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图文契合点,让插图点亮语文课堂

2021-04-23 17:10王晓梅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铁罐天窗葫芦

王晓梅

【摘要】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它们形象直观,富有儿童趣味,为语文教材增添了浓浓的色彩。教学中,把插图与文质兼美的文字配合,是形象与抽象的结合,也是观察与理解的融合。教师对插图的有效运用,点亮了语文课堂,也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关键词】插图整合运用

插图可称得上是“教材中的第二语言”,这些插图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有的是照片,有的是图画;用不同的风格展示:有的写实,有的写意;位于教材的各个位置:有的嵌于文字下方,有的环绕于文字周围。文本教材配以图画,不仅是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作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帮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读文本,还要研究插图在文本中的潜在作用,寻找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组织教学,让插图的作用最大化,才能让学生带着高昂的学习兴趣,深入学习文本。

一、以图论文,引发学习兴趣点

插图利用自身独特的色彩与形态,弥补了学生咬文嚼字时产生的单一乏味之感,因此,教师运用插图引入教学内容,直接给学生以明快的视觉感受,拉近學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插图的引领下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

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时,教师首先展示课文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孩子们看到了图1上面葫芦叶子是绿的,开着白色的小花,结着绿色的葫芦,图上的人看着树,面带笑容;图2的葫芦叶子黄了,叶子上有小孔,葫芦也变黄了,有的都掉落在地上了,而图上的人看着地板上的葫芦,很是惊呀。这时,教师针对插图中表情的变化提出质疑,引起学生的思考: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葫芦为什么要掉呢?图中的人怎么做的?“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探究的兴趣,质疑勾起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发现给予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此时,课文的插图完美地化身为教师引入课堂教学的敲门砖,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

二、图文共赏,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文插图其实是课文重点内容的直观体现,它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把把插图与文本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突破文字所蕴含的抽象的含义,不仅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同时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增添了趣味性。

1.看插图,学文识物

低年级的课文中有特别多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和课文所要讲述的内容有直接的联系。二年级识字课《拍手歌》中,把课文所列举动物以插图的形式放置文本周围。孩子本来对这些动物就很陌生,但看到插图,不仅认识了动物,也感受到了动物的可爱之处。抽象的文字,配以活泼的插图,使枯燥的识字课变得有趣,学生在愉快地看图活动中轻松学会了生字。

2.看插图,理解字义

《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有许多难理解的词语,如“奚落”、“轻蔑”、“傲慢”,如何让学生轻松理解这些词语呢?此时,课文插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挑起的眉毛看出铁罐的傲慢,从斜视的眼神看出铁罐对陶罐的轻蔑,从张开的嘴巴仿佛听见铁罐的出言不逊,从而理解奚落的意思。此时,形象生动的插图唤起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词语在插图的支撑下显得直观丰满,学生理解词语的过程也就更加轻松了。

3.看插图,品悟情感

课文中的词句除了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往往还隐藏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何感受这一深层含义呢?通过实践,我发现课文插图在这一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揣摩人物的情感,才能体会关键词句所要表达真情实意。《天窗》描写的童年生活,文中提到“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呢?学生理解“慰藉”是安慰的意思,可却无法体会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情感。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并把图片提取并放大至屏幕上,学生如临其境:在漆黑的夜里,躲在被窝里,抬头看着天窗,思绪也飞出了窗外。小小的天窗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光明,也放飞了孩子渴望自由、喜欢想象的心灵。此时,学生不难感受到天窗是孩子们通往虚无世界的窗户,而作者正是借描写天窗来回忆童年,思念家乡。这样,在图片的渲染下,孩子们用心灵去感悟,对人物的情感就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千人糕》并非讲述千人同食的巨型蛋糕,而是指通过千人合作而做成的蛋糕。课文的插图把制作千人糕的各个环节都画了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并结合文本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轻松达到本课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

4.看插图,落实训练

统编教材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整理了单元要素训练点,为师生后续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教师,挖掘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方向,带领学生深入进行语文要素的训练。《盘古开天地》这一神话故事学生并不陌生,如何利用这一文本进行单元要素的训练呢?首先,教师要明确训练的要点是“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其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课文周边搭配了富有神奇特色的古代图腾。把本文的插图提取出来并分割成四幅图,学生不难发现,其对应的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让学生为这四幅图加上小标题。再把图片中人物的动作与文中描写的语言结合,也能感受到人物的形象。这一观察图片的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更是师生落实单元要素训练的过程。可见,插图的合理运用,使语文要素的训练落实于无声,渗透于课堂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黎九廷.如何利用课本插图进行小学语文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

[2]顾亚妹.“贴”出来的情趣[J].小学教学研究,2014

[3]陈傲雪.浅谈低年级小学语文课文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技巧,2019

猜你喜欢
铁罐天窗葫芦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天窗·慰藉
人造天窗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葫芦瓜
天窗
对话显“品格”
宝葫芦
画葫芦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