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2021-04-24 13:22宋其岩毛传亮陈友吾沈建军李海波胡传久叶碧欢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绿藻遂昌香榧

宋其岩,毛传亮,陈友吾,沈建军,李海波,胡传久,叶碧欢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 庆元 323800)

香榧Torreya gr andis‘Merrillii’是榧树T.grandis的栽培品种,隶属于红豆杉科Taxaceae榧树属Torreya[1]。香榧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本木油料树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抗癌抗病毒等药用价值,还可作为观赏树种和生态树种。发展香榧产业是我国木本油料产业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自然景观,改善生态环境[2-4]。近年来,香榧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但林分单一,加之不合理的造林育苗和过渡经营,其病虫害问题日益显现。香榧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香榧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香榧树的死亡,尤其是香榧古树的死亡,其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5-6]。

目前,已报道的香榧病虫害种类共有60余种,包括香榧绿藻Chlorellasp.、香榧膏药病Septobasidium pedicellatum、香榧枝条黄化、香榧瘿螨Nalepellasp.和白蚁Odontotermessp.等[5-8]。香榧绿藻是指附着在香榧树枝叶上的绿藻门Chlorophyta的藻类植物[9-11],喜潮湿环境,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落花落果和减产[12-13]。膏药病发病后会形成一层菌膜,扩大后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后期常干缩皲裂,形似膏药,因而得名[14],在板栗Castanea m ollissima等[15-19]树种上均有发生。香榧膏药病会阻碍树干的正常生长,甚至会造成枝干死亡,减少香榧果实的产量,尤其是主干的感病,严重时会导致整株香榧树的死亡。香榧枝条黄化,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种病害,而是一种树体、枝条或叶片的黄化现象,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积水、干旱或营养不足等,但为了统一描述,本文以病害描述其发生情况,发病的香榧树叶片和枝条泛黄,光合作用和生长受抑制,果实产量减少,甚至可引发死亡[20]。香榧瘿螨刺吸取食幼嫩的叶片、芽、茎、果等组织和器官,被害叶片明显失绿泛黄,影响植株的生长,严重时导致减产甚至死亡[21-23]。白蚁种类繁多,取食范围广,主要为害树根、树干等部位,能将树木蛀空致死[7],对香榧林造成为害的白蚁主要有黑翅土白蚁O.formosanu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黑胸散白蚁R.chinensis和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formosamus等[24-25]。

浙江一带是香榧的主要产区。本文对浙江省诸暨、桐庐、遂昌和松阳地区的5个不同香榧林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对主要种类的为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摸清这些林区的发生情况,丰富香榧病虫害的数据库,同时为其发生和防控提供参考信息。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选取诸暨东白湖、桐庐旧县、遂昌三仁乡、松阳玉岩镇和松阳象溪镇5个香榧林,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的每个季度对香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踏查,对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进行统计。调查样地概况详见表1。

表1 调查样地的概况Table 1 Information about sample plots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点随机调查一定株数的香榧,具体数量见表1至表6,并收集标本带回室内拍照保存。香榧绿藻和香榧枝条黄化的发病情况分级:0级:无症状,1级:只有个别枝条(或叶片)发病,2级:发病枝条(或叶片)<1/4,3级:1/4≤发病枝条(或叶片)<1/2,4级:1/2≤发病枝条(或叶片)<3/4,5级:发病枝条(或叶片)≥3/4;香榧膏药病的发病情况分级:0级:无症状,1级:只有一个侧枝干发病,2级:发病枝干数<1/4,3级:1/4≤发病枝干<1/3,4级:1/3≤发病枝干<1/2,5级:≥1/2枝干发病,整株濒临死亡或死亡。

感病指数=∑(发病级数×该级别株数)/(调查株数×最高发病级别)

感病率(%)=感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统计瘿螨和白蚁为害的香榧株数,计算为害率。计算公式如下:

为害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对诸暨东白湖、桐庐旧县、遂昌三仁乡、松阳玉岩镇和松阳象溪镇5个香榧林进行病虫害调查,未发现大规模为害的香榧病虫害,其中为害相对严重的有香榧瘿螨、白蚁、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以及香榧枝条黄化5种病虫害(图1)。

图1 5种香榧病虫害Figure 1 Five diseases and pests damaging to T.grandis ‘Merrillii’

2.1 香榧绿藻的发生情况

在调查林分中,以诸暨东白湖香榧林的香榧绿藻发生最严重,在幼苗、幼树和古树上均有发生,因香榧绿藻造成的落果现象严重。其中,幼树的感病程度最严重,感病指数为0.30,感病率也超过50%;幼苗的感病率最高,为87.33%,感病指数为0.19;古树的感病率为48%,感病指数为0.20。遂昌三仁乡的香榧绿藻为害程度较东白湖的轻,感病指数和感病率分别为0.10和38.00%,桐庐旧县的香榧绿藻发生最轻,感病指数和感病率分别为0.01和7.00%(图1A~B;表2)。

表2 香榧绿藻发生情况调查Table 2 Field investigation of Chlorella sp.damaging to T.grandis ‘Merrillii’

