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1-04-25 08:48王晓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妇科入院研究组

王晓娜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妇科一病房,辽宁阜新 123000

妇科肿瘤对广大女性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进年来,女性患者承受的生活压力及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妇科肿瘤发生率不断升高,手术为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但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不但影响手术顺利开展,对其术后康复积极性和配合度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康复效果[1-2]。妇科肿瘤患者承受癌痛带来的痛苦,同时受手术创伤因素的影响,加重其心理负担,若术后康复效果不理想,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对病情转归及预后等均造成不良影响[3-4]。本研究将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年龄18~89岁,平均(52.77±5.21)岁;宫颈癌10例,子宫内膜癌8例,卵巢癌8例,其他4例;广泛子宫切除术1例,双侧附件切除术10例,单侧附件切除术9例;子宫全切术3例,子宫次全切除术7例。研究组中,年龄18~89岁,平均(52.0±5.15)岁;宫颈癌11例,子宫内膜癌9例,卵巢癌7例,其他3例;广泛子宫切除1例,双侧附件切除术11例,单侧附件切除术10例,子宫全切术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6例。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恶性妇科肿瘤Ⅰ期或良性肿瘤者;②均为肿瘤首发患者且存在手术指征;③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史者;②合并肝肾肺心等脏器异常者;③手术禁忌证者;④继发性妇科肿瘤者或有妇科肿瘤手术史者;⑤有意识障碍者。两组的年龄、疾病类型、术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至出院,包括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严密监控其生命体征波动及病情进展、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并发症防控措施,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及出院指导。

1.2.2 研究组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术前护理 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全面评估其病情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妇科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体征、病情控制及治疗措施、手术配合技巧、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控措施等,避免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缺乏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使配合度下降。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态度端正,语气温和,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及年龄等进行个体化对话。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目的、预后及安全性。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及手术室环境,减轻其紧张情绪,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成功案例,强化其对抗疾病的信念。鼓励睡眠质量不佳者通过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遵医嘱为严重失眠患者提供镇静药物[8]。鼓励家属朋友多安慰和支持患者,使其感受到心理安慰,增强其安全感。为患者提供肌肉的放松指导,取平卧位,从头到脚有规律进行肌肉舒张和收缩,使全身肌肉放松,有助于使交感神经张力得到降低,通过调整呼吸节律等能保持心境放松,可减轻其紧张感。

1.2.2.2 术中护理 通过微笑、眼神示意方式安慰和鼓励患者,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手术操作准、稳、轻,避免引起过大噪声,不可进行与手术无关的交谈,避免刺激患者。

1.2.2.3 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取合适体位,观察其生命体征,待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向其告知手术治疗情况,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对患者加强疼痛护理,避免疼痛感加重其身心不适感,配合适宜镇痛措施能减轻其应激反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待病情好转后及早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心理状态、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入院时、术前24 h 及术后24 h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抑郁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评分为0~100分,焦虑或者抑郁:≥50分;于术后12、24、48 及72 h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总评分10分,疼痛感越强烈则评分越高;统计术后患者出院前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转换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4 h 及术后24 h 对照组的SDS及SAS评分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4 h 及术后24 h 研究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比较(分,)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对照组(n=30)入院时术前24 h术后24 h t 术前24h 与入院时比较值P术前24h 与入院时比较值t 术后24h 与入院时比较值P术后24h 与入院时比较值55.21±5.30 52.14±5.06 45.15±5.32 3.023<0.05 5.023<0.05 53.15±6.01 50.11±6.02 47.16±5.02 3.015<0.05 3.015<0.05研究组(n=30)入院时术前24 h术后24 h t 术前24 h 与入院时比较值P术前24 h 与入院时比较值t 术后24 h 与入院时比较值P术后24 h 与入院时比较值t 入院时组间比较值P 入院时组间比较值t 术前24 h 组间比较值P术前24 h 组间比较值t 术后24 h 组间比较值P术后24 h 组间比较值54.93±5.35 45.02±5.15 37.09±5.26 5.124<0.05 7.199<0.05 0.958>0.05 3.775<0.05 4.815<0.05 52.03±5.14 44.26±5.81 40.16±5.13 4.372<0.05 8.156<0.05 1.016>0.05 3.892<0.05 5.035<0.05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的比较

术后12 及72 h 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的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48 h 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的比较(分,)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的比较(分,)

组别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术后72 h t 术后24 h 与术后P术后24 h 与术后t 术后48 h 与术后P术后48 h 与术后t 术后72 h 与术后P术后72 h 与术后12 h 比较值12 h 比较值12 h 比较值12 h 比较值12 h 比较值12 h 比较值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值P值4.79±0.35 4.81±0.39 1.155>0.05 3.75±0.33 2.53±0.31 3.066<0.05 2.45±1.05 1.39±1.12 4.167<0.05 1.46±0.51 1.41±0.49 1.910>0.05 3.010 4.011<0.05<0.05 3.723 5.125<0.05<0.05 5.178 4.632<0.05<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肿瘤患者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患者极度担心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此外手术治疗效果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造成其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加,激素分泌紊乱,而引发严重的生理应激反应[5-6]。患者在身心状态不佳情况下手术治疗影响手术安全性,对麻醉效果及手术治疗效果也造成极大影响,而且随着手术期临近,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愈严重,抑郁、焦虑程度明显加重并导致血压及心率等加重[7-8]。

为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使其不良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可使其压抑情绪得到缓解,有助于患者的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和调动[9-10],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理应激反应,还能使患者的应激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及认知能力得到提高[11],加强疼痛护理还能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促进其身体康复[12-13]。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术前24 h、术后24 h 心理状态均好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明显更轻且围术期并发症更少(P<0.05),提示为患者提供合理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患者的压抑情绪得到改善,可有效调动其手术及康复训练积极性并使其焦虑及抑郁状态得到调整[14]。吴碧玉研究[15]中,宫颈癌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SDS评分为(51.52±2.79)分,SAS评分为(50.43±2.67)分,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分别为(37.12±2.76)、(36.56±2.15)分。本研究中,对照组术后24 h 的SDS评分为(45.15±5.32)分,SAS评分为(47.16±5.02)分,研究组分别为(47.16±5.02)分、(40.16±5.13)分。通过比较可知妇科肿瘤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可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不但能减轻其术后疼痛度,还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有临床采纳价值。本研究纳入样本例数相对较少且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价值仍有待大样本及长时间研究结果证实。

猜你喜欢
妇科入院研究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