因此,想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思考,还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生极少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在教学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否具有价值,教师都要对敢于提出问题的这种行为提出表扬,从而鼓励其他学生也提出自己的问题,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3]。

3.2  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回答学生的疑问时不能够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回答这些问题。近些年,小组合作式教学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4]。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各小组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思维。学生在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听取他人的观点时,可以看到自己未能考虑到的地方,取长补短,使自主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此外,小组合作式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活动中。

3.3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认识一个事物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且学生认知一个抽象的知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对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相对抽象的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张裁剪出三角形,并将其拼接为平行四边形。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平行四边形他们更为熟悉,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如何裁剪拼接的呢?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而经过计算,学生会清晰地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最终所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教师继而引导学生将这些结果转化为一个定理,从而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理解相关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

数学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仅仅依靠做题是无法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因此,掌握解题的基本思维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错题收集到一个本子上,进行归纳总结,再写下解题的思路和涉及的知识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不同的解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点,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也符合社会的需求。但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持之以恒地努力。广大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丽.如何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學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2]刘文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5).

[3]梅振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10).

[4]张丽霞.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华夏教师,2019(20).

【作者简介】

聂振(1972~),男,甘肃瓜州人,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