2.2 香榧膏药病的发生情况

香榧膏药病在香榧古树和幼树上均有发生。在5个调查林分中,诸暨东白湖的老香榧林香榧膏药病的发生最为严重,多株香榧古树受害,感病指数和感病率分别为0.08和13.33%;桐庐旧县和遂昌三仁乡的香榧林为近些年新发展的林区尚未发现香榧膏药病的发生(图1C~D;表3)。

表3 香榧膏药病发生情况Table 3 Field investigation of S.pedicellatum damaging to T.grandis ‘Merrillii’

2.3 香榧枝条黄化的发生情况

香榧枝条黄化,发病的叶片和枝条泛黄,影响其光合作用,发病严重的香榧树整株发黄,树势衰弱,其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受到影响。桐庐旧县香榧林的香榧枝条黄化发生最严重,发病率达28.33%,感病指数为0.07,主要是轻级症状,遂昌三仁乡和诸暨东白湖的发生程度相近,感病指数分别为0.03和0.02,三仁乡的发病率(15.00%)稍高于东白湖(7.50%)(图1E;表4)。

表4 香榧枝条黄化的发生情况Table 4 Field investigation of yellowing of T.grandis ‘Merrillii’ branches

2.4 香榧瘿螨的发生情况

在遂昌三仁乡、松阳玉岩镇和松阳象溪镇的香榧林中发现有香榧瘿螨,其中,玉岩镇的瘿螨为害率最高(33.33%),松阳象溪镇和遂昌三仁乡也有零星为害,但为害率不高(图1F~G;表5)。

表5 香榧瘿螨为害情况Table 5 Field investigation of Eriophyes sp.damaging to T. grandis ‘Merrillii’

2.5 白蚁的发生情况

在诸暨东白湖、桐庐旧县和遂昌三仁乡的香榧林中发现有白蚁为害。在遂昌三仁乡香榧林的白蚁为害率最高(24.00%),其次是桐庐旧县香榧林(16.00%),诸暨东白湖香榧林的白蚁为害率最低(14.00%)(图1H~I;表6)。

表6 香榧林白蚁为害情况Table 6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ermite damaging to T.grandis ‘Merrillii’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对浙江地区5个不同香榧林展开了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香榧绿藻、香榧膏药病、香榧枝条黄化、香榧瘿螨和白蚁这5种主要香榧病虫害在个别林地局部发生,大部分香榧病虫害并未规模性成灾。不同林地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不同,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种植模式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2 讨论

香榧绿藻喜潮湿环境[12-13],诸暨东白湖香榧林幼苗种植区块的种植密度高,环境潮湿,香榧绿藻的感病率最高,建议在香榧育苗、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郁闭度问题,避免阴暗潮湿。香榧绿藻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落花落果和减产[5],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绿藻发生严重的东白湖香榧林,其落果较为严重(图1B)。有报道认为香榧绿藻是一种小球藻Chlorellasp.,后又有报道指出香榧绿藻由栅藻科Scenedesmus的Asterarcys quadricellulare和其变种组成[10-11],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香榧绿藻可能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藻类组成,不同林区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香榧膏药病仅在诸暨东白湖香榧林有发现,该病对古树和三四十年树龄的香榧树都具有危害性,特别是香榧古树的感病死亡,将对榧农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尚未发现幼苗和低龄香榧树感染此病,推测可能是由于树龄较高的香榧树其树势相对衰弱,抵抗力差,因此更易感病。关于香榧枝条黄化的原因有多种说法[26-27],有报道推测是由于环境导致的生理反应,与海拔有一定关联,高海拔地区的香榧林发生枝条黄化较低海拔地区的明显[26]。此次调查的桐庐旧县香榧林海拔最高(700 m左右),黄化的发病率也最高。然而香榧枝条黄化与营养元素丰缺的相关性研究推测该病与Ca、Mg、Fe元素缺失以及N和M n元素过剩有关,应该减少N肥的施用,同时结合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加以防治[27]。根据榧农的经营管理措施来看,该香榧林地在增施有机肥后其枝条黄化现象较前两年有一定改善。因此关于香榧枝条黄化发生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香榧瘿螨报道的有冷杉大嘴瘿螨Rhyncaphytoptus fargesis[8]和冷杉纳氏瘿螨Nalepella abiesis[10-11],而此次发现的瘿螨种类为冷杉纳氏瘿螨。香榧瘿螨在松阳玉岩镇香榧林地的为害最严重,该地是香榧套种黄精,与其它香榧林的套种模式不同,推测香榧瘿螨的发生与套种模式可能存在相关性。白蚁在新老香榧林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在香榧套种茶Camellia sinensis时白蚁发生最严重,黑翅土白蚁O.formosanus是其优势种,该白蚁是为害香榧的主要种类之一[24-25]。

香榧新林有稳定产出需要多年种植,且前期投入资本较大,香榧古树资源珍贵,但树势相对较弱,受害后更易发生死亡;病虫害一旦爆发,损失巨大。为了保护香榧资源遗产,尤其是古香榧群,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对目前香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展开调查,为其病虫害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信息支撑。

猜你喜欢
绿藻遂昌香榧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何鹤
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种鉴定
香榧驱虫述古今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无绿藻的微生物学特性和菌种鉴定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全球近10年无绿藻病例报道文献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