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 技术的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

2021-04-24 14:29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吞吐量机房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贵州 550002)

机房作业自身复杂性的特征,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工作十分烦琐,经常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重复工作或无效工作的问题,导致机房作业效率低。因此,高效管理机房作业运行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我国,针对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设计较少,目前应用的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采用分散管理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房作业效率。结合机房作业运行管理相关研究表明,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吞吐量低。AR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新兴技术,能够通过构建虚拟的网络环境,管理、控制数据,实现数据自动化存储。为了更好管理机房作业运行状态,提高机房作业运行的管理效率成了有关部门的研究重点。针对传统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存在的缺陷,本文将AR 技术应用在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设计中,致力于为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1 AR 技术

AR 技术作为一种人机交互技术,能够通过结合虚拟与现实、即时互动以及3D 定位的方式,增强现实,模拟真实的现场景观。AR技术最早的应用是通过装置使观看者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比如:AR 技术眼睛[1]。随着AR 技术的不断发展,AR 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包括:医学、娱乐、军事以及制造业,且呈现出小型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AR 技术具备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虚拟物理与现实世界相连,使用户具有极高的体验感以及交互感。

2 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

2.1 建设AR 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架构

此次应用AR 技术构建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架构,基于AR 技术搭建虚拟网络环境,将AR 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分为三层架构,分别为:客户端、应用层以及数据层。AR 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架构具体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如图1 所示,AR 虚拟网络环境在平台中是由机房作业运行信息传输网络构成的,对应的是实际机房物体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此次结合AR 技术构建了一个三层体系平台结构,核心为应用层,负责对平台数据管理服务的体现,提供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查询、检索、修改、存储、删除等服务。

2.2 采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

在建设AR 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架构的基础上,利用AR 技术获取服务器中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此次采用AR 技术,通过AR 增强数据显示的方式,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投射到AR 虚拟显示屏上,与机房作业实际运行状况相结合,并行采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在平台数据层,基于AR System 构建Python 集群与Storm 集群,其中Python 集群负责物理部分,而Storm 集群负责逻辑部分,将Python集群与Storm 集群分开并行,这两部分集群也可以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此次将两部分集群分开部署主要是考虑到了平台的数据采集压力和机房作业的运行压力[2]。通过Python 集群可以将每个机房作业运行数据采集任务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并将其分布到平台网络各个Name Node 节点上,自动获取经过该节点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储存到集群中[3]。Storm 集群主要是负责实时计算出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指标,该指标是指服务器阶段产生的相关指标数据,以此完成机房作业运行数据采集。

2.3 处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

由于采集到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为满足机房作业运行管理高效性的要求,还需要处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统一管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进而提高管理效率。为保证管理机房作业运行信息指令能够正确下达,应对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实施除杂降噪处理[4]。设除杂降噪处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的表达式为Q,可得:

在公式(1)中,A表示AR 虚拟网络环境中任意一个节点的参数点坐标;n表示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大小;Xn表示机房作业运行数数;Xi表示第i条管理指令下达的静态管理效率;B表示机房作业运据的静态管理效率;i表示机房作业运行管理指令下达个数,为实行数据信息集合。采用上述计算公式,可得出新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集合,并以 MySQL 为统一格式存储到AR System 数据库中[5]。通过AR 技术发送管理请求,提取运行数据中的参数属性,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参数属性与BMC Remedy Alert 相关联。此过程可以通过方程式进行表示,设关联计算表达式为V,则有:

在公式(2)中:W表示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参数;P表示机房作业运行数据管理的静态信息。通过公式(2)将机房作业运行数据参数属性与BMC Remedy Alert 相关联,是统一机房作业运行管理信息中最关键的环节。数据层中数据整理模块主要是负责整理处理后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智能识别出具有相似内容的机房作业运行数据。使用AR 技术,在机房作业运行数据汇集与信息展示的基础上,强化各应用之间的互联共享,进一步完善平台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功能。

3 对比实验

3.1 实验准备阶段

本文通过实验的形式测试基于AR 技术设计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实用性,此次实验内容为选择某机房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机房作业内容包括:机房涉电作业、机房动火作业以及机房清理作业,对上述机房作业运行执行管理行为。实验环境配置分为两部分说明,其中硬环境包括:Windows10 处理器Inter(R)、支持8 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专网;软环境包括:Weapectl1.2.1 软件,整个平台使用Logo 语言。本次实验测试指标为管理吞吐量,管理吞吐量能够表示单位时间内成功的传送管理数据的数量,管理吞吐量越高证明该管理平台的管理效率越高。首先,采用本文提出的管理平台对机房作业运行展开管理,通过Weapectl1.2.1 软件获取通过管理请求的吞吐量,设置其为实验组;再使用传统的管理平台执行管理操作,将得到管理请求的吞吐量记为对照组,设置实验次数为10 次,记录实验数据。

3.2 实验结果、结论

根据上述提出的实验步骤,将实验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得出实验数据对比表,如下表1 所示。

表1 实验数据管理吞吐量对比表

根据上述表1 可知,本文设计的管理平台管理吞吐量最高为4.478 Mbps,而对照组仅为2.439 Mbps,设计的管理平台吞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近两倍以上,管理效率更高,可以实现对机房作业运行管理效率的优化。因此,可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相比传统的管理平台本文应用AR 技术的管理平台管理效率更高,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通过基于AR 技术的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研究,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机房作业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文设计的管理平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指导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优化。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加大AR 技术在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中的应用力度。截至目前,国内外针对基于AR 技术的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优化设计提出深入研究,为提高机房作业运行管理平台的综合性能提供专业建议。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吞吐量机房
我国高校分类分层管理效率研究
数据中心机房气流组织研究在某机房的应用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