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觉醒年代”汲取奋进力量

2021-04-25 03:46邱炜煌
北京支部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陈延新文化运动

邱炜煌

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中华大地上孕育、开天辟地大事变如何影响中国,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

回望波澜壮阔的“觉醒年代”,走近叱咤风云的新文化运动先锋、共产主义先驱,我们感受到坚不可摧的信仰力量、青春力量、人民力量。

让理想旗帜高高飘扬

《觉醒年代》展现的是一个国运飘摇、民不聊生的艰难时世,一个思想纷争、主义交锋的迷茫岁月。因为有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等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的革命先驱的探索、抗争、奋斗,这又是一个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觉醒年代”,呈现出催人奋起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美。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没有与生俱来的信仰。电视剧中黑暗社会的民不聊生令人反思,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促人警醒,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充满信心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致认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必须依靠无产阶级政党凝聚全民族力量,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在李大钊的引领和帮助下,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此把毕生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种选择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跟风追潮,更不是追名逐利,而是经过潜心攻读、艰苦探索、反复比较、实际斗争形成的信仰,只要确定就不再改变,一旦“觉醒”则毕生坚信。

从历史深处走来,回望“觉醒年代”,奋进新时代,我们不能让理想成为往事。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国梦,更要高扬理想的旗帜。理想并非虚无缥缈,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伟大梦想紧密相通。马克思主义“行”、社会主义“好”,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今天,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就要知行统一,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为理想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身;就要自觉经受考验,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以青春名义不懈奋斗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热情讴歌了青年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以青春的名义追求真理,无我付出,为国家作为,为民族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激励新时代青年不懈奋斗。

剧中一幕情景让人热血沸腾:毛泽东向陈延年、陈乔年辞行,鼓励二人,“我们当代的新青年,要把这种王气和正气接起来,在现实中上下求索,为天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彰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而陈延年一句“为了救国救民,我愿与你同行”,则是觉醒青年为救国奋斗牺牲的坚定宣示。

剧中工读互助社解散那一幕令人记忆犹深:面对互助实验失败,陈延年、郭心刚、易群先等人没有沉沦,而是高唱《祖国歌》互相勉励,表达了对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胜利者喝彩,也向在探索路上苦苦追寻、决不放弃的探索者致敬。

仰望“觉醒年代”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热血青年,我们深刻感悟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们今天对五四青年最好的致敬,就是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要肩负使命,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豪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命运,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大胆探索,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敢为人先,上下求索,不怕失败,越挫越勇,挺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勇于担当,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襟,甘愿吃亏,勇于牺牲,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面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让青春在新时代新天地中绽放;要听党召唤,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淡泊名利,志在四方,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永远与人民心连心

《觉醒年代》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感人场景:李大钊在天津海河边送别陈独秀时,目睹了百姓的流离失所、义和团幸存者的悲怆失声,两人达成共识——改变这个社会必须把劳苦大众组织起来,让人民当家作主,并共同宣示,定下了為民立命、为国建党的初心使命。

电视剧深情注视劳苦大众。李大钊过年时慰问长辛店工人,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并以生动的事例启发他们觉悟。陈独秀到上海后,积极参加工人集会,发表演讲开阔他们视野。毛泽东以独到的眼光关注农村,强调“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他从农村来到北大寻找真理,又从北大回到农村发动群众,倾听来自乡村田野底层农民的心跳。

《觉醒年代》对五四运动的展现浓墨重彩,当上海的工人发布罢工宣言并准备成立工人组织来领导运动时,葛树贵积极响应:“上海的工友已经上街了,我们长辛店的可不能落后啊。”在这场工商学联合的伟大斗争中,青年学生冲锋在前,工人阶级以主力军的姿态站到中国政治舞台上,昭示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要同人民结合、与人民心连心,我们党就会无往不胜。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建党初心,坚持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书写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新时代答卷。

(作者:江西省上饶市委党校

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袁瑛)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陈延新文化运动
陈延年:乱刃加身亦宁死不跪
陈延年:光明磊落 视死如归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陈延年:不能忘记的革命先驱
陈延年:视死如归的革命者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觉醒与解放